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新世纪来临之初的重要历史时期,苏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新的飞跃,这是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就这一课题作一初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迎来百年校庆之际,记者采访了曾就读于苏州农业学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雪痕。谈到在苏州农校学习时的情况及学校未来的发展,苏雪痕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3.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苏州既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又是全国闻名的经济发达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但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暴露出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其中农业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矛盾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形势发生明显的变化,大宗农产品短缺局面得到根本转变,并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农业上沉积已久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暴露,农业高产不高效,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农业出现新形势、新问题,苏州人民遵照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本文试就苏州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农业定位,探讨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元粮  李平 《种子科技》2016,(11):32-33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而农业人口又占据着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因此,农业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休闲农业作为新型的农业类型,对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从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出发,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论述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策略,供广大农民及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州地处太湖流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草鞋山古稻田遗址发现苏州6000多年前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宋朝后更是享有“苏常熟,天下足”的美誉。近年来,苏州发展迅速,成功跻身中国GDP“万亿俱乐部”行列,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建设“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际化大城市”的目标。在此背景下,苏州始终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以法的形式落实水稻、高效园艺等“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强化苏州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6.
黄怡  李秀珠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482-487
根据福建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资料分析表明,农村人口外出以从事经济活动为主,在年龄、性别、从事产业、受教育程度、外出时间和地点等方面显示明显的特征。同时,农村人口外出从业流动对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正面与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合理调剂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养卉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435-439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农民问题始终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是制约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瓶颈。如何科学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移模式是否选择得当,是影响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了国内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转移上应采取的模式,以实现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从而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依然偏低,农业人口在我国占有较大比例,与发达国家3%左右的第一产业人口比率相比差距较大。如何提高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当前应该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发展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的互动发展,以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引言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土壤面积57万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人口1亿1千万,其中农业人口9300万,农村劳动力5200万,耕地面积623万公顷,水田,旱地各半。主要农副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的西部粮仓,素有“天府之国”之誉,粮食、油莱籽和猪肉等总产量居全国第一,蔬兼品种居全国之最,仅以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供养着占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 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四川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种子工作在农业增产中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种  相似文献   

10.
苏州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苏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并分析了该市实施的“蒋巷模式”、“洞庭山模式”、“农林大世界模式”3种典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特点与效益。根据苏州的资源特点,在城乡结合部适宜发展农业公园;在农村适宜发展生态种养园;在特色农产品生产区适宜发展特色生态农产品。标准化、企业化、品牌化是建设苏州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勤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0):154-164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中国正在实施的五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旋律和鲜明导向。长江经济带农业在中国农业及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是全国上下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灾害频发和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等。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1)充分利用耕地,全年绿色覆盖;(2)减少化肥施用,扩大生物养地;(3)加强绿色防控,实施生态减灾;(4)发展循环农业,“废物”再生利用;(5)实行“九良”配套,实现综合发展,即将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物、良境、良品、良策、良才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环境管理角度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由传统经验施肥向科学计量施肥的转变,既能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满足农民对合理施肥、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又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幅降低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起步于200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经8年的发展,实现了由试点到巩固再到普及的历史性跨越,各地主要以不同区域、作物2条路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过程中初步摸索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模式,并带动了与科学施肥相关的技术推广、配肥加工、配肥产品销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相应的人才需求。但还存在推广环节薄弱、技术的农作物覆盖范围窄、撒施、表施、浅施等粗放施肥方式较为普遍等问题。因而建议今后逐步解决企业参与问题;尽快建立和完善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的施肥技术体系,加大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有效的技术指导、农化服务模式。土壤测试仪器设备、小配方肥研制及其针对性施用和农化服务机制等的完善,将会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覆盖以及配方肥的规模化生产,逐步以低碳农业取代传统高碳农业,切实推动农业转型的跨越性发展。运用适宜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手段,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减排的碳交易活动中,既为高边际减排成本排放源提供全新的减排途径,也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排的农民带来了双重经济效益,从而扩大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面积,为中国农业减污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玮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1):158-164
海南是世界上唯一包含农业、农村、农民的全岛型自贸港,“三农”问题必须得到高度关注。近年来海南农业保持了较好增长,但依然存在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不够等问题,且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农业产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为负。建议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盘活农村撂荒土地,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定橡胶保有量,发展林下经济,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以市场化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海南农业走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污泥堆肥的应用及其在农业中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剩余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的紧缺,污泥作为堆肥原料已逐渐成为人们处理污泥的主要方式,即把污泥经过堆肥化形成的生物固体应用于农田、林地、草地、市政绿化、果树及蔬菜地,使严重扰动的土地逐渐恢复植被并促进土壤熟化。污泥因其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是非常值得利用的肥源。此文综述了污泥堆肥农用的历史及现状,污泥堆肥化的原理和过程;并对污泥堆肥在农业、林业、蔬菜、花卉、果树以及土地修复重建上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指出污泥堆肥在农业中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值得关注。报告在PS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珠三角都市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障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珠三角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形势逐步好转;深圳和中山市的都市农业生态压力较大,东莞市的都市农业生态状态较差,肇庆和江门市的都市农业生态响应较弱;城镇化率、人均耕地面积等指标是当前影响珠三角都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珠三角地区应大力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继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从而保证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中国农业长期粗放经营问题,研究中国耕地与生态文明协同保护体系,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分析东亚地区代表国家环境保全型农业下的耕地农业协同体系。研究表明,日本的耕地农业环境保护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市场认证体系、耕地农业法律制度保障,是建立在生态补偿原则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能够提升市场参与度及农民自主性投入的耕地生态协同保护措施。中国在推广耕地合理利用实践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建立耕地生态协同保护的休耕制度、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体系、加快推进耕地生态协同保护专项基金的设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通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样,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农地流转市场逐渐活跃,但农地流转还需要从转变农民的观念意识、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浩  王全辉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523-527
日本的都市农业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过快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区域农业形态。其属性从“过渡农业”到“计划保全农业”,日本都市农业走过了一段特殊的历程。在农地和住宅地交织在一起的当今日本,作为国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都市农业再次受到日本社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整理以达到深化对日本都市农业这一城市区域农业的认识,明确未来都市农业研究方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及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被誉为“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多种多样,这是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也是中国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土地流转方式,各地正积极探索土地使用的有效形式,加速土地流转。加入WTO以后,伴随对世贸组织承诺的逐步兑现,中国农业必然要面临由封闭保护转向与他国农业自由竞争的局面。在安徽省出现的土地流转问题对于面临一系列矛盾的农业正是一种积极的探索。通过安徽省调查资料结合全国其他主要土地改革区域的经验及问题利用有关理论观点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出现的新情况,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常洁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1):149-156
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科学评价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把握融合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主要障碍十分必要。通过文献分析,从资源禀赋条件、融合创新水平、融合发展效应3个方面构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熵权法、障碍度评价等对四川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2005—2016年,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总体趋好;(2)融合创新指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非农资源导向的旅游产品大大降低了农业主题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3)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指数变化呈显著增长,但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尚处于起步阶段;(4)总体而言,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尚处于资源依托型向产品(业务)融合型的发展模式过渡;(5)现阶段,融合创新水平是持续影响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且障碍度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走精品化发展之路,要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资源的协同化、精品化开发,要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扩大旅游知识的扩散和拓展多元主体参与的渠道,以全面提升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