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栎类树种是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 ,在我国有 5 1种 ,分布范围广、遗传资源丰富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我国栎类资源的现状 ,提出了加强栎类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栎类树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栎类树种是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在我国有51种,分布范围广、遗传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我国栎类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栎类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是我国重要的速生乡土树种之一,在北纬25.5-41.5度,东经88-123度范围内都有分布或栽培。为了有效地挖掘利用保存臭椿群体的基因资源,克服种源取样时可能出现的偏误,我们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1977和1978年对臭椿主要分布区进行了生长、生态和遗传等方面调查,选  相似文献   

4.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适应性强,生长快,分布栽培区域广,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北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然而臭椿基因资源的挖掘保存以及臭椿在多种生态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种群差异的选择利用,至今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树种群体的地理变异是林木选择育种的基础。开展臭椿种源研究正是为揭示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从而提高臭椿选种遗传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于198d年起着手收集臭椿自然分布范围内的试验用种,1986年开始进行臭椿种源的育苗试验,现将苗期阶段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勇 《沙棘》2007,20(2):27-29
沙棘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显著的生态功能,成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建设的先锋树种和关键树种.我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快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提高认识,项目带动,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产业化开发等.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是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约占云南省森林分布面积的70%,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及用材树种.掌握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现状,弄清种源间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规律,是完善林木资源、开展林木良种选育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我国近年来学者在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遗传多样性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对云南松的形态、生理、生态、遗传与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新的成果,揭示了云南松丰富的遗传资源及多样的地理种源.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亚热带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情况基础上,对所开展的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的研究做了回顾,最后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加强种质资源共享平台、育苗和扦插技术、遗传基础评价、遗传改良、迁地保护基地建设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今后亚热带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臭椿适应能力强,用途广泛,具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黄土高原干旱山区抗性极强的造林先锋树种和优良的绿化树种之一。介绍了臭椿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育苗与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由于物种灭绝过程加快,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森林遗传资源工作也受到了重视.遗传资源与育种资源的涵义既相关,又有区别.森林遗传育种资源不仅对保存物种和种内生物多样性,对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又与当前的育种活动和林业生产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已有一些国际机构开展了森林遗传资源工作.近20年来我国加强了遗传资源的保护.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是生物进化与创造新种质的基本作用因素,遗传育种资源离不开选择.考虑林木遗传资源的特点、技术可行性、投入与产出等因素,原地保存是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方法.结合已营建的及正在建设中的试验林、良种基地、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公园等工作,分别讨论了外来树种、主要乡土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以及尚待开发的乡土树种等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楸树种质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楸树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楸树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形态、材质、生长和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为楸树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广泛的遗传基础。本文在对我国楸树种质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楸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楸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策略及建议,旨在为楸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阔叶树种的选择繁育对于山西省的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优良臭椿树种,笔者在对山西省范围内的臭椿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孤立木形态质量指标的选优标准复选出58株性状优良、稳定的臭椿优树。所选优树在绛县、夏县等晋南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属高寒地区,工业原料林树种资源短缺,大量的优良基因资源遭到破坏,有些原料树种已出现遗传基础狭窄、生产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工业原料林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黑龙江省引进的14种原料林优良品种,并且针对引进树种的开发利用技术、苗木繁育技术和种质资源库建设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最后提出有关工业原料林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对促进黑龙江省工业原料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柏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也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生态树种。针对淳安柏木资源的基本特点,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既要扩大柏木资源的栽培区域与面积,又要积极开展良种建设和生产应用,并根据柏木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以增加柏木资源。同时要选择柏木用于千岛湖区林相改造和景区美化,以及大力开展柏木木材和柏油的综合开发利用,以达到柏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度利用,充分发挥柏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臭椿生长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又名白椿、樗树,是原产我国且分布极为广泛的优良树种.除荒漠戈壁、冻原草甸、高寒山地和水湿多雨地带之外,几乎所有地区都可生长,而且其生长状况不逊于其他阔叶树种.我省南北各地均有零星栽植.但长期以来,臭椿多靠自然传播或根蘖繁衍,一直被视为没有什么大作为的树,有的地方村前屋后虽有少量种植,也只是偶见臭椿大树点缀其间.  相似文献   

15.
榉属(Zelkova Spach)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珍贵用材与观赏树种资源。由于长期过度开发等原因,我国榉属植物资源日趋匮乏。文中对我国3种榉属树种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种群动态与资源状况、遗传改良和良种培育现状及重要意义进行综述,并对其遗传改良与育种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榉属树种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信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银叶树是梧桐科银叶树属乔木树种,在我国华南沿海防护林和城市园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综述了银叶树的地理分布与形态特征、生物化学与遗传多样性、抗性生理、育苗造林技术及资源植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银叶树的引种栽培和耐盐性研究进展及其在我国华南滨海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 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宁夏严重发生的蛀干害虫。近年来研究表明,这两种天牛对树种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臭椿和针叶树有明显的拒避现象。为了进一步证实和研究其忌避作用的原因,我们对臭椿、云杉、桧柏和侧柏等树种进行了观察和内含物提取分析研究。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从各树种中提取出的挥发性物质,对天牛的取食和产卵行为有一定影响,从而探明了臭椿等树种对天牛有拒避作用的原  相似文献   

18.
红果型臭椿     
<正> 在河北平山一带的臭椿天然散生树中,生长着部分红果型臭椿。该树种的小枝赤红色,幼果6月份开始变红,直至10月份成熟,树姿美丽,不亚于“西山红叶”((立由八)栌)。笔者认为该类型可做为园林观赏树种或营造风景林,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树种,建议有关部门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血皮槭(Acer griseum Franch.Pax)是我国重要的濒危园林绿化树种,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也是极好的用材树种。但由于其种子繁殖、天然更新困难等原因,目前,在我国并未得到有效推广和利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从血皮槭生物学特性、资源情况分布、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繁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其野生资源保护、繁殖技术发展、推广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力开发利用乡土树种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了解湖北乡土树种现状,野生木本 树种资源保存及分布特点,重点从其利用类型、功能及价值进行分析,对湖北开发利用乡土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