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滴灌技术对新台糖22号甘蔗伸长期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研究甘蔗灌溉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开展田间试验,在甘蔗伸长期前、中、后期各进行一次滴灌处理,每次灌溉量为60m3/ha,另以常规灌溉处理作对照,测定新台糖22号甘蔗伸长期株高、茎径、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叶绿素、SOD、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生理生化性状,蔗汁还原糖、甘蔗糖分、甘蔗纤维分等品质性状以及甘蔗产量等指标.[结果]甘蔗伸长期内,滴灌处理的株高、茎径和+1叶面积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下同),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滴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MDA低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滴灌处理蔗汁还原糖、甘蔗糖分和甘蔗纤维分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8.89%、7.50%和6.13%,但差异均不显著.滴灌处理的有效茎和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25.43%和27.2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论]综合考虑,滴灌技术对大田甘蔗伸长期灌溉的效果优于常规灌溉.  相似文献   

2.
以绿秀、盛鲜、露宝3种黄瓜为材料,研究6个不同浓度钾素处理下黄瓜株高、茎粗、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钾素浓度的升高呈单峰曲线变化;株高、茎粗在钾素浓度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钾素浓度为2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且与150 kg/hm~2时差异不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在钾素浓度为150 kg/hm~2时降到最小值,且与200 kg/hm~2时差异不大。由此可见,钾素浓度为150 kg/hm~2时有利于黄瓜的生长,钾素浓度增加到200 kg/hm~2时有助于提高黄瓜苗期的生理抗性,对黄瓜的抗逆生理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抗性与叶片中生理生化物质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利用4个不同霜霉病抗性的黄瓜自交系,研究了苗期接种条件下黄瓜霜霉病抗性与几个生理生化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侵染前,黄瓜健康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与自交系对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接种后,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自交系对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以上指标可以作为黄瓜霜霉病苗期接种抗性鉴定的参考指标。而健康黄瓜叶片中的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霜霉病抗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墨西哥柏幼苗在不同低温环境下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10个不同种源的墨西哥柏离体叶片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低温胁迫对墨西哥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墨西哥柏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一直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可溶性淀粉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减少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多呈现“低-高-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结论]不同低温处理下,墨西哥柏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并导致减产.本研究选取适合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生产和消费,有代表性的2个辣椒品种"农家辣妹子"(高辣度)和"特大甜椒王"(低辣度)为实验材料,分析不同辣度辣椒品种在低、中、高浓度钠盐胁迫下株高、茎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中浓度钠盐胁迫可以提高高辣度"农家辣妹子"的株高和茎粗生长、POD活性和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对低辣度"特大甜椒王"则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高辣度"农家辣妹子"耐盐性较好,可耐低、中钠盐胁迫,低辣度"特大甜椒王"不耐盐.另外,POD、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可作为不同辣度辣椒对钠盐胁迫的逆境抗性响应指标,为选育耐钠盐胁迫辣椒新品种提供鉴定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西葫芦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茎粗增加,株高降低,下胚轴缩短,地上、下部干/鲜重及叶面积减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叶面积及地上部干鲜重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可以作为西葫芦耐低温弱光的鉴定指标,株高与地上、下部干/鲜重及叶面积相关性极显著,可溶性糖与脯氨酸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估算了辣椒雄性不育杂种一代农艺性状与花蕾和叶片中生化物含量间、花蕾和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及花蕾或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 ,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植株形态性状间相关性较强 ,游离脯氨酸和IAA含量与果实性状间相关密切。花蕾中可溶性糖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强 ,IAA含量与植株形态性状间相关密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在花蕾和叶片中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IAA、ABA、ZRs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苦荞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昭苦2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苦荞现蕾时叶面喷施4个浓度(0、0.6、1.2、2.4 mmol/L)的GABA,研究GABA对荞麦的农艺性状(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生理生化(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产量(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和籽粒品质指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可溶性糖、黄酮和游离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GABA可以有效减缓荞麦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减少丙二醛的积累,但会造成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0.6 mmol/L GABA处理能显著提高荞麦茎粗和籽粒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量,1.2 mmol/L GABA处理可使荞麦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和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但1.2、2.4 mmol/L GABA处理会造成荞麦籽粒游离总氨基酸和黄酮含量显著降低。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荞麦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产量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0、0.6、1.2、2.4 mmol/L GABA处理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81 6、0.509 9、0.501 5、0....  相似文献   

9.
在耐冷性鉴定基础上,测定了10℃和25℃下8个苦瓜品系苗期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25℃处理相比,低温胁迫后,丙二醛相对增加量与冷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冷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鉴定苦瓜品系耐冷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亚洲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一种重要害虫,利用抗性品种是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2016年在安徽凤阳和海南乐东评价了1 46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水平,并测量这些自交系的理化性状,包括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三叶长、穗三叶宽、穗三叶夹角、茎粗、叶片厚度、叶片硬度、蜡质含量、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性状,分析了理化性状与抗螟性的相关性。鉴定结果显示,高抗自交系142个,抗性自交系317个,中抗自交系322个,抗虫自交系占53.38%;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夹角、10 cm茎粗、叶片蜡质含量与其抗螟性无显著相关,而叶片厚度、叶片硬度、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玉米抗螟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甜瓜种质资源抗旱性生化鉴定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项试验选取不同生态类型的甜瓜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干旱胁迫下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寻求筛选抗旱性甜瓜种质资源的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鉴定甜瓜品种抗旱性,可应用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3年生文心兰‘金辉’为试验材料,测定其4个不同生育期顶叶和假鳞茎中叶绿素、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脯氨酸(Pro)和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膨大期顶叶叶绿素含量最低,而相对电导率则最高,两者随后趋于稳定。不同时期假鳞茎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均高于顶叶;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升后降,在成熟期时最高;顶叶中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在假鳞茎中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分别在膨大期和成熟期时最高;淀粉含量均先升后降,在侧芽期时最高。Pro含量、POD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成熟期和侧芽期时较低,在膨大期和子茎期时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玉米苗期生长指标和叶片抗逆性对黄河泥沙充填复垦不同覆土厚度的响应,利用聚氯乙烯(PVC)管进行室内种植试验,设置7组不同的处理,每组设置3个平行。通过测定每组玉米苗期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对含水率、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覆土厚度下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除全覆土(CK)处理外,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玉米苗期株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整体呈增加趋势,茎粗整体呈降低趋势;玉米苗期POD、CAT、SOD活性、细胞膜透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整体均表现出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含水率均整体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可知,适宜玉米苗期生长的最优覆土厚度为60~80 cm,从而为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工程确定最优覆土厚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化指标预测苎麻产量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1987年对10个苎麻当家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以及果胶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根据苎麻根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图谱中主酶带SS和FF的表现特征,把苎麻品种分为三种类型:类型Ⅰ的苎麻品种为低质类型;类型Ⅱ的苎麻品种为优质类型;类型Ⅲ的苎麻品种为中质类型,酯酶同工酶中具有强活性的5C酶带或4C和5C酶带是高产苎麻品种的特征,苎麻叶中果胶、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糖含量与苎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筛选出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综合评价体系,探索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最佳指标,获得豇豆成株期较强耐冷性种质资源。【方法】以50个豇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低温的方法,测定了冷害指数、嫩荚粗、嫩荚重、单株产量、单株结荚数、平均荚长5个形态学性状以及电导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13个生理学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对豇豆成株期的耐冷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豇豆成株期的耐冷性与嫩荚粗、单株产量、单株结荚数、豆荚长、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相对值呈显著性正相关,与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酸含量的相对值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13个与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相关性显著的单项指标转换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到耐冷性综合评价D值,利用聚类分析法对D值进行分类,将参试的50个豇豆的耐冷性分为4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可评价不同豇豆类型的成株期耐冷性最优的回归方程:D=-0.481+0.210~*X_1+0.157 X_3+0.494 X_5+0.128X_(10)+0.178X_(11)。筛选到了耐冷指数、相对单株产量、相对豆荚长、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作为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耐冷性极强的豇豆种质1份,耐冷性较强的豇豆种质12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茶树品种的抗寒机理,在前期抗寒性茶树品种筛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强抗寒性、中抗寒性和弱抗寒性茶树品种各2份,分别比较了其秋季新梢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抗寒性相关酶的活性,并对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强抗寒性茶树品种的秋季新梢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弱抗寒性的茶树品种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有一定关系,CAT、SOD和PPO活性及丙二醛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因此,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茶树品种或资源新梢抗寒性强弱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对大白菜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中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呼吸强度的测定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游离全蛋白质电泳分析,发现供试的大白菜6个雄性不育“两用系”,一个雄性不育系均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的还原糖、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低,呼吸强度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多,雄性不育系酯酶同工酶谱带出现一条“杂种带”。还讨论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的表达与雄性不育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T-2毒素作为抗病筛选指标的可行性,采用T-2毒素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对其进行抗病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0 ng/mL T-2毒素可以作为马铃薯抗干腐病抗病性筛选的最佳指标。在生理生化测定中,经T-2毒素处理的3个品种块茎内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增加;细胞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抗病品种可溶性糖、还原糖、SOD、POD、PAL、4CL生理指标均高于感病品种,而抗病品种的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由此表明,T-2毒素可以作为马铃薯抗病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大葱为材料,以荧光灯照射为对照,研究了UV辐射增强对大葱株高、茎粗、含水量、类黄酮、叶绿素、Vc、可溶性糖含量等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UV辐射增强条件下供试大葱株高显著降低,而茎粗无显著变化;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而叶绿素b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a、叶黄素、含水量、vc、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设置4个水分梯度,对营养生长期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后,测定其雌、雄单株总合水量及根、茎、叶的水分分配比例,分析雌、雄单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雄株的总含水量及根、茎、叶的含水量均显著低于雌株,雄株将更多水分分配到叶片以应对胁迫;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根冠比,但性别间差异很小;在轻、中度干旱胁迫时,雄株的P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大于雌株,在重度干旱胁迫时雄株的MDA含量、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小于雌株;雄株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各水平干旱胁迫下均大于雌株.干旱胁迫强度对雌、雄株水分分配比例与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雄株对干旱胁迫较雌株更敏感,雌株的抗旱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