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检验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产业融合被视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繁荣的关键举措.利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easible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FG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wo stage least square,2SLS)以及系统GMM等方法,实证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包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相对于技术效率,农村产业融合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采用分位数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提升效应,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由低到高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作用逐步增强.该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还能为推动当前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昕坤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3):303-306,321
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融合的现象不断出现。由于农业自身的多功能性,需要从产业的角度赋予农业产业化新的内涵。本文根据现有产业融合理论,对农业产业融合涵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农业产业融合类型做了分类,分析了农业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和相关效应,最后简要介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所引发的整体创新,是农业由传统小生产转变为现代大产业的跨跃式历史演进。培育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家一体化的龙型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金桥”。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内在机理,分析实现路径,为新发展阶段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治理、提升农民获得感的研究提供了发力点。最后,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加强农业资源要素的外部输入、内部整合和双向交换,不断改造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山东省提出的农业"新六产"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农业"新六产"强调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在经济增长核算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内,从经济增长的源泉--要素投入增加和生产率提高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实现途径,即传统生产要素的节约使用,环境的友好性,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创新因素所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7.
农业劳动力“高龄化”,需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中国有大约1.5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基本上不会务农。农业劳动力年龄多在50岁以上。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93.6%.受教育程度较低。依靠高龄低素质劳动力必定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9.
对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特征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的定义、目标;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人力资源知识化、生产机械化、农村社会城镇化、农业标准化、农业生产高科技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对青岛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对今后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实践路径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青岛市和国内其他地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产业的技术关联越来越紧密,跨产业的企业间的大规模兼并与合作事件越来越多,产业边界逐渐变得模糊或消失,产业发展呈现出融合化趋势。本文认为,农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化发展不仅拓展了农业经营理念。而且改变了农业经济的属性。使农业也具备了与其融合产业的功能和特征。大力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及其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登博斯宣言》的精神和近年来全国开展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的实践,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定义,内涵及其理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破解现代农业困境的一种好的尝试。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以山东省为例,介绍了基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归纳了发展的模式,探讨了面临的问题,从建设人才队伍、壮大经营主体、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新六产"是山东省一项乡村振兴的创新性举措。本文阐述了当前临沭县农业"新六产"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近年来工作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临沭县农业"新六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兰意 《农业与技术》2021,(18):159-1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坚持将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出要走强农惠农富农之路,农业农村的建设就需要实现现代化.站在致力于实现第2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全社会关注的课题.牢牢把握时代转型的机遇期,将城乡融合、现代农业科技与农村产业融合相联系,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索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16.
农村农业信息化这一概念是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不断演化和融合的产物,涵盖了农村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但农村农业信息化绝不是农村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的简单相加,是在中国社会信息化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其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公益性、高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是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然而当前这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却陷入了困境:龙头企业规模小,比较收益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家财政、信贷对农业资金注入严重不足等。要化解这些难题,必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确立和完善善以国家为宏观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制。这将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业“新六产”,有利于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总结了临清市在探索农业“新六产”过程中的发展模式、采取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其他地区发展农业“新六产”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新六产”,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主要抓手。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在探索发展农业“新六产”过程中的几种主要模式和经验做法,以期为其他县市发展农业“新六产”,带领农户增收致富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化农业的有效组织载体。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将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措施,积极鼓励其发展。那么,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到底是什么?它与以往的农业经营模式有什么区别?为了更好地理解联合体的内涵,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对联合体的产生背景、本质特征以及理论基础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