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氮磷钾配施对甘草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对其进行“3414”氮磷钾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株高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6月下旬之前的主茎快速生长期,对根干质量增加效应则主要表现在7―8月根粗和根长增加高峰期;中等水平氮(N2)、磷(P2)、钾(K2)对甘草生物量和产量促进效应最大;氮磷钾配施以N2P2K2时甘草产量最高,达6 500 kg·hm-2,较不施肥增产39.3%。推荐施氮量171 kg·hm-2,施磷量292.5 kg·hm-2,施钾量49.5 kg·hm-2。  相似文献   

2.
探究菊芋氮磷钾肥效应及增产增效机理,为菊芋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以‘南菊芋1号’为试验材料,2019年3月~11月于河南省原阳县开展氮磷钾肥配施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磷钾配施(PK)、氮钾配施(NK)、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和高氮-磷钾施肥(HN)6个处理,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菊芋块茎产量、叶片光合色素、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与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芋块茎通过施氮增产139.92%、施磷增产34.30%、施钾增产20.07%,氮磷钾配施显著增产263.30%(P<0.05);NPK较NK、PK、CK叶片叶绿素总量分别提高11.84%、22.22%、34.61%,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15.80%、24.67%、40.47%;在菊芋生育期内除HN外,NPK较其他处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增幅为12.67%~114.51%,开花期内增幅为18.53%~185.82%;与CK相比,NPK处理菊芋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强81.69%、50.89%和48.19%(P<0.05),丙二醛积累量减小43.39%。氮磷钾配施可显著促进菊芋...  相似文献   

3.
4.
氮磷钾配施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在1999年N、P、K单施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N、P、K的4种配比施肥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N P K、N P、N K三个组合增产效果显著,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到14.61,14.34,13.80 t/hm2,比单施N、P、K和P K的效果好.所有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增长与生长时间的关系曲线皆呈"S"型,干物质积累量增长最佳时间为萌动生长后的125 d左右,含N组合在该时间段增长明显快于P K组,N素对百喜草的增产具有主导作用.在百喜草生长期内,N、P、K配比施用中,百喜草干物质积累量(Y)与生长时间(X)的回归方程可用Logistic 生长曲线拟合,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水平,可用于施肥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的动态预测.通过对Logistic 生长曲线的分析表明,N的主导效应主要通过显著地增加线性期历时、缩短指数期和衰减期的历时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榆林片沙覆盖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的最优氮磷钾肥料组合,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设置15组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分析了生物学与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第二茬株高较第一茬显著提高26%~45%(P <0.05);第二茬茎叶比较第一茬显著提高1~2.03倍(P <0.05);第二茬干重(DM)较第一茬显著提高19%~96%(P <0.05);第二茬的水分(AW)含量较第一茬无显著变化(P> 0.05);第二茬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第一茬显著降低15%~17%(P <0.05);第二茬的中性洗涤纤维(NDF)较第一茬显著增加0.08%~17%(P <0.05);第二茬的酸性洗涤纤维(ADF)较第一茬显著提高12%~13%(P <0.05);第二茬的粗灰分(ASH)和粗脂肪(EE)较第一茬均显著降低0.04%(P <0.05);第二茬的相对饲用价值(RFV)较第一茬显著降低11%~21%(P <0.05);第二茬的消化性干物质(DDM)较第一茬无显著变化(P> 0.05);第二茬...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氮磷钾化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合理配施化肥,不但对当年桑叶增产有极显著效果,而且对翌春桑叶的增产效果也显著。各单一化肥的用量和比例,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应根据土质掌握在一定范围,才能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盐池”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cv.Yanchi)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zdtiflorum vc.Abundant)轮作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饲草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处理中(NPKN450kg/hm^2、P2O5 180kg/hm^2、K2O300kg/hm^2)的饲草鲜草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两季合计达162.7t/hm^2;其中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02.3t/hm^2,分别比不施肥(CK)、不施氮(PK)、不施磷(NK)和不施钾(NP)处理增产352.7%、356.7%、28.2%和13.9%;黑麦草鲜草产量为60.4t/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增产344.1%、255.3%、24.8%和25.3%。配施NPK处理,全生育期饲草干物质目均积累量为65.2kg/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高215.0%、197.5%、22.00.4和9.6%,苏丹草与黑麦草的干物质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04.5kg/hm^2和36.9kg/hm^2。氮磷钾配施显著促进饲草的养分积累,全生育期的饲草N、P2O5和K2O积累量分别为500kg/hm^2、210kg/hm^2和1196kg/hm^2,同时,N、P2O5和K2O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37kg/hm^2、0.58kg/hm^2和3.29kg/hm^2^2;其中苏丹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2.12kg/hm^2、0.79kg/hm^2和4.16kg/hm^2;黑麦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0.84kg/hm^2,0.43kg/hm^2和2.66kg/hm^2。  相似文献   

9.
10.
为提升杨梅产量及品质,分析了钾镁不同配施比例对杨梅果实品质及营养元素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株施单钾肥1.0 kg,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43%、11.48%、13.23%及19.96%,果实中矿质养分钾、磷、铁含量显著提高;株施单镁肥0.3 kg,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24%、9.60%、10.89%及15.70%;株施镁钾混合配施比例为0.2/0.75 kg时,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硬度,果实中钾、铁含量显著提高。本研究可为提升杨梅品质的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土壤水分、肥料对人工栽培甘草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在5%~18%,甘草的产量与土壤水分正相关,但产量提高的同时商品甘草的品质下降;不同肥料处理对甘草产量有很大影响,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产量均有提高,使用专用肥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栽培甘草根系分布规律及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系的分布规律,确定适宜的采挖深度,在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义粮滩分场进行了栽培甘草根系分布规律及生物量的试验研究.试验得出:0~40 cm土层分布的3、4年生甘草根系干质量分别占根系总干质量的86.96%和88.77%;0~50 cm土层分布的3、4年生甘草根系干质量分别占根系总干质量的92.81%和93.97%.等级甘草主要分布在0~30 cm深的土层中.收获的地上部茎叶约占生物学产量的30%,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优良牧草.研究认为,栽培甘草机械化采挖最佳深度为40~50 cm,采挖时间以4年生为最好.  相似文献   

13.
李朝周 《草业学报》2007,16(5):145-151
对甘草试管苗炼苗过程中气孔行为、叶片蒸腾及光合能力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试管苗炼苗过程中出现的叶片蒸腾及气孔导度的波动现象。甘草试管苗的炼苗过程设计为4个阶段:试管苗、蛭石苗、营养袋苗和土壤苗,在高光强及低湿度的自然条件下测定,气孔导度(gs)、叶片蒸腾速率(E)及胞间CO2浓度(CO2.int)随着炼苗的进展逐渐下降,净光合速率(Pn)逐渐增加,可见通过炼苗提高了叶片保水能力及光合能力。将各炼苗阶段的甘草幼苗在各自炼苗阶段的具体条件下连续测定,发现在炼苗开始的前几天,蛭石苗和营养袋苗叶片的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具有显著的波动,而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则比较稳定。这种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波动可能与炼苗过程中湿度下降所引起的水分平衡的破坏密切相关,并具有防止水分过度散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敖汉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2个氮磷钾施肥配比处理组合对赤峰地区敖汉苜蓿(Medicage sativa cv.Aohan)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苜蓿第1年的产量(P<0.05),苜蓿产量从2.90 t·ha-1提高至3.16 t·ha-1,但施用氮肥对于紫花苜蓿第2年产量的提高幅度较小。磷肥和钾肥处理下敖汉苜蓿的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钾肥施入量对苜蓿产量的效果则没有氮肥与磷肥明显。施氮肥可以使苜蓿粗蛋白质含量从17.75%提高至18.74%。施磷肥和钾肥也可以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磷肥处理下产量差异显著(P<0.05),但钾肥处理下差异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施用不同比例氮磷钾肥对暖地型草坪冬季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氮、磷、钾肥按6种不同的比例混合配置,施用在暖地型草坪台湾草和假俭草上,以观测氮、磷、钾不同比例对暖地型草坪冬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的范围内当N∶P∶K=4∶1∶2时,草坪冬季质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华北农牧交错带种植禾本科牧草对土壤N、P、K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塞北草业科学实验站( 河北省张家口塞北管理区,沽源),研究种植4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兰茎冰草Agropyron smithii和一年生饲料作物燕麦Avena sativa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生长第4年从春季到秋季,多年生牧草草地比燕麦地土壤全氮含量0~10 cm土层中高0.07%,10~20 cm土层中高0.11%,20~30 cm土层中高0.09%.7月由于受施肥的影响,0~20 cm土层燕麦地土壤全磷含量较其它牧草地高,6-9月燕麦地全磷含量均较其它牧草地低,且差异显著.多年生草地间比较,无芒雀麦草地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同一生长时期,同一土层多年生牧草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大于燕麦地,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桑树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桑树(Morus alba)叶片保护酶活性与膜脂过氧化产物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随着桑树的生长发育,不同施肥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提高;秋季随着桑树的生长发育,不同施肥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则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在整个生长期,同一施肥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下降,且均在N2P2K2水平时达到最佳。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及施入量(N2P2K2:N 600 kg·hm-2、 P2O5 210 kg·hm-2和K2O 300 kg·hm-2)能显著提高桑叶的保护酶活性,降低其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延缓桑叶衰老。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丘陵蚕区桑园夏伐式养成的春秋两季桑树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施用量及配比施入氮(N)、磷(P)、钾(K)肥,调查桑树叶片、枝条、新梢等不同部位的N、P、K 3种养分的含量、吸收量及分配比例,为桑树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肥料种类来看,桑树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量均为N>K>P;从养分分配来看,桑树各部位在春、秋季和全年的养分分配均为叶片>枝条,其中春季为叶片>新梢>枝条。桑园按照不同施用量及配比施入N、P、K肥对桑树各部位的N、P、K含量和吸收量及其分配比率有明显影响:N(X1)、P(X2)、K(X3)施肥处理2水平(X12=600 kg/hm2,X22=210 kg/hm2,X32=300kg/hm2)、处理3水平(X13=900 kg/hm2,X23=315 kg/hm2,X33=450 kg/hm2)的桑树各部位养分含量和吸收量大多显著高于处理1水平(X11=300 kg/hm2,X21=105 kg/hm2,X31=150 kg/hm2)、0水平(不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合理增施N、P、K肥有利于提高桑树各部位N、P、K的含量和吸收量,推荐按照处理2水平施入N、P、K肥。  相似文献   

19.
氮磷肥合施对燕麦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省湟中县用两个皮燕麦品种进行氮磷肥双因素4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以确定在不同氮磷配合施用比例下燕麦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两种燕麦的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都因施氮磷肥显著提高。氮肥效益在不施磷或施磷量低时表现显著,而磷肥则在不施氮或施氮量低时表现显著,氮磷肥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1)。施氮对燕麦收获指数未产生显著作用,施磷对青引1号燕麦的收获指数有显著影响。两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因其固有的遗传特性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