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郑州市绿地景观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景观多样性的分析方法理论,并在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对郑州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郑州城市绿地系统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08,与理论最大值相差0.5,说明绿地类型面积分布不够均匀,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分城区研究表明,二七区的绿地景观中不同程度地受到某一种类型的控制,绿地景观类型面积分布很不平衡;新建城区存在绿地类型不全,绿地系统生态功能不能很好实现,应建设更多绿地类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海淀区城乡绿地为研究对象,解译卫星影像提取城乡绿地类型数据,并将附属绿地纳入研究范畴。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城市中心辐射缓冲区的梯度分析方法,从城乡绿地分类及不同城市空间绿地景观破碎度2个层面进行城乡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从绿地斑块规模、形状及景观异质性3个角度分析绿地类型的破碎度特征,通过设置辐射缓冲带的梯度分析法得出绿地破碎度的梯度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中心城区、城市边缘区、郊区绿地的破碎化表现及成因,并针对不同城市化地区提出对应的整合策略,为城乡绿地的合理利用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和创新经济新格局下,城市街道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需要为城市创造更多公共空间,并提供多种功能。通过综述广州市中心城区街道景观设计准则的演变过程,以广州琶洲地区的微景观改造工程为例,归结出中心城区街道全要素、品质化、特色化微改造的设计方法——营造人性化步行空间、建设微观海绵绿地设施和激发区域的文化活力,并提出微改造的中心城区更新理念具有可持续性,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养护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pH、可溶性盐及孔隙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采集北京市6种不同城市用地土壤样品,并与北京市西山风景区土壤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的pH、可溶性盐及孔隙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北京市建成区土壤pH均大于8.0,土壤碱化严重;城区土壤无盐渍化现象,但土壤电导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城区土壤孔隙度显著低于景区土壤。建议城市绿化时应选择喜碱或耐碱及适应性较强的植物。  相似文献   

5.
选取山东西部的聊城市为研究区,以Sentinel-2和Landsat-8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多尺度影像分割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聊城市城区不同绿地,并选取计算了景观聚散性、景观多样性、斑块密度及差异性、邻近度等多个评价指数,分析聊城市城区绿地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多尺度影像分割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效率、处理速度及...  相似文献   

6.
以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区内天气等因素与不同绿地类型区域内PM 2.5浓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双变量相关及冗余等分析,研究主要绿地类型(草地、树林、混合绿地和裸地)的PM 2.5浓度特征。结果显示,树林和混合绿地的PM 2.5浓度显著低于草地和裸地;天气和功能区对PM 2.5浓度存在显著影响,且与绿地类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各观测点PM 2.5浓度与绿地类型内部空气湿度、地面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都有一定相关性。该研究对综合因素影响条件下,准确分析绿地类型对PM 2.5浓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扬州市中心城区为例,探寻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网络化绿地布局研究,建立绿地之间的相互连接,与向城市各功能领域的渗透,保护现存的绿色基础、恢复受损单元、构建完整的绿地生态网络,达到绿地空间格局效益的最大化。基于连接度采用最小费用模型,探寻潜在生态廊道;基于渗透度,划定生境斑块并在Arc GIS中对斑块3个等级进行缓冲分析,加强扬州市中心城区内核心区域的生境保护;基于密度运用可达性分析检验规划绿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林业》2022,(1):56-61
文章以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对社区尺度与城市尺度下的老年群体人均公园绿地资源量进行计算,并借鉴区位熵方法对公园绿地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评价老年群体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结果表明:1)中心圈层—内缘圈层—外缘圈层的老年群体人均绿地资源量呈现低—高—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中心圈层属于老年群体绿地空间公平性最低的区域,绿地处于高需低供水平;内缘圈层和外缘圈层的老年群体绿地空间公平性较高,绿地处于供需平衡或供大于需水平。3)老年群体的绿地空间公平性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有所提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建议,为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总结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空间潜力挖掘方法与评价体系的老城区微绿地营造路径;以北京模式口街区所有的现状公共空间与潜在公共空间作为微绿地改造的潜力空间,主要从潜力空间分类、空间潜力评价、功能赋予、绿色连接、空间营造5个方面提出老城区微绿地规划路径,以期为老城区城市更新与人居环境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从老年人对城市休闲绿地的"四性"需求视角出发,采用专家判别、层次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城市休闲绿地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提出并实践了利用Arc GIS最近设施分析模块高效获取定量指标数据的方法。结果显示:案例城区休闲绿地适老性"周围高,中心低"的空间差异显著,各休闲绿地空间可达性、健康娱乐性水平较低,环境舒适性水平最高但仍只有中等水平。研究方法和优化建议可为案例城区及其它老龄化城市科学评价休闲绿地适老性,也可为适老化改造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2年IKONOS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驻马店市城区绿地分布图和城区绿地现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分析软件对研究区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地景观结构中,居住区附属绿地优势最强,道路附属绿地优势偏低;除公园绿地外,其它3种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均较高;不同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偏低,绿地类型不太丰富;最大斑块比以公园绿地最大,道路附属绿地最小;就同类绿地而言,道路附属绿地的景观连接性最差,公园绿地的景观连接性最好,就不同类型绿地之间连接性而言,公园绿地与其它绿地相连接程度较强;斑块分形指数偏低,斑块边界较为简单,斑块形状不够自然。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定量评估城市绿地对风环境的影响成为构建高效绿地生态空间的重要议题。现有风环境研究多采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再基于模拟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文章对目前主流的风环境模拟软件进行使用特征梳理与比较研究,着重综述风环境模拟在城市绿地研究中的多尺度应用及成果进展。研究表明:城市绿地对风环境影响的研究涉及多尺度,其中城区与片区尺度下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对于建筑布局方面的成果,以绿地格局为自变量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且尚未深入思考绿地与其他要素的空间关系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旨在明晰主流风环境模拟软件在城市绿地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实效性,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市老年人口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老年人从心理、生理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老年人与公园绿地之间的需求关系,总结提出了适合老年人的公园绿地便民设计措施,包括形式适度的规模、营造舒适的空间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的适合性设计,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为进一步提高城市新区中小游园、微绿地的品质,提出了通过"科技"与创新的方式植入互动式创新设施,为街道空间创造活力,赋予城市微绿地空间更多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功能。以成都高新区微绿地实践为例,探讨了室外互动创意设施在城市微绿地建设中的应用,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对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州市不同绿地类型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表明:城郊林和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是城区其它类型绿地的2倍,城区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水平又表现为公园>校园>广场>小区>街心游园。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清洁度值大部分为对照空旷地的1~3倍,广场绿地和城郊雪松林中空气清洁度达到对照区的3~4倍,且林内比林缘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显著提高。不同植被组成的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水平为高大乔木最优,灌草次之,空旷地最差。  相似文献   

16.
宫嘉伟 《绿色科技》2021,(5):36-39,42
指出了大学校园是一个中等尺度的交往空间,也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城市。将城市意象这一理论应用到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当中,可对校园绿地系统与景观意象进行有机重构。以东北林业大学主校区为例,从边界、道路、区域、节点以及标志物五要素分析了校园内各类绿地意象元素,对每一类元素绿地的形象构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的校园绿地规划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增强校园绿地景观空间的整体性、可识别性以及可意象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采集土壤样品,选取山地样本作为对照,分析了北京市7种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了除生产用地外的6种绿地土壤的钙、镁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山地风景林地的土壤全氮含量的平均值最大为1.73g/kg,显著高于其他6种绿地类型,但土壤速效磷含量(5.49mg/kg)和钙含量(0.98%)显著低于其他绿地类型,不同绿地类型土壤中的速效钾和镁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建议在城区绿地施肥时减少磷肥和钙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苏州中心城区404个居住小区,借助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以250 m为距离梯度,探测公园绿地500~2 000 m服务半径以及不同尺度公园绿地与住房价格的关系和梯度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价格较高的住房在1 000 m服务半径左右普遍具有较为丰富的公园绿地; 2)随着公园绿地尺度的增大,服务半径与住房价格整体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正相关—不显著”; 3)居住区2 000 m范围内每增加100 hm~2公园绿地,住房单价约增长1 000元/m~2。研究剖析了相关原因、提出了规划建议,并对进一步亟待探索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充分、科学、高效地发挥公园绿地对居住空间乃至城市空间的引导、调控作用,促进基础设施的服务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城市绿地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徐州市区绕城公路内的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沿东西和南北两条主干道设置调查样地,进行了植物群落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统计各样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半变异函数,分析了城区道路绿地物种丰富度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徐州城区道路绿地的物种丰富度不高,平均每块样地约出现25个物种,其中人工栽植物种超过1/3,非人工栽植的野生物种主要出现在草本层。城区道路绿地的物种丰富度沿市中心向郊区方向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道路绿地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存在聚集区,物种丰富度较高的绿地明显聚集在城市东部区域,城市中心区域的物种丰富度普遍较低。在群落、草本层和野生草本层(由野生物种构成的草本层)三个水平上,导致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差异的因素不同,在群落和草本层水平上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野生草本层水平上主要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城区道路绿地的物种丰富度具有各向异性,但在距离2000m左右的范围内,物种丰富度的半变异函数变化幅度较小,各方向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关联性较为一致;在2000m之后随着距离增加,各向异性逐渐明显。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与绿地周边的景观格局、物种的扩散途径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选择有代表性的8条主干路、4条次干路、3条支路,从道路绿地横断面形式、道路绿带范围、道路绿地的植物种类、绿地文化景观元素与设计类型等方面对商丘市主要道路绿地种植与文化景观设计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围绕商丘地区区位特色与历史文化特色,对商丘城区道路绿化种植与绿地文化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