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崇明岛53只崇明白山羊、30只徐淮山羊、37只杂山羊为实验材料,利用直接测序寻找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部分exon2及intron2序列上的SNPs,PCR-RFLP分析其多态性。结果表明:存在3个SNP位点(A1017G、C1115T、G999-)。A1017G通过HaeⅡ-RFLP得到BB、Bb、bb 3种基因型,除徐淮山羊外,崇明白山羊和杂山羊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3个群体均为低度多态(PIC<0.25)。C1115T未引起酶切位点改变。G999-通过SauⅠ-RFLP得到DD、Dd、dd 3种基因型,崇明白山羊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为低度多态(PIC<0.25);徐淮山羊和杂山羊只有DD基因型,呈严重的偏态,没有多态性。本研究表明H-FABP在不同山羊品种中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分析其与肌内脂肪含量性状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 ACSLs)属于多基因家族编码的酶,是机体内脂肪代谢的关键酶,主要催化12~20个碳链长度的脂肪酸、三磷酸腺苷和辅酶A形成长链酰基辅酶A。ACSL4是ACSL家族中的一员,参与对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调控。本文结合近年来对ACSL4基因作用的研究,就ACSL4在分子育种、癌症治疗、神经发育等方面的作用做出综述,并对今后ACSL4基因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辽宁种猪H-FABP和A-FABP基因位点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结果:4个猪种H-FABP基因HinfI和HaeⅢ点酶切位点上都显示多态性,优势基因型分别为HH和dd型,荷包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多态性分析的结果显示H和d基因的频率较高;4个猪种A-FABP基因内含子IBsmI位点进行PCR-RFLP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在地方猪种东北荷包猪中,等位基因A为优势基因,在国外引进猪种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中,等位基因B为优势基因。结论:荷包猪具有高肌内脂肪含量,我国地方猪种肉质优于引入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松辽黑猪H-FABP基因位点多态性,应用PCR-RFLP技术(HinfI、HaeIII和MspI 3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了62头松辽黑猪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发现松辽黑猪在MspI多态位点上表现为单一的AA型;而在HinfI多态位点上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H的基因频率为0.7177,在HaeIII位点上也表现出多态性,等位基因d的基因频率为0.6210。研究结果表明松辽黑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9个猪种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以 8个中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大白猪共 40 9头猪为实验动物 ,利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H FABP基因的 5’ 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内的遗传变异。结果在 9个品种的 5’ 上游区中都验证了一个HinfⅠ RFLP ,变异的酶切位点在 132 2位 ,等位基因H ,在皖南花猪 ,二花脸猪 ,金华猪 ,小梅山猪 ,滇南小耳猪 ,香猪 ,荣昌猪 ,北京黑猪和大白猪中的频率分别为 0 36 ,0 34 ,0 6 0 ,0 6 6 ,0 80 ,0 73,0 76 ,0 70和 0 90。大白猪和滇南小耳猪的HinfⅠ RFLP的基因型分布相似 ,二者分别与其它 7个猪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皖南花猪和二花脸猪相近 ,二者与另外 7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第二内含子中 ,验证了一个HaeⅢ RFLP ,该多态性只出现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 ,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 0 99和 0 6 1。另外 ,发现一个新的多态HinfⅠ 酶切位点 ,测序结果表明 ,该多态位点的产生是由于 1970位碱基C突变为T造成的。该多态位点只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出现 ,等位基因B的频率在两品种中分别为 0 86和 0 5 8。在所有测定的猪种中 ,都没有发现MspⅠ RFLP。 相似文献
6.
肌内脂肪含量与肉的风味和嫩度等有关,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已引起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H-FABP,是FABP家族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本文就FABP家族概况、猪H-FABP基因的结构与定位、遗传变异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的关系研究状况等方面作一阐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前景,为深入研究该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莱芜猪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猪中黄淮海黑猪的一个类群 ,是山东有代表性的一个地方良种 ,中心产区在莱芜市 ,素以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而著称。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古老的地方猪种 ,过去从未系统地进行过选育。建国后 ,在大规模的猪种改良过程中 ,曾一度濒临灭绝的边缘。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 ,山东投资兴建莱芜猪育种繁殖场 ,从社会上选取优秀个体组成保种群。 80年代中期开始有计划的进行品系繁育 ,现已完成 7个世代。 2 0多年来 ,坚持保种与开发相结合、以选育促利用、以利用保选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选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 ,莱… 相似文献
8.
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1)是催化酰基化的辅酶A和二酰基甘油合成甘油三脂的关键限速酶。莱芜猪具有较强的脂肪沉积能力,可能与DGAT1基因的活性有关。本研究对莱芜猪DGAT1的外显子6~8共476bp的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GenBank登录号:DQ289596)和多态性分析,分别在外显子6的第27bp位点和外显子8的第56bp位点检测到单核苷酸多态(SNP),均属于沉默突变。克隆了莱芜猪5’调控区737bp的序列,在-241bp(相对于起始密码子ATG)发现单个碱基的插入,该多态性位点与莱芜猪脂肪沉积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FSHβ亚基基因和ESR基因的多态性对莱芜猪合成系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分析了莱芜猪合成系及其育种素材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猪FSHβ亚基基因和ES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FSHβ亚基基因,莱芜猪合成系群体内AB基因型占多数,而在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群体内分别以AA基因型和BB基因型占绝对优势;FSHβ亚基基因的3种基因型中,以AA基因型的产仔数最高,但各基因型间差异没达到显著水平。对于ESR基因,在3个猪种内,AA和AB基因型均占优势,BB基因型频率很低,且莱芜黑猪群体内未检测到BB基因型。由于ESR基因在莱芜猪合成系及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猪均表现出极端的偏态分布及样本数量少,因此难以精确计算出各基因型在产仔数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12.
H-FABP基因型对二花脸猪相关性状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利用21窝不同日龄的二花脸猪共97头,根据日龄分布,分成1组(日龄阶段)—49天,2组—58~60天,3组—61~70天,4组—71~80天,5组—81~90天,6组—228天六个日龄组;采用索氏脂肪抽提法和石蜡组织切片图像分析法对其背最长肌及半腱肌的肌肉组织学特性进行了测定。根据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 FABP)基因的PCR RFLP多态性,对其与二花脸猪相关性状初生重、20日龄体重、断奶重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所有二花脸猪均表现为AADD型。邓肯氏(Dancans)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二花脸猪H FABP基因HH与Hh、hh基因型间20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 05),但对初生重及断奶重无显著影响;三性状值均表现为HH>Hh>hh。(2)在不同的基因型间,没有一个日龄组内的肌肉组织学性状值表现为差异显著,从侯选基因角度分析H FABP基因对肌肉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发现趋向于HH>Hh>hh。 相似文献
13.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对地方品种猪的致病特点。将HP-PRRSV经滴鼻感染4月龄健康莱芜黑猪,观察接毒后的表现,于接毒不同时期颈静脉采血,ELISA试剂盒(IDEXX)检测外周血血清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定期剖杀,采集相关的器官组织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不同组织的动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病原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攻毒后第2天便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但持续2d后症状就基本消失,感染猪未见死亡。攻毒后5d便可检测到抗体阳性(1/7),14d抗体达峰值。攻毒后3d便可见间质性肺炎,轻微的病毒性脑炎,实质器官颗粒变性;攻毒后7d出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淋巴组织坏死、各段肠管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实质器官出现空泡变性。在攻毒后2~4周内,肺一直表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脑炎逐渐加重,肾上腺变性坏死,胰腺轻微的炎性细胞浸润,甲状腺轻微充血、出血,实质器官出现严重的空泡变性。PRRSV抗原阳性信号出现在淋巴组织(淋巴结、脾、扁桃体)、气管、心、肝、肺、肾、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甲状腺、肾上腺、颌下腺、子宫、大脑及小脑内;盲肠、结肠、直肠、膀胱、胰腺、输卵管及卵巢均未见到阳性信号。阳性信号主要位于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偶尔出现在核内。试验结果表明:HP-PRRSV人工感染4月龄莱芜黑猪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并导致广泛的组织损伤,但临床症状表现轻微,未见死亡现象,4月龄莱芜黑猪对HP-PRRSV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P-PRRSV对我国地方猪与外源品种猪的致病性差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利用野猪和地方品种猪的优良种质资源,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莱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舍饲+放牧的条件下饲养至90kg左右时屠宰,对试验猪的肌肉组织学性状、氨基酸、肌苷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及氨基酸评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野菜F1代猪的肌纤维比长×大白猪细,肌小节比长×大白猪长(P〈0.01);除脯氨酸外,F1代猪的其他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及氨基酸评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5或P〈0.01);F1代猪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除K显著低于长×大白猪外,Ca、P、Fe、Zn、Mg和Cu的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5或P〈0.01)。结果提示:野莱F1代猪肉的肉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比长×大白猪好,可以作为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的原料猪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淮南猪的种质特性,为淮南猪保种、可持续利用及种质创新提供依据,试验采用PCR-RFLP法,对96头淮南猪的RN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N基因在淮南猪群体中存在隐性纯合子rn^+/rn^+和杂合子RN^-/rn^+,未发现显性纯合子RN^-/RN^-。其中,基因型rn^+/rn^+和RN^-/rn^+的频率分别为0.739 6和0.260 4;等位基因rn^+和RN^-的频率分别为0.869 8和0.130 2。卡方检验表明,rn^+和RN^-基因频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表明群体中RN基因没有受到选择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SSCP方法测定96头布莱凯特黑牛H-FABP基因外显子2和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多态性,并对含有多态序列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物1、3的扩增序列不存在多态性,引物2、4的扩增序列存在多态性;引物2在内含子第323位点处存在G→A突变,在群体中产生了AA、AB、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48、0.146、0.40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5,属于中度多态(0.25χ2检验该位点基因型频率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引物4在内含子2第872位点处存在C→G的突变,产生了HH、Hh、hh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04、0.417、0.47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37,为中度多态(0.25χ2检验该位点基因型频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