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2.
正袁隆平,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杂交水稻育种学家,被广泛地公认为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在国际上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盛誉;先后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杂交水稻大会日前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将走"超模"路线,身高将长到1.8米,甚至2米,三年内大面积超级稻667米2产将实现超过1000千克的目标。这是袁隆平院士第五次来印度推广杂交水稻,他向  相似文献   

4.
袁隆平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案,江西德安县人,1930年9月生于北平(今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兼具配组自由度高和育性稳定的优点,将成为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袁隆平说,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以遗传工程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克服了  相似文献   

6.
▲2001年2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院士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我国高产优质水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现在我国累计推广种植超级稻新品种约2亿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相似文献   

7.
2000年11月3日,杂交水稻之父、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超级稻(即超高产杂交稻)研讨会上宣布: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已实现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目标。  相似文献   

8.
备受党和国家领导关注,由两届总理基金直接拨款支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工程,已经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超级稻是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有专家断言,超级稻是继矮秆稻和杂交稻之后,水稻生产的第三次革命。1987年,袁隆平院士发表了被人称为“农业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论文”——“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这是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上新的战略设想。他科学地把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互相衔接的3个战略发展阶段:从以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以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再到以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  相似文献   

9.
刘平 《现代农业》2014,(4):61-61
<正>水稻是禾本科稻属植物,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是圆锥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水稻起源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以下。水稻生产水平最高的是日本,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为泰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矮化育种、三系杂交及两系杂交稻、超级稻的研究都令世界瞩目。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国水稻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稻区面积占全国的92%,以籼稻为主,北方稻区占8%,品种全为粳稻。现将杂交水稻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6,(9):59-59
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超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取得了突破进展.这标志着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得我国超级稻育种理论及新品种选育技术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的国际杂交水稻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袁隆平介绍超级杂交稻未来变化趋势以及超高产最新研究成果时提出,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将走"超模"路线,身高将长到1.8米甚至2米,3年内大面积超级稻每667米2产量将实现超过1000千克的目标。(曾鹏辉)产权的5个玉米新品种实现多  相似文献   

12.
正人物简介:颜龙安,男,193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颜龙安是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之一。1982-2003年,他培育的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2亿公顷,增产稻谷1874亿千克。他先后解决六大技术难题,带领课题组选育出一系列已大面积推广的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1987年发现"萍乡显性雄性核不育水稻",属世界首创。此外,他的1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发明特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颜龙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并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3.
袁隆平简介 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加强超级稻研究开发促进水稻生产再上台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40周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为袁隆平院士荣获联合国粮食安全奖举办的庆功会上,湖南省农业厅余英生厅长宣布我省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率先达到了我国超级稻第二期667平方米产量800公斤的目标。这表明我省超级稻研究开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仍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的水稻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多亏了袁隆平院士培育成功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2014年11月23日,说起自己家的水稻产量,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农民王某高兴得合不拢嘴。2013年9月3日,已经84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率领水稻科研团队第三  相似文献   

16.
甘海燕  贺亮军 《广西农学报》2009,24(5):F0002-F0002
2009年10月28日上午,秋风送爽,阳光明媚。“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应邀到广西农业厅作题为《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新进展》的专题报告。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出席报告会并作重要讲话。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主持报告会,全区主、分会场共5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聆听了袁隆平院士的精彩报告。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13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了解杂交稻研究情况,看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相似文献   

18.
据悉,袁隆平院士和天津市开展的农业重大科技合作项目——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近日,核质互作粳型不育系“隆1A”在天津开发区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成功,并顺利通过专家的技术鉴定。杂交水稻育种的一般周期为6~8年,天隆公司在4年多时间里成功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育系”,为选育一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天津杂交水稻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9.
<正>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攻关的湖南省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经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6.7公顷(百亩)示范片每667平方米产量1026.7公斤。这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第4期每667平方米产量1000公斤攻关获得成功,再创世界纪录。当天,已是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仍不辞辛劳抵达基地,行走在田间地头,认真视察超级稻情况。超级杂交稻新的单产数据公布后,袁隆平说,夺取超级稻高产,必须要良种、良法、良田和良  相似文献   

20.
近日,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在海南三亚看望了正在一线指导超级稻育种的袁隆平院士。在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南繁基地超级稻展示田现场,袁隆平向李家洋介绍了3期超级稻的高产潜力和进一步开展4期超级稻研究的设想。李家洋高度评价了袁先生长期以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袁先生在水稻研究领域的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