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的广泛应用,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高效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效益的提升。通过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来增加林木资源,充分保护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健康的恢复和自然灾害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因而如何保证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应用有效性成为各地区林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正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是我国林业资源开发保护的重要过程,同时,森林资源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基础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全面控制,构建一个完善的体系,让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护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本文将对植树造林技术、森林经营管护措施等展开讨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文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也逐渐达到自然所能承受的尽头。虽然物质  相似文献   

3.
从1990年到2015年,我们国家的森林面积增加了近12亿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资源,在开发、利用、陪育、管护等方面,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全面控制。政府主导,社会监督,群策群力的管理办法,让我国在科学合理培育及管护森林资源方面有了长足进步。本文主要针对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进行阐述分析,以期提高我国森林资源培育、管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森林是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与国家经济命脉休戚相关,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在森林资源管制方面,政府一直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而对森林资源的栽培和利用须兼具现代性、可持续性的特色。本文结合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进行分析,对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植树造林可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为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面积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成为当前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就植树造林技术展开分析,并提出森林经营管护措施,积极维护生态平衡,强化人们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虽然当前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在发展中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使得自然资源日趋匮乏,其中尤其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经济发展所需重要基础资源之一,而且森林有助于空气的循环作用,但是在当前时代,森林资源等绿色植被不断被滥用,导致出现许多的环境危害,急需植树造林,本文就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资源的经营管护措施做了详细阐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自然生态环境差,双方呈现出极端差异,由于发展经济使森林资源被过渡的砍伐,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近年来,我国为此颁布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争取让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为了抑制土地沙漠化等现象,不断的进行植树造林和森林防护,希望能对自然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就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国家重要的经济基础也就是林业经济,所以我国必须提高对森林经济价值创造和利用的重视。植树造林技术的推广,是我国植被问题得到缓解,也保障了森林价值的实现,这正是国家可持续发展道路正在实施的显著成果,对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了植树造林的意义和重要性,然后从森林经营管护方面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巨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森林资源遭到了巨大破坏。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更阻碍了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此,国家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开始大面积进行植树造林,,以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而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关键是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技术,加强森林管护。基于此,本文结合实践对森林管护及造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植物 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扩大国家的植被覆盖率,森林经营管护可以保证森林资源经济价值的充分体 现,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指数造林技术以及森林经营管护措施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的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庞大、最复杂、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现阶段我国森林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大力执行植树造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森林资源建设的进程,但是由于一些工作细节没有得到完善,相关管理人员对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建设工作的进程缓慢。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也是我国森林经营的主要对象。天然林资源的发展关系着人类社会的 生存和发展,本文对大兴安岭森林管护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分析,并就解决措施进行了重点 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高速发展进程中,森林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不仅可以提供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林业资源,还能够有效平衡我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起到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等积极作用。近年,我国的发展重点过于向经济发展倾斜,对于森林资源的重视度不足,不仅没有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反而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大量破坏,如今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养护举措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对当前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养护举措的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对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养护举措的重视和了解,并对相关技术和举措进行完善,使我国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更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本世纪初期国家开始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维护,但是由于过往过度开发,导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切实发挥。最近几年,我国加强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得到了进一步搞高,但是由于防火管理工作做不到位,导致了森林火灾频发,严重威胁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就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而言,它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传统森林经营体制和林业管理体制,进而探索有效的经营途径和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承包责任制作为森林经营机制改革的重大措施之一,然而随着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机制的不断变革,管护经营工作也有了新的挑战。新的管护体制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多有待于研究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因此,强化森林资源的管护经营管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风沙治理、净化空气、木材利用以及防治水土流失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意义.为了保障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同时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加强环保宣传的同时推进森林经营管护的发展.本文以植树造林技术的内容为切入点,分析了植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森林管护责任制加速森林资源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而言,它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传统森林经营体制和林业管理体制,进而探索有效的经营途径和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提升森林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承包责任制作为森林经营机制改革的重大措施之一,然而随着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机制的不断变革,管护经营工作也有了新的挑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管护责任制,加强森林安全,强化森林资源的管护经营管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20,(9)
本文分别就植树造林技术和森林经营管护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出选择优势树种、重视管护技术更新等可行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是国有林区深化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切实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对策:合理区划和调查是基础.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是目标.转变经营管理体制是保证、强化科技创新是有效手段。并对具体内容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森林管护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森林管护工作的方法,改善森林管护的质量,是本文将介绍的重点,要从强化森林管护工作的措施出发。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是国有林区深化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切实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对策,合理区划和调查是基础,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是目标,转变经营管理体制是保证、强化科技创新是有效手段,并对具体内容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