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季蒙  李卫军 《草地学报》2010,18(6):907-910
本试验为提高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产量和效益,把地下滴灌引入苜蓿种子生产试验,通过对地下滴灌的水分布和种子产量的研究,探讨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在田间相对持水量为65%~80%(W1)时,湿润体的体积最大,表层(0~10 cm)和第4层(30~40 cm)的湿润半径均为40 cm,第2层(10~20 cm)和第3层(20~30 cm)的湿润半径均为50 cm。垂直方向,湿润峰向上可运动到地表(0 cm),向下达地面以下40 cm。水分能够到达宽行80 cm,窄行40 cm播种方式下苜蓿的根系位置。并且,在田间相对持水量的65%~80%的种子产量最高,为909.62 kg·hm-2,高于对照的种子产量(611.39 kg·hm-2)(P<0.01),差异极显著。说明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能够起到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许多研究资料证明:在灌溉条件下,对紫花苜蓿喷施硼酸能提高种子产量。在旱作条件下硼酸对苜蓿种子增产潜力怎样?为此,我们在阿尔泰山南坡,海拔1250米处,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旱作地,对紫花苜蓿进行喷施硼酸试验。试验地土壤为栗钙土,50厘米土层有机质为0.272~4.83%,全氮0.168~0.253%、全磷0.15~0.19%。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XGL026菌株接种,研究大田地下滴灌条件下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性能和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长4年的1~3茬苜蓿通过地下滴灌滴施接种根瘤菌能显著增加1~3茬苜蓿结瘤数、根瘤重,提高占瘤率(P<0.05)。接种根瘤菌处理较未接菌常规施肥(N+P+K)和仅施磷肥(P)处理,1~3茬苜蓿平均结瘤数分别增加16.4个和21.2个,每株根瘤重增加0.029和0.033 g;在1~3茬苜蓿上的平均占瘤率为49%,最高可达78%。接种根瘤菌能显著增加1~3茬苜蓿的鲜、干草产量,较未接菌对照平均分别提高15.8%和18.9%。粗蛋白含量增加2.16%,NDF和ADF分别降低3.25%和5.00%,明显改善了苜蓿草的品质。接种根瘤菌同时施用氮肥和磷肥(XGL026+N+P)较接种根瘤菌施用磷肥(XGL026+P)处理其接种效果更佳。研究结果证明,与常规施肥P+N+K处理相比,XGL026+N+P不仅具有良好的接种效应,显著增加结瘤能力,而且提高了草产量和提升品质,减少了肥料的施用量。本研究为地下滴灌模式下应用根瘤菌接种,促进苜蓿生产的提质增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高蛋白的豆科牧草,在种子生产中由于其花器的特殊性,一般的授粉昆虫(包括家蜂)都难以打开其花器,很难起到传粉作用,致使靠异花授粉的苜蓿种子产量低、品质差。本世纪7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发现苜蓿  相似文献   

6.
7.
行距与施肥对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宁夏地区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最适合的灌水及施肥量,以‘甘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4个灌水梯度(900、1350、1800和2250 m3·hm-2),副区为5个肥料梯度(N-P2O5-K2O:0-0-0、9-45-60、18-90-120、27-135-180和36-180-240 kg·hm-2),分别对不同处理的苜蓿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种子产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灌水和施肥可以提高苜蓿种子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苜蓿种子产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水对苜蓿的小花数、花序数、结荚数、种子数、结荚率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经通径分析得出,花序数、生殖枝数、千粒重和结荚率对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在灌水量为900 m3·hm-2、施肥量为27-135-180 kg·hm-2时,苜蓿种子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通过回归寻优模型,得出在...  相似文献   

9.
不同株距处理对苜蓿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株距对苜蓿种子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通过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5—70cm的8个处理间,株距40cm和50cm处理种子产量为最高,平均产种子219.0kg/hm^2和211.7kg/hm^2,显著高于其他6个处理,前者好于后者。苜蓿单株分枝数、小花数、结荚数和千粒重随着株距加大而有增加趋势。但以株距40cm处理综合比较表现为优。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种子基地微量元素有效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7种微量元素对苜蓿种子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苜蓿开花期喷施不同种类的微肥,硫酸锰处理的种子产量为353.3 kg/hm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千粒重以硫酸锰、硼肥、硫酸亚铁处理组最高,与对照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硫酸锰处理组的种子长度、两侧宽、背腹宽在各处理之间相对较高。以不同浓度的钼酸铵进行喷施时,随喷施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产量有提高的趋势。分析不同微肥处理组种子产量与鲜草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均不显著(P>0.05),但不同钼酸铵浓度处理条件下的种子产量与鲜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58。  相似文献   

11.
地下滴灌硅肥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  苏德荣  焦健 《草业科学》2016,33(8):1611-1617
为了探讨在地下滴灌条件下将硅肥随水一体施入土壤后硅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设计了模拟水硅一体化的地下滴灌装置,并采用苜蓿盆栽滴灌方法进行研究。设置4个硅肥水平(0、0.01、0.02和0.03g·kg~(-1),每千克土壤施用SiO2的克数),每个处理9次重复。结果表明,施硅的植株生长指标要显著好于不施硅的植株(P0.05)。试验观测的两个茬次的苜蓿,施硅的处理植株相比于不施硅对照,其产量、叶面积、鲜干比、节间距、节间数等指标均有显著的提高(P0.05)。不同茬次对比,施硅处理对于苜蓿的促进作用在生长初期要大于生长后期。施用硅肥对苜蓿营养指标的影响不明显,施硅量为0.02g·kg~(-1)的处理相比对照组粗蛋白含量最高,纤维素含量最低,并且0.02g·kg~(-1)处理的植株有较高的相对饲喂价值。所以,通过滴灌方式水肥一体施用硅肥可以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灌水定额分配对紫花苜蓿播种当年生长和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定额分配比例对紫花苜蓿播种当年生长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苜蓿灌水定额分配比例。在总灌水量相同的情况,设置3种灌水模式:(1)F1刈割前灌溉35%+刈割后灌溉65%;(2)F2刈割前灌溉50%+刈割后灌溉50%;(3)F3刈割前灌溉65%+刈割后灌溉35%。结果表明,第1年生紫花苜蓿第1茬刈割前株高为F3F2F1处理(P0.05),叶茎比F1、F2显著大于F3处理(P0.05),茎粗为F3F2F1处理(P0.05),产量为F3F2F1处理(P0.05)。第2茬刈割前苜蓿株高为F1F2F3处理(P0.05),叶茎比为F3显著大于F1和F2处理(P0.05),茎粗为F1F2F3处理(P0.05),增长速率在分枝期F1显著大于F2和F3处理(P0.05),现蕾期和初花期F1和F2显著大于F3(P0.05),苜蓿产量为F1F2F3处理(P0.05)。第1年紫花苜蓿的干草总产量为F1F2F3处理,F1处理最高,为10 472kg/hm2,比F2处理增产8%,比F3处理增产19%。综合分析苜蓿的各个性状指标,在新疆绿洲区滴灌条件下,第1年生紫花苜蓿每茬刈割前灌溉35%+刈割后灌溉65%(F1)有利于提高滴灌苜蓿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13.
陶雪  苏德荣  乔阳  寇丹 《草业科学》2015,9(10):1641-1647
为探究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苜蓿地下滴灌(SDI)、畦灌(BI)、喷灌(SI)和对照(CK)4种处理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处理相比,SDI的土壤含水量最高,CK最低。SDI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其中SDI两茬的产量分别为4 815.87、4 300.41 kg·hm-2,相比BI、SI、CK,SDI两茬分别提高了10.56%、14.92%、95.26%和13.64%、23.60%、120.85%。SDI两茬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66和2.50 kg·m-3,较BI和SI,两茬分别提高了17.70%、21.46%和20.77%、34.41%。CK的品质显著高于其他3个灌水处理(P<0.05),3个灌水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明显,SDI苜蓿两茬的粗蛋白产量分别为816.13和814.07 kg·hm-2,相比BI、SI、CK,SDI两茬分别提高了2.38%、5.84%、61.90%和10.90%、18.83%、100.01%。本研究揭示,相比BI和SI,SDI促进苜蓿生长,且显著提高了苜蓿粗蛋白产量、干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因此,SDI适合在西北干旱地区苜蓿种植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设置了3种灌溉梯度,分别为3 750(W_1)、4 500(W_2)和5 250 m~3·hm-2(W3),且在灌溉量为4 500m~3·hm~(-2)(W2)的条件下,设置了3种灌溉定额分配模式,即刈割前、后的灌水量分别为35%+65%(Q_1)、50%+50%(Q_2)、65%+35%(Q_3),探讨不同灌溉定额及分配对滴灌条件下建植当年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建植当年各生长性状指标中,叶茎比、茎粗对苜蓿干草产量提高及营养品质改善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生长速度及株高。当灌溉量达到4 500m~3·hm~(-2)时有利于苜蓿建植当年干草产量的提高及营养品质的改善。Q_1灌溉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滴灌苜蓿建植当年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而提高苜蓿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地下滴灌苜蓿地土壤水分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地下滴灌条件下开展苜蓿田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的研究,以期为苜蓿高效节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11个压力处理,研究工作压力对滴头流量的影响;设置600、750和900 m3hm-2 3个灌溉量处理,研究土壤湿润体入渗规律及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滴头流量随工作压力增加而增大,呈对数函数关系;灌溉初期湿润体形状呈近似球体,灌溉30 min后变为垂直地面方向狭长的椭球体,120 min后呈开口较小,中部凸起、下部略尖的坛状,3种灌溉量下土壤湿润体形状相似,但湿润体入渗深度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大。灌溉停止48 h后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垂直方向上,水分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水平方向上,随与滴灌带距离增大土壤含水率呈递减趋势,不同灌溉量比较表现为水平距滴灌带10 cm处,0-50 cm土层随灌溉量增大土壤含水率呈增加趋势,50-70 cm土层无明显规律,水平距滴灌带20和30 cm处各土层土壤含水率与灌溉量之间也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水肥互作模式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水分梯度(W1、W2、W3、W4)和5个肥料梯度(F1、F2、F3、F4、F5),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水肥耦合条件下苜蓿生长性能、干草产量及品质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灌水施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株高、生长速度和分枝数,促进干草产量的形成和营养...  相似文献   

17.
2003—2004年在甘肃酒泉地区研究了疏枝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和其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枝对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具有明显的作用(P<0.05)。疏枝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提高了花序数/枝条、结荚花序数/枝条和荚果数/结荚花序(P<0.05),但对种子数/荚果和种子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种子标准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疏枝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互作模式对绿洲区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施N 105 (N1)和210 kg·hm-2(N2)2种梯度,施P2O5 0 (CK)、50 (P1)、100 (P2)和150 kg·hm-2(P3)4种施磷梯度,交互配施共8个处理(N1P0、N1P1、N1P2、N1P3、N2P0、N2P1、N2P2、N2P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滴灌苜蓿各生长性状、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1条件下,前3茬中,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P2处理大于其他处理;N2条件下,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P1处理大于其他处理;N1、N2条件下,各茬次苜蓿叶片、茎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P2处理小于其他处理。P0、P2和P3条件下,前3茬中,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N1处理大于N2处理;相同施磷条件下,苜蓿叶片、茎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N1处理小于N2处理。通过对苜蓿各生长性状指标与干草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长速度和茎粗对苜蓿干草产量的贡献率较大,株高和茎叶比对苜蓿干草产量的贡献率较小。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评价表明,不同氮磷处理下滴灌苜蓿各茬次的较优施肥模式为N1P2处理,此处理下,苜蓿能够获得较高干草产量(25103.19 kg·hm-2)、高蛋白含量(叶:23.60%~26.47%、茎:10.57%~11.76%)、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叶:13.28%~17.41%、茎:38.63%~47.21%)和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叶:18.18%~22.93%、茎:49.53%~59.83%)。在新疆绿洲区,施氮(N)105 kg·hm-2、磷(P2O5)100 kg·hm-2有利于促进滴灌苜蓿干草产量的形成及营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