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附石的树木盆景在盆景作品中是较常见的一种,成为一种模式,为广大盆景制作者和欣赏者所钟爱。对于这类盆景,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具有和谐美,即树与石的搭配要和谐。若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件作品就是失败的。贵刊1993年第11期彩页中一盆题为《孤松盘桓》的榆附石  相似文献   

2.
“月点波心一颗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句诗。其中的“点”字是诗眼,一个“点”字,诗境全活。盆景中的小配件——人物、动物、舟、桥、亭、塔等,在盆景构图立意中,起“点景”和“渲染”作用。“画龙点睛”,才能全景皆活。一、点染主题借重小配件来表达盆景的主题思想。如树桩盆景《归牧》(本刊88年1期插三)画面  相似文献   

3.
人(动)物盆景是在树石盆景发展的过程中分化并自成一体的。但目前人们对它的看法,尚不尽一致。根本问题是对所谓“配件”在盆景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各见,贬褒不一。其实,人(动)物工艺制品和树石在盆景中是相互依赖,互为作用的。人(动)物工艺制品可以为树石盆景中的树石“点缀”,增光添色;而树石也应该在人(动)物盆景中作为“陪衬物”,为人(动)物工艺制品生发活力和野趣。《中国花卉盆景》(以下引用时略)1988年第四期发表的《伍宜孙先生盆景艺术》专页中,有一种题为《野趣堤边树,春晴鸭逐波》的佳  相似文献   

4.
根据刘思九先生的“极性学说”原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是分上下极或内外极的。比如一段树干或一段树枝,都分为植物学的上端或植物学的下端。若将其插入土壤,只能正插,不能倒插。从理论上讲,倒栽或倒插都会导致死亡。那么,中国花卉盆景1993年第8期载文《盆景树桩倒栽一例》(作者柯宗荣)怎么就成活了呢?我个人认为此例倒栽,只是一种假象,也就是说名为倒栽,实为正栽。成活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相似文献   

5.
龚福煊先生在《正视现实,切莫陶醉》(载1993年第5期)一文中,将规则式盆景全盘否定了。我以为,作为一种流派,一种手法,规则式盆景仍然应该留有一席之地(虽然不应是主流)!且不去说规则式盆景在历史上已有几百年(或许上千年)的存在,能  相似文献   

6.
一欣赏到《中国花卉盆景》93年9期彩插七上刘传刚的两件三角枫盆景作品,便觉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倒真的犹如置身于原本是作者人工设置的境界中了。近年来笔者接触观摩的盆景作品可谓不少,但于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此种感觉的时候却并不常有。仔细想来,认为这无非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新精神所使然。  相似文献   

7.
96年第3期《中国花卉盆景》上李润先生的《根艺配座的要求》,提出了一个根艺制作与欣赏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这里对作者所持的某些观点提几点不同看法。一、作者在文章中所举的三个例证,其实两个并无配座。一件是李久贡的《冲浪》(见1995年第4期《中国花卉盆景》彩页)。这件作品中三只鸭下面的部份,显然是“浪”,作品既然题名《冲浪》,那么这“浪”就应视为主体,是与鸭相辅相成的主体的构成部份,而  相似文献   

8.
《试评〈影落虚涵〉雀梅盆景》(以下简称《评文》)发表在《中国花卉盆景》2010年第10期第40页上。读《评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叶先生对于岭南风格盆景是有较深研究的。但杭州的盆景艺术家沈水泉先生这盆《影落虚涵》,结构上难道真的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么?我倒有不同看法,现与叶先生商榷如下:  相似文献   

9.
(二)明清时期明清两代,松柏类盆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细剪苍松耐岁寒,郁郁千丈许同观。山家近得凌云趣,老干新添第几盘。"这是清代文人汪鋆在其《砚山丛稿》中对松柏类盆景的赞颂。明清时期,不仅盆景的制作与欣赏之风在全国不少地区开始普及,制作技艺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关于盆景理论研究的风气很浓,与盆景有关的书籍比较多。如:高濂著《高子盆景说》,屠隆的《盆花》,吕初泰《盆景之一》、《盆景之二》,文震享的《盆玩》。以上五篇关于盆景的专论集中写于明代末期的数十年间(1541~1646年),加上清代吴涣子所著《花镜》中的"种盆取景法",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一件局部雕刻的根艺品,刊于《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7期的彩页上。看了任凤山先生这件作品之后,感到有两句题外话要说。作品的用材是一块柞树根。这在不喜欢雕琢作者的眼里,只是不成器的废料。但在任先生的眼下,则是一块再现“老子”形象的可用  相似文献   

11.
有关山松悬崖式盆景出土、下悬、方向部份已谈过(见97年第1、4、7期),虽然是根据山松的特点来探讨,但它与其它树种也存在着型式上的共性,可以相互为用。岭南盆景悬崖型式如何创意呢?现就《奋斗图》谈点体会,以求交流。这是一盆细叶水横枝(栀子)作品,树性半阴生,为观叶赏花植物,珠江三角洲地区常作瓶插水养点缀室内。由于常绿、叶色润泽、开白花、幽香,是制作盆景的佳材。亦因可造之材不多,能制作悬崖式盆景的就更少。本树桩是1986年在花木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2期曹戴夫同志《关于盆景大中小型划分的建议》一文,无疑是很适时的。但文中把盆景划分为7个档次,档距过细,比较繁琐,没有必要。另外该文又提到“在有关盆景的书籍和报刊上似乎还没有见到刊登过明确的划分标准”,这就未免有失偏颇。1981年出版的《中国盆景艺术》就有过明确的划分标准,《大众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中国花卉盆景》1995年第10期上发表了《造型扦插——盆桩速成技法》一文。现将造型扦插已4年的金边女贞盆景《妙舞春秋》及造型扦插3年的中华蚊母盆景《探海》两帧盆景照片献给大家,并着重介绍悬崖式盆景《探海》的创作技法。  相似文献   

14.
读了1993年第7期《无名胜有名》(以下简称《无》)后,对文章列举的盆景题名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病深有同感,确实值得引起盆景界同仁的重视! 但是在如何对待盆景题名这一问题上,本人与《无》作者的观点完全不同。本人认为:盆景需要题名,需要名符其实的、恰如其份的题名,尤其需要画龙点睛、点铁成金的题名。道理很简单:我们不能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卉盆景》1994,(12):28-29
本刊今年第十期彩页(插八)发表了一组日本杂木类盆栽照图,十一期《盆景世界》又刊出了一组供鉴赏的杂木盆栽姿形黑白图。这里再转载《盆栽世界》的一篇杂谈,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山石盆景类中,表现山与水的盆景比比皆是,而表现云的盆景却不多见。峨眉山上的一大景观——云海,是多少画家、摄影家喜欢表现的题材。由李青云制作的一盆名为《云淹金顶刀的挂壁盆景(见《中国花卉盆景》第六期彩页),再现了这一景观,在内江市第三届盆展上获最佳奖。作品采用中国画法中的小写意手法,对角构图,并运用近实远虚  相似文献   

17.
翻阅2008年《中国花卉盆景》,看了第10期上于九生先生的《雀舌——盆景树种中的奇葩》一文,感觉文中所介绍的养护方法,与笔者的方法相悖,想与于九生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8.
“打造中国环保,需要全民参与”。这是一位环保专家说过的话。作为盆景工作者与爱好者更是义不容辞,因为他们是环境美的创造者。《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02年第七期编者按指出:“每一位盆景工作者,务必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杜绝采挖、砍伐野生树木的不良行为。”因此,自育盆景素材是盆景艺术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读了1994年第6期《花木盆景》及1995年第2期《中国花卉盆景》中石华、蒋汝凡两位同志对《寒江独钓》的批评改进意见后,笔者就个人管见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刊去年第九期、今年第一期先后在《争鸣》栏里发表了赵国瑞的《不该贬抑象形性盆景》、徐和德的《象形——盆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本刊还陆续选载了一些象形盆景的照片。今年第三期刊登的关雄斡的《是盆景,还是盆怪?》对象形盆景提出了异议。这一期,我们编发了一组不同意关雄斡意见的来稿。孰是孰非,通过争鸣,自有公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