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MA(乳房炎、子宫炎和无乳症)为母猪的一种重要疾病,严重影响母猪及其仔猪的健康。本试验探讨了根据母猪分娩后的直肠温度预测MMA的发生。试验采用杂种和纯种长白及大白母猪。在分娩前后各3天,每天用体温计测量两次直肠温度(分别在上午8:30和下午4:00),记录MMA症状及首次出现的时间,并根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分娩期高温(25℃)环境会导致分娩及泌乳期母猪不能有效进行体温调节。试验挑选20头二胎待产母猪,随机均分到2个具有传统产床的产房,其中产房1为对照组,环境温度始终保持在20℃;另一间产房是高温组,环境温度逐渐从20℃升高到25℃,并在妊娠112-115天维持4天,直到所有母猪分娩完成,然后环境温度逐渐降低到20℃,直到泌乳21天仔猪断奶试验结束。母猪的分娩行为通过视频监控记录,分娩前3天至分娩后5天记录母猪呼吸频率,分娩前1天至分娩后8天测定母猪的直肠温度,分娩当天至分娩后3天测定母猪乳腺表面温度。妊娠108天进入产房和仔猪断奶时母猪称重,同时测定母猪分娩时和仔猪断奶时的背膘厚。哺乳仔猪在哺乳第1、14和21天称重。结果表明,高温导致母猪分娩前16小时和分娩后24小时内侧卧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但躺卧总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10),同时母猪分娩后第一天直肠温度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表面温度始终比对照组高0.9℃(P0.05)。高温有导致母猪产程延长的趋势(P0.10),同时导致母猪分娩前1天和分娩当天呼吸频率较高。在分娩后第7、8和9天,对照组母猪采食量较高(P0.05),第21天哺乳仔猪体重较重(P0.05)。研究结果揭示,分娩期高温会改变母猪的躺卧姿势,提高呼吸频率,导致直肠和乳腺温度上升,同时还会降低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不利于哺乳仔猪增重,说明分娩母猪不能有效防御高温(25℃)环境,分娩时高温不仅会危害母猪健康,同时不利于后代哺乳仔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养猪生产中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是猪最大的应激。母猪分娩应激可以引起急性的反应期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增加而诱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的发生,导致初乳分泌障碍和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养猪生产中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是猪最大的应激。母猪分娩应激可以引起急性的反应期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增加而诱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的发生,导致初乳分泌障碍和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支原净与金霉素组合对母猪保健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明 《养猪》2003,(5):39-39
表16~10月份母猪群的MMA及断奶后发情率 项目试验头数MMA发生率(%)断奶后7天内发情率(%) 保健组4763.3686.6 对照组45822.4878.0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保健的理念已愈来愈被一些有识之士所认同和接受。然而,选择何种药物组合,怎样对母猪进行保健在不同的猪场有不同的做法,得到的效果不尽一致。笔者曾在杭州某大型猪场工作,针对当前养猪生产中,大多数猪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MMA(母猪分娩后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的困扰,选择支原净药物组合对该场一个牧区的母猪群进行系统保健,并与另一生产区相对照。…  相似文献   

6.
一、治疗 (一)治疗的判别标准成功治疗MMA患畜的先决条件是对其它原因引起的无乳症进行鉴别诊断.更为重要的是确定一个判别标准。以便早期检出出现临床症状的母猪.治疗必须在仔猪饿死之前开始,而且对于患病母畜来说应当是合算的.但只有那些很容易被养猪者发现的症状才能作为判别标准,常用产后1—3天直肠温度来监测MMA,所有体温达39.5℃或更高的母猪都应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7.
母猪无乳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繁殖性疾病,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发病率较高。该病曾称为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但在生产中多数产后无乳的母猪并不一定发生子宫炎。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分娩前饲喂包被氯化钙对母猪产程和死胎的影响。选取913头妊娠109 d丹系长×大和大×长二元杂交母猪,根据体况和胎次接近的原则分成3组。对照组于妊娠109 d至分娩当天每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额外饲喂25和50 g/d包被氯化钙。饲养试验从妊娠109 d到分娩当天。试验过程中每天进行粪便评分,于分娩当天记录试验母猪产程、产仔数和死胎数,并采集尿液和血液分别用于测定尿液pH和血清钙离子浓度。结果表明:1)总产仔数和分娩前饲喂包被氯化钙对母猪死胎数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死胎数分别为0.31和0.28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44头(P<0.05),但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母猪产程相较于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而试验Ⅱ组产程相较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组母猪胎盘排出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3组母猪妊娠109 d和分娩当天尿液pH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110 d到妊娠113 d,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尿液pH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尿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血清钙离子浓度显著提高(P<0.05),妊娠112 d和分娩当天粪便评分显著降低(P<0.05);3组母猪便秘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母猪妊娠109 d至分娩前饲喂25 g/d包被氯化钙可显著缩短产程,减少死胎,而且该效果不受母猪总产仔数的影响,该调控效果与其提高血液钙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发生于母猪产后,特征为食欲不振,嗜眠,1个或多个乳腺肿胀、变硬、触摸敏感,不给仔猪哺乳,体温升高,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在病理学上有不同程度的乳房炎。常发生于高温潮湿季节,特别是6~9月份,非常普遍。有的分娩后立刻发病,或1~2天后发病,也有的是在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子宫炎一无乳症(MMA)为一些猪群的严重问题。畜主可对产后母猪检测体温,并对体温高于39.5℃者进行预防治疗。作者对分娩前后的母猪连续三天每天早,晚进行体温检查,发现分娩后体温升高(尤其晚间)的有MMA症的猪一般多于分娩后18~40小时显现临床症状,而分娩前体温则与无MMA症猪没有明显差异。故可将分娩后12~18小时体温39.4℃定为给予预防处治之适宜界限。  相似文献   

11.
试验中所选的母猪均为体况良好、健康无疾病的美系大长白经产母猪,前腔静脉采血.根据有无分娩延长的现象分为两组,即正常组和异常组,正常组母猪有23头,异常组母猪为7头.在产前1w、产前3d、分娩中和产后6d进行血液采集,对比17-β雌二醇、孕酮、催产素和前列腺素E2在分娩前后外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说明在母猪分娩过程中由于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母猪激素分泌异常而造成难产或死胎等现象.因此,在母猪分娩过程中,人们可参考这些研究成果对经产母猪激素含量补充或控制,以利于母猪正常繁殖、分娩.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淘汰母猪中,约有1/5是尿路感染,但表现为繁殖障碍,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而被淘汰。尿路感染急性期常不为人们发觉,转为慢性多表现为繁殖障碍。这是一个在母猪疾病中被忽视的问题。1 为什么母猪易发尿路感染1.1 母猪尿道短而宽,对外封闭程度低,易逆行感染。1.2 妊娠、分娩造成膀胱颈括约肌松弛开放。1.3 交配、分娩对尿道的损伤。1.4 尿路末端、阴道下端存在动态微生物群: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它们是条件性致病菌,一旦侵入,不仅自身  相似文献   

13.
刘洪贵  王超  包军 《中国畜牧杂志》2013,49(8):56-60,67
在评估户外饲养的母猪福利时,除了好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好的圈舍条件外,还需要母猪有很好的母性能力、抗应激能力和符合市场需求的繁殖性能。本试验对杂交的大民母猪(大白猪×民猪,n=21)和长民母猪(长白猪×民猪,n=21)分娩后72 h、产后第2、3、4周每周任意两天的上午07:00-09:00和下午13:00-15:00的姿势(侧卧、俯卧、站立和犬坐)和哺乳行为(哺乳频率和哺乳时长)进行录像观察;对产前7天、分娩时和产后第7天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红结合蛋白(HP)、IFN-γ、IL10和五羟色胺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两种母猪在姿势和哺乳行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都表现出有利于仔猪存活的姿势时间分配及哺乳行为;两种母猪血清中五羟色胺浓度在分娩前7 d、分娩时和分娩后7 d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IL10、C-反应蛋白(CRP)和血红结合蛋白(HP)浓度在分娩时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为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母猪都遗传了东北民猪很好的母性特征;生理指标表明两种不同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处于应激状态,但没有出现明显的疾病和损伤状况。结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不同初产母猪对中国东北部夏季的户外环境(热应激、降雨等)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也表明了与地方品种杂交出的母猪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提高户外母猪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4.
母猪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泌乳障碍综合征(以下简称MMA)常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尤其以6~9月份多发。有些病例可见明显的乳房炎症、阴道分泌物增多、无乳等临床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高温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香味剂对母猪泌乳和产仔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胎次为2.5、妊娠110 d的母猪30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头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3种日粮,处理1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g/kg香味剂,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g/kg香味剂,试验由分娩当天开始,到断奶再发情结束。各组对母猪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3组较处理1组和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母猪采食量(P <0.05),处理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处理2组相比,处理3组使母猪的采食量提高了9.6%(P <0.05)。处理3组较处理2组及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断奶后仔猪头数(P <0.05)。与处理2和处理1组相比,处理3组显著提高了泌乳期间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 <0.05),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仔猪的断奶重(P <0.05)。处理1组呼吸频率最低(P <0.05),香味剂对直肠温度也有显著影响,处理2组和处理3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处理1组(P <0.05)。综上所述,高温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香味剂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性能,同时采食量的提高可以促进仔猪生长性能,降低热应激对母猪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母猪无乳或缺乳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及其生长发育,影响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现结合我们长期的诊疗经验,将此病的防治方法总结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引起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1饲养管理因素(1)营养因素:母猪怀孕期间营养不良而引起缺乳或无乳。怀孕期间未能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增减饲料,造成母猪过肥或过瘦而无乳,分娩前后乳房的臌胀程度很差,分娩时虽有部分初乳,但2~3d后便无乳。(2)气候因素:夏季天气炎热,母猪内分泌紊乱造成母猪无乳或缺乳。临床表现为母猪便秘、烦躁不安、体温升高、泌乳减少甚至无乳。(3)…  相似文献   

17.
《北方牧业》2007,(4):16-16
<正>母猪无乳综合征也叫泌乳失败,产褥热,毒血症性无乳症;一般都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简称MMA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母猪厌食,精神萎靡,乳房肿硬,疼痛或萎缩、干瘪,乳房泌乳不足或无乳,不让仔猪吮乳。有资料研究表明,哺乳仔猪死亡中的50%是与母猪MMA综合征有关,所以在规模化猪场只有搞好本场母猪MMA综合征的防治,才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由于病原微生物造成有机体全身感染或子宫、乳房继发细菌引起炎症而影响泌乳。另外就是对妊娠、泌乳母猪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恶劣,饲喂方法不妥造成母猪过肥或过瘦;兽医防疫不力;饲喂劣质、发霉饲料,经常变更配方或突然变换饲料;以及母猪胎龄高、体弱,后备母猪早配、早产等因素都会引起母猪MMA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效果,分别对两组相同胎次、品种、预产期的母猪进行处理,在处理后根据白天分娩母猪的比例、产程、健仔率等指标来对比两种氯前列烯醇的效果。结论:某国产的氯前列烯醇能够保障临产母猪集中于114 d分娩并且分布白天分娩的母猪比例较某进口氯前列烯醇高出16.95%,对母猪分娩过程及产仔性能无明显影响,更适合猪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分娩后3种饲喂模式(产后不限饲、限饲3 d和限饲7 d后自由采食)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乳成分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挑选遗传背景一致、体况和健康良好、分娩日期接近的3~6胎次丹系长×大母猪45头,分娩后根据体重、背膘厚度和胎次随机均分成3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3组母猪饲喂相同的泌乳饲粮,执行对...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红外设备的母猪发情状态下体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通过红外测温设备与常规电子温度计研究母猪发情前后体表温度和直肠温度的变化及环境风速、湿度和温度对其影响,为实现母猪发情鉴定的智能化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杜洛克、长白、大白纯繁经产母猪共150头,分成5个批次,对其配种前后10个时间点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5~30cm,红外测温设备不同距离下体温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部位红外测温结果差异显著,背部是理想的测温部位;3)母猪发情时直肠温度升高,配种时达到最高,而配种后直肠温度则显著降低(P0.05),体表温度也是在配种时达到最高;4)发情状态能够显著影响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P0.05),测定时间对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没有显著影响,当环境温度、风速和湿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对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变化影响不明显,反之,则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