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红点唇瓢虫的重要内寄生天敌瓢虫隐尾跳小蜂的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对寄主的影响和防治方法等。经在黑龙江省大庆地区调查表明,对其寄主红点唇瓢虫的寄生率可高达82%,平均寄生率为54%,是影响红点唇瓢虫种群数量的主导因子,因而导致红点唇瓢虫对杨圆蚧的控制力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红点瓢虫为中国东北林区杨树蚧壳虫的主要控制天敌,具有可用的经济价值,前人对其生活史已有所研究,而对其生命过程致死因子的研究还是空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现场观察,红点唇瓢虫越冬后的成瓢平均寿命为72d。当日平均温度在19.59 ̄22.62℃时,幼瓢历期为21d;幼瓢被瓢虫隐尾跳小蜂寄生是导致红点唇瓢虫死亡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贵州食盾蚧瓢虫、食螨瓢虫及其保护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食盾蚧瓢虫及天敌营地的概念,列举了贵州已知的食盾蚧瓢虫、食螨瓢虫及它们营地植物的种类,贵阳地区食盾蚧瓢虫的优势种是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和二双斑唇瓢虫(C.bijugus Mulsant),食螨瓢虫的优势种是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它们在不同季节可以根据寄生主种群数量消长而在同种或不同种的营地植物间转移,气温、海拔影响食盾蚧瓢虫分布的主要因子。在柑桔园中红点唇瓢虫和二双斑唇瓢虫对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mana),深点食螨瓢虫对桔全爪螨(Panony citriMcg)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本文还提出了建立以保护利用天敌为中心的柑桔矢尖蚧、桔全爪螨综合治理试验园方案。  相似文献   

4.
红点唇瓢虫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组建了25℃下红点唇瓢虫实验种群的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了该温度下的稳定年龄组配。内禀增长能力rm=0.0606,相应的周限增长率γ=1.0625,世代平均历期T=82.1328天,净增殖率为95.6113,在其稳定年龄组配中,卵的比例最高,为42.8201%,其次是幼虫,为38.7407%,成虫占9.7212%。  相似文献   

5.
红点唇瓢虫对矢尖蚧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条件下对红点唇瓢虫的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其功能反应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式能很好地拟合,日捕食量随自身密度影响较大,干扰作用明显,用HasseⅡ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数学模拟理论值与实际观察值经x^2检验,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红点唇瓢虫对杨圆蚧的捕食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圆蚧是我国东北林区杨树的主要害虫,对它的防治已经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化,红点唇瓢虫作为杨圆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对杨圆蚧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观察,越冬后的成瓢和冬龄幼瓢。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红点唇瓢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能力,在室内测定红点唇瓢虫的捕食作用以及密度和种内干扰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点唇瓢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回归模型为Na=0.606 2N/(1+0.027N);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平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增大而减少,回归模型为A=13.528 4P~(-0.3217);红点唇瓢虫成虫之间存在种内干扰,干扰反应回归模型为E=74.7P-1.746。  相似文献   

8.
免疫交叉反应结果表明,瓢虫亚科中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和展缘异点瓢虫四种不同属的瓢虫的卵黄蛋白之间有轻度的免疫交叉反应,而它们的抗体与盔唇瓢虫亚科的红点唇瓢虫和植食瓢虫亚科的马铃薯瓢虫的卵黄蛋白没有交叉反应。卵黄蛋白的多肽组成,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均与七星瓢虫十分相似,都由四种亚单位,大小分别二类亚基组成。龟纹瓢虫四种亚单位的分子量分别为13×10~4,12.8×10~4,4.6×10~4和4.3×10~4道尔顿;异色瓢虫为13×10~4,12.7×10~4,4.3×10~4和,4×10~4道尔顿。初步认为瓢虫科中各个种的卵黄蛋白多肽组成十分相似,但同源性差异明显,且差异程度与分类上的亲缘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9.
瓢虫柄腹姬小蜂各虫态低温贮存和寄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瓢虫柄腹姬小蜂Pediobius foveolatus(Crawford)不同虫态在5℃,8℃,11℃下,蜂卵和蜂幼不能贮存。蜂蛹在该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羽化率上升,随贮存时间延长而羽化率下降。成蜂在8℃,11℃,14℃下贮存10 d,雌蜂的产卵能力、寄生幼虫数、寄生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贮存18 d后,蜂的产卵能力明显下降,25 d后无寄生蜂羽出。随着寄主密度的提高,每头雌蜂对寄主的寄生数没有明显变化,在相同的寄主密度条件下,寄生蜂单雌寄生数有随其自身密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但变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各密度下的每雌寄生数没有显著差异,随着两者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作用越明显,寄生作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草履蚧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履蚧1年发生1代,活动为害期为2月上旬-6月上旬。主要天敌有红环瓢虫、红点唇瓢虫、黑缘红瓢虫。田间防治以久效磷、吡虫啉、氧乐果等有机磷为佳。久效磷喷施后7d的虫口减退率达94.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种捕食性瓢虫对烟蚜及被烟蚜茧蜂寄生烟蚜(以下简称寄生蚜)的取食选择和气味反应,为合理利用多种天敌昆虫组合防治烟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分别将不同寄生龄期的寄生蚜和等量未被寄生正常烟蚜(以下简称烟蚜)供给瓢虫取食,分别计算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烟蚜及寄生蚜的取食率;以烟蚜的不同虫态作为气味源,利用嗅觉仪测定2种瓢虫对寄生蚜气味的反应.[结果]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均会取食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及烟蚜,且对二者的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瓢虫成虫对3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取食率显著低于烟蚜(P<0.05,下同),对该龄期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较弱.七星瓢虫幼虫对2日龄寄生蚜和烟蚜的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但对4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显著低于烟蚜,取食后寄生蚜与烟蚜混合群体形成僵蚜的比例较高;异色瓢虫幼虫对较高日龄寄生蚜仍表现出明显的捕食,对2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取食选择性与烟蚜均无显著差异,从而使取食后寄生蚜与烟蚜混合种群形成的僵蚜比例较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除对烟蚜成蚜气味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外,还分别对僵蚜壳和寄生蚜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结论]2种瓢虫成虫在低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无明显的取食选择性,在高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存在明显的取食选择性;七星瓢虫幼虫在2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无明显的取食选择性,但对4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显著低于烟蚜;异色瓢虫幼虫在2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与烟蚜间无明显取食选择性.2种瓢虫成虫对烟蚜成蚜气味的趋向作用强于寄生蚜和僵蚜.  相似文献   

12.
苏云金芽孢杆菌Ba9808对鞘翅目害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a9808的杀虫谱及其对蔬菜上重要害虫酸浆瓢虫各发育阶段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Ba9808对叶甲科、瓢虫科害虫的幼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致死率为100%;对酸浆瓢虫高龄幼虫和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55.0%和26.7%,但存活虫食欲受到明显抑制,同时也影响酸浆瓢虫4龄虫的化蛹率及雌虫的产卵量,但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栗角斑蚜与红点唇瓢虫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栗角斑蚜及其天敌种群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板栗生长的4~7月和9月等5个时期,栗角斑蚜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模型是球形,在林间基本上呈聚集型分布.只是在个别时期(8月和10月),栗角斑蚜种群的半变异函数为直线型,在林间的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红点唇瓢虫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球形,在林间呈聚集型分布.栗角斑蚜种群和红点唇瓢虫种群的实验半变异函数曲线模糊贴近度在不同时期均较高,同域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4.
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结了近年来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包括人工饲料的种类、配方、对异色瓢虫生殖生理的影响等。以猪肝——蔗糖为基础的人工饲料饲养异色瓢虫产卵343.8粒,最高达1029粒。雄峰蛹是饲养异色瓢虫效果最好的人工饲料,产卵率达84.9%,产卵量为520.4粒,最多达1580粒。人工饲养的赤眼蜂蛹也可作为异色瓢虫的人工饲料。异色瓢虫规模化饲养的难题是人工饲料对瓢虫生殖力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少和孵化率低等。文中还讨论了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报道湖南茶园捕食性瓢虫27种,分属6亚科。其中梵文菌瓢虫Halyzia sanscrita Mulsant,十二斑瓢虫OenoPia bissexnotata(Mulsant),链纹裸瓢虫Calvia sicardi (Mader),台毛艳瓢虫Pharoscymnus taoi Sasaji,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黑方突毛瓢虫Pseudoseymnus kurohime(Miyatake),臀斑隐势瓢虫,Cryptogonus postmedlali s Kapur,台湾隐势瓢虫Cryptogonus horishanus (Ohta)等8种是初次在茶园中采得。文中描述了这8种瓢虫的形态特征。简单的习性和地理分布,并列出了它们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正> 红点唇瓢虫在冀南是卫矛矢尖蚧和榴绒粉蚧等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虫在邯郸市内一年出现一代。每年5月中旬红点唇瓢虫成虫迁至卫矛矢尖蚧为害的大叶黄杨上,进行取食并在其上产卵。5月末~6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幼虫经大量取食、两次脱皮后于7月上旬生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奇特长唇瓢虫Shiro(?)lla mirol(?)ilis Sasaji的雄性外生殖器与本属两新种:附肢长唇瓢虫Sh.oppe(?)nd(?)a sp.n.,阿里山长唇瓢虫Sh.(?) sp.n.,均产于台湾.种类检索如下:1(2).后基线伸达第一腹板1/2略强:阳基侧叶长,无触须状附肢;鞘翅淡黄棕色,具七个黑色斑纹;体 长1.82 mm………………………………………………………阿里山长唇瓢虫Sh.(?)sp.n.2(1).后基线后缘远超第一腹板长度的1/2;阳基侧叶短,具触须状附肢:3(4).前胸背板棕色,具两个暗棕色模糊斑点;鞘翅棕色,具九个黑斑;体长2.12~2.59 m………… …………………………………………………………………………附肢长唇瓢虫Sh.(?)sp.n.4(3).前胸背板淡黄棕色,无斑点;鞘翅淡黄棕色,具六个黑斑,侧面的一对长形;体长2.00~2.26mm …………………………………………………………………………奇特长唇瓢虫Sh.(?)sasaji  相似文献   

18.
二双斑唇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二双斑唇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捕食作用,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模型对二双斑唇瓢虫捕食朝鲜球坚蚧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头二双斑唇瓢虫成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最佳寻找密度为32.65头,其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及蚜茧蜂寄生蚜(以下简称被寄生蚜)之间的取食选择关系,为合理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协同治理新疆植棉区棉蚜提供依据。方法 于室内条件下,利用嗅觉仪测定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康棉蚜(以下简称健蚜)和被寄生蚜的嗅觉行为选择;分别以不同寄生日龄时长的寄生蚜和相同数量未被寄生的健蚜,于同一培养皿中供给十一星瓢虫选择取食,分别统计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蚜和寄生蚜的取食比例。结果 与健蚜相比,十一星瓢虫成虫对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趋向行为反应差异不明显,对3日龄以上寄生蚜有明显负趋向反应,雌、雄成虫间嗅觉反应相似。十一星瓢虫成虫取食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比率高于健蚜,但无明显差异;但对健蚜与3日龄、4日龄和5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差异显著,更喜欢取食未被寄生的健蚜。结论 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蚜与高日龄寄生蚜间存在明显的嗅觉行为反应差异,取食选择率与嗅觉反应结果一致,更偏向取食未被寄生的健蚜和初期寄生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龄期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控制作用。[方法]研究不同龄期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结果]2种瓢虫的日均实际捕食量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从龄期看,在烟蚜密度相同时,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均为成虫对烟蚜的捕食量最大,其次依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通过比较功能反应中的各参数可知,2种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七星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从1龄幼虫的0.562 0增加到成虫的1.174 1,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从1龄幼虫的0.595 1增加到成虫的1.170 5;2种瓢虫相比,幼虫时期,七星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小于异色瓢虫,而成虫则相反。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试验结果为烟蚜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