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菜豆黄花叶病毒分离物、蚕豆、豌豆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菜豆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目标片段中包含819 bp的外壳蛋白序列,编码273个氨基酸。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和推导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7%~99.9%和98.9%~100.0%。与65个菜豆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的结果表明,菜豆黄花叶病毒青海蚕豌豆分离物与云南蚕豆分离物同源性最高。外壳蛋白的序列特征揭示,NAG为菜豆黄花叶病毒中病毒的蚜传相关基序。  相似文献   

2.
陕西大豆上引致花叶的是大豆花叶病毒(SMV)。根据病毒在东农64—3513大豆品种上的症状可认为是三个不同的新类型:花叶类型 SMV—M,泡疹类型 SMV—H,顶枯类型 SMV—T。关中地区引起菜豆、豇豆及扁豆花叶、皱缩等症状的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属豆科系统群。在豇豆上分离的黄瓜花叶病毒(CMV)除致死温度低(73—75℃)、种子能带毒、不感染蚕豆外,寄主范围及其反应、蚜虫传毒、免疲双扩散等结果同于菜豆上分离的黄瓜花叶病毒(CMV)。  相似文献   

3.
山东菜豆病毒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菜豆病毒病发病率为14~37%。对采自九个地(市)的90份标样,根据寄主范围、汁液稳定性、传毒介体、病毒粒体的形态和血清学,鉴定出侵染菜豆的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花生丛簇病毒(PCV)、蚕豆萎蔫病毒(BBWV)和三叶草黄脉病毒(CYVV)。主要毒原是CMV,各地均有分布,分离频率为53.3%,与其它四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率为15.6%;BCMV分布也较广,分离频率为19.9%;PCV、BBWV和CYVV只分布在局部地区,分离频率分别为11.1%、10.0%和4.4%。本文还讨论了田间有翅蚜数量与病毒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菜豆的普通花叶病和黄化花叶病是菜豆的主要病害,凡有菜豆地方均发生这两种病害,是制约菜豆产量和品质的两种病害。1发生规律菜豆普通花叶病毒主要侵染菜豆,菜豆黄化花叶病毒除侵染菜豆外,还能侵染豌豆、三叶草、紫云英、笋瓜等。这两种病害在豆田内常见,但以普通花叶病更普遍。菜豆普通黄叶病毒可引起植株矮化,在叶片上产生斑驳和畸形。叶常变狭,伸长,沿主脉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江苏省豆类作物上的病毒病种类,本研究于2018年对江苏省蚕豆作物病毒进行了调查,累计采集田间疑似病样55份,为明确其中伴随的病毒种类,我们对田间采集的疑似病样提取总RNA后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发现,在用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检测引物进行RT-PCR扩增时有16份样品扩增到1条525 bp左右的条带,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说明其中可能伴随有菜豆黄花叶病毒的感染。为进一步确定这一结果,我们针对BYMV CP基因设计了引物,以阳性样品RNA为模板进行RT-PCR,结果发现均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目的条带,对该片段回收、克隆并测定碱基序列,结果发现其CP基因碱基序列全长819 bp,编码1个由273个氨基酸组成大小约20 800的蛋白质。BLAST分析结果显示其与BYMV同源性最高(AB439731,99%),表明其属于BYMV的一个分离物。利用MEGA软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分离物与日本的蚕豆分离物(AB439731)同源性最高,其次是澳大利亚的蚕豆分离物(HG970867)和中国青海的菜豆分离物(9-16)。这些结果表明江苏蚕豆上检测到的病毒是菜豆黄花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这是该病毒在江苏侵染蚕豆的首次分子鉴定报道。  相似文献   

6.
2016年8月,于辽宁省盖州市采集到表现为黄化的菜豆样品。利用Potyvirus通用引物Legpoty-F/Legpoty-R对3个代表样品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725 bp的片段。Blast显示它们与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同源性最高。利用报道的特异引物BCMV-CP-F/BCMV-CP-R扩增到约1.2 kb的片段,包含完整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于cp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它们与美国菜豆分离物BCMV-[USA:Iowa:Phaseolus vulgaris:11](KM023744)同源性最高,为97.9%。根据Potyvirus的分类标准,认为它们是BCMV的辽宁分离物。这是辽宁首次报道菜豆感染BCMY。  相似文献   

7.
各种蔬菜几乎都发生病毒病害,尤其以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受害较重.蔬菜感染病毒种类也较多,如十字花科蔬菜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茄科蔬菜的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葫芦科蔬菜的黄瓜花叶病毒(CMV)、甜瓜花叶病毒(MMV)、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豆科蔬菜的黄瓜花叶病毒(CMV)、菜豆花叶病毒(B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等,这些病毒的严重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植物病理学家、蔬菜栽培及育种学家的广泛重视.各国专家从毒原、寄主、环境条件、传播媒介及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蔬菜病毒病害的防治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郊区菜豆花叶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已鉴定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毒株 BCMV(V-5)制备出效价为512—1024的抗血清。1985~1986年在哈市郊区采集具有花叶、皱缩、疱叶症状的病毒病标样200余份。对1985年采集的140份标样,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样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测定,病毒粒体的观察以及 BCMV(NL-5)抗血清琼脂双扩散测定。其结果表明:80%的标样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1986年以自制抗血清对61份标样进行琼脂双扩散测定,其中41份进行了反向间接血凝测定,结果表明: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占1986年所测标样的50~73%,说明哈尔滨郊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
菜豆花叶病毒分离物NBV-7,经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单斑分离后进行鉴定,性状如下: 电镜观察,粒体呈线状,平均长度768nm。 NBV-7接种多种菜豆(Phaseolus vulgrais)品种,为“白籽架豆”、“沙克沙”、“Bouniful”等,出现系统花叶症,高温时白籽架豆出现顶枯。NBV-7在豆科内有较宽的寄主范围,在蚕豆(Vicia faba)“三白”品种、大豆(Glycine max)品种1138-2、豌豆(Pisum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退化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由马铃薯病毒、微病毒、菌原质及其它植物病毒侵染引起的。侵染源种类繁多,据报道有30余种。但发生较普遍的有10余种,包括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X)、马铃薯重花叶病毒(PVY)、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VA)、马铃薯潜隐花叶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纺锤块茎微病毒(PSTV)、马铃薯副皱缩病毒(PVM)、马铃薯黄斑花叶病毒(PAMV)、烟草脆裂病毒(TRV)、苜蓿花叶病毒(AMV)及紫菀黄化菌原质等。这些发生较普遍的种类在我国已被分离鉴定出来。但是辽宁省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感染哪些种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区蚕豆上的病毒病种类很多,除了去年已经鉴定的有蚕豆萎蔫病毒(BBWV)和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已载本刊1984年第3期)之外,对另外两种病毒又作了进一步的鉴定,其一是芜菁花叶病毒(TuMV),其二是大豆花叶病毒(SMV),它们都能侵染蚕豆而引起发病。现将测定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是危害葫芦科作物的主要病毒之一,可侵染南瓜、葫芦、冬瓜、黄瓜、甜瓜、哈密瓜,严重影响葫芦科作物生产。论文旨在探究SLCCNV广东分离物的分子特征、亲缘关系及其致病性,为SLCCNV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和徐闻县、惠州市博罗县、河源市源城区以及佛山市高明区共采集53份疑似感染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的葫芦科作物病样,提取总DNA,利用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通用引物AV494/CoPR进行PCR检测。选取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RCA扩增、酶切、克隆及测序,获得各分离物基因组A组分(DNA-A)的全长序列;同时利用背向引物PCR扩增、克隆及测序,获得各分离物基因组B组分(DNA-B)的全长序列。将得到的SLCCNV广东分离物DNA-A和DNA-B全长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分析,利用SDT1.2软件MUSCLE alignment方法对序列相似性作进一步比较分析,应用MEGA7软件对获得的SLCCNV广东分离物及已报道的SLCCNV分离...  相似文献   

13.
南京郊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株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京郊区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上表现花叶、皱缩花叶、叶脉坏死症状的病株上得到的病毒分离物,它们的寄主范围较窄。能够通过桃蚜(Myzus per-sicae)、豆蚜(Aphis craccivora)进行非持久性传播。菜豆病株的花器、种子带毒并通过种子传毒。失活温度为50~65℃,稀释限点为10~(-2)~10~(-5),体外存活期为24~96小时。粒体为线状,平均长度为T83nm。根据上述特性鉴定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选择保留的三个BCMV分离物(NBV-4、NBV-5、NBV-6)在部分菜豆品种上致病力有显著而稳定的差异。用NBV-6的抗血清做免疫双扩散试验,三个分离物均呈阳性反应,沉淀线交界处完全融合,它们被定名为BCMV的三个株系BCMVa,BCMVb,BCMVc。用指示植物和抗血清测定,沪宁沿线均有BCMV分布,BCMV占所测样本28.7%,BCMV样本中以BCMVa占多数。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河西地区菜豆病毒病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采集自甘肃省河西地区表现病毒病症状的菜豆病株叶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鉴定出苜蓿花叶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菜叶普通花叶病毒、黑眼豇豆花叶病毒4种病毒.对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表明:该地区菜豆病毒病的发生以苜蓿花叶病毒、黑眼豇豆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复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15.
2014-2015年,对福建主要建兰种植基地进行病毒病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福建建兰病毒病症状多以斑驳花叶型最为普遍。调查还发现,建兰的病毒病发病率与龄期呈正相关,不同品种间略有差异。应用RT-PCR方法鉴定,确定危害福建建兰的病毒主要为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和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其中ORSV为优势种,有时出现ORSV和CyMV二者复合,或ORSV、CyMV和BYMV三者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在本校育种田的大豆上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A-1。A-1分离物接种了7个科28个种和品种,而侵染6个科19种植物。A-1分离物很易侵染大豆、菜豆,引起深浅绿色花叶;在豇豆接种叶上产生扩散的褪绿斑,并发展成系统花叶;亦易侵染心叶烟、普通烟、克氏烟、矮牵牛和辣椒等茄科作物,表现系统花叶症状;在苋色藜和番杏上引起局部褪绿斑。但A-1分、离物与番茄上分离的CMV在豆科寄主反应上有差异。A-1分离物可以侵染几种豆科作物,而CMV不侵染大豆和菜豆,仅在蚕豆和豇豆上引起小型的红褐色斑。A-1分离物的体外抗性:失毒温度50℃,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1—2天。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病。A-1分离物与CMV标准抗血清作琼脂双扩散测定呈阳性反应。根据以上性状,分离物A-1应属于黄瓜花叶病毒组的黄瓜花叶病毒(CMV)。江苏省南京、徐州和山东省薛城、莱西等地采集的140个大豆病毒样本中,CMV占36%。  相似文献   

17.
侵染丝瓜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山东分离物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在山东泰安采集到疑似感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丝瓜样品,利用该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特异引物CG-CPF/CPR对样品进行扩增并测序。所得序列(GenBank登录号:KJ187042)经NCBI BLAST比对,与已登录的CGMMV序列的相似性均大于92.6%,确定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GMMV山东丝瓜分离物(CGMMV-SDLoofah)与辽宁分离物(CGMMV-LN)等大多数国内CGMMV分离物同聚为一个进化组,从而进一步确定了CGMMV山东丝瓜病毒分离物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这是首次报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侵染丝瓜。  相似文献   

18.
辣椒抗病毒病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是当前生产中大面积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在全国各地普遍栽培。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品种交流范围扩大、交流速度加快以及耕作制度的限制,使得病毒病的传播进一步加快,病毒病由原来的次要病害逐渐上升成为辣椒的主要病害,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1,2〕。辣椒病毒病的毒源,从1923~1925年Dolitte证实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辣椒以来,世界各国已分离到30余种病原病毒,其中最主要的是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  相似文献   

19.
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并可造成菜豆严重减产。菜豆是BCMV的主要寄主,不同遗传背景的菜豆对BCMV侵染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目前菜豆抗性基因功能及BCMV的致病机制鲜有报道。为了为菜豆抗性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分子抗病育种提供相关依据,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技术对BCMV(C54株系)侵染感性及不同抗性的菜豆品种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所得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ene Ontology(GO)、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以及进行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菜豆品种中病毒的积累量、差异表达基因的定位及一些关键通路对病毒侵染的响应存在共性和差异(如昼夜节律、光合作用、植物-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和一些代谢途径相关通路等)。在接种叶上,Dubbele witte品种(DW,对BCMV侵染易感)与Redland’s greenleaf C品种(RGLC,对BCMV侵染具有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类型上更为相...  相似文献   

20.
杭州郊区菜豆花叶病病原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是菜豆病毒病的一个重要病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毒粒子呈线状,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方式进行传播,也可通过机械传播.BYMV具有马铃薯Y病毒属(genus potyvirus)成员共有的基因组学特性.目前已对多个BYMV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或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1~5],其RNA由9 54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3 056个氨基酸组成的聚合蛋白,此蛋白经裂解产生10个功能蛋白,其中外壳蛋白(CP)由266个氨基酸组成,包含1个天冬氨酸-丙氨酸-氨基乙酸(DAG)序基[1].这个序基是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的一个特征,被认为与蚜虫传播有关,而辅助组分蛋白酶(HC)也被认为与蚜虫传播有关[6,7].与其他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类似,BYMV的3'末端包括了非编码区(3'-UTR),含Poly(A)尾[1].最近我们在浙江杭州郊区发现了菜豆花叶病毒病,本文对其病原作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