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Natural grassland in the West of Northeastern China is located in 40° 0′ - 43° 5′ N latitude and 117° 0′ -127° 5′ Elongitude. It lies in the Lisp River Valley, the Songhua River Valley and Nen River Valley. About 130 years ago, this region had rich natural grassland resources, was numerically 26.67 millions in hectare of grasslands.Since the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the grassland has been destroyed seriously in 3 times. Up to now, this region only preserved about 2 millions in hectare of the grasslands. In addition, 3.33 millions in hectare of the grasslands have changed from primary grassland to desertification, salinizatio-nalkalinization and degeneration grasslands in the form of patches of bare soil (their simple form of a name is "3 kinds of degeneration grasslands"). This paper indicaed that in any period both grasslands destruction and its restoration were relevant to economic changes and economic systems,particularly to market economy in that time. The follow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duction bases of concentrated feed crops and coarse herbage crops. 相似文献
2.
东北西部的天然草地位于北纬 4 1°0 ~ 4 3°5 ,东经 117°0 ~ 12 7°5 ,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西部地区的松花江、嫩江和辽河流域。大约在 130年前 ,该草原地区分布有富饶的草地资源 ,拥有 2 6 6 6 .6 6万公顷草地。自清朝末年以来 ,遭到 3次草地大破坏。到目前为止 ,该草地尚存 5 33.33万公顷草地 ,其中有 333.33万公顷是沙化、退化和盐碱化草地。文章的研究证实 ,以往任何时期无论草地破坏和草地修复都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变革和经济体制 ,特别是与市场经济有关。目前 ,在草地建设中改良退化草原和建立人工草地主要采用下列农业经济技术对策 :1)退耕还牧的技术经济对策 ;2 )旨在封育沙化、退化和盐碱化草地的技术经济对策 ;3)发展草地农业和建立人工草地的技术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资源丰富。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严重、草原面积锐减、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对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现状以及保护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探讨了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策略。提出:树立“立草为业”思想,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草地生态系统开发利用保障体系;明确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目标,建立草地恢复建设技术;切实加强法制管理,坚决制止各种非持续利用形式的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我国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原是我国的主体生态系统之一,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功能。近年来,我国在草原保护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一些地方对草原不合理、超负荷的开发利用,仍然导致草原退化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安全。从支持地球生命、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阐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了在草原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8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祁连山区肃南县天然草地退化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超载过牧、滥垦乱挖、草地利用不合理及鼠虫害等,提出了防治草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伊犁绢蒿荒漠草地主要分布在北疆各山地山前砂砾质冲积平原、洪积扇到前山、低山丘陵区中,在新疆各类草地中共有2个草地类、3个草地亚类、7个草地组和9个草地型,面积约600万hm2,不仅是新疆重要的春秋牧场,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受地质地貌、土壤及气候因素的影响,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发育为典型的中亚荒漠草地,每年春秋两季利用。由于人类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资源经营的不合理,使其处于持续退化与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利用现状。针对利用现状和草地资源经营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现状,然后深入分析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通过贵州威宁灼圃联户示范牧场内不同层次农户草地畜牧业规模经营的效益比较,认为在南方草山开发中,实行以增加投入,提高集约化程度为标志的草地畜牧业规模经营是必要且可行的。同时还讨论了实行草地畜牧业规模经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的途径、技术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草原是中国第一大陆地生态系统,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7%,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资源,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带。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中国草原面临严峻的生态退化、植被生产力衰减、草畜矛盾突出、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生态和生产功能均严重下降,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性区域之一。系统地、可持续地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有效提升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是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挖掘草原生产潜力主要有三方面途径,一是进行退化草原恢复,提高草原生产力;二是进行旱作栽培草地建设;三是发展高效草业。针对不同类型退化草原,采取自然恢复、优化利用、人为改良等改良与恢复措施,可加速退化草原恢复进程,并提高退化草原生产力20%—30%甚至40%—50%。在半干旱区由于水土资源的限制,应重点发展以粮改饲为主的旱作栽培草地,以挖掘本土牧草优异资源为主,选育和扩繁抗旱、抗寒、耐牧型牧草品种,研发和应用旱作草地栽培技术、收获加工技术、土壤保育及耐旱材料等,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旱作栽培生产效率,可提高生产力2—3倍。在区域水资源条件较好且综合平衡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如按提高生产力10—20倍计,每年可增加饲草1.5×10~7—3×10~7 t,可解决2×10~6—4×10~6 hm~2草地的优质饲草的生产问题。为保障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发挥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长效驱动作用,紧紧把握推进方式转变,在草畜平衡的范畴中鼓励草地优化利用,以不断挖掘政策效益和可持续挖掘草地的第一性生产潜力和第二性生产力;二是建议和实施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研发计划行动。重点开展天然草原饲草生产力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半农半牧区高效草牧业技术模式和示范,突破生产饲草生产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水土生物等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约草畜结合的饲草质量差、调制利用差、转化效率差的技术难题,综合提高饲草转化利用效率。三是建立不同类型区现代草业大示范区。针对不同草地类型的特点和面积进行战略布局,建立区域性的大示范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四是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市场体系,鼓励建立多元主体综合体形式运作市场,助推草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草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方向--生态承载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述了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和由来及利用承载力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分别论述.了生态承载力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方法、资源与需求差量方法、可持续环境承载力模型方法、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状态空间法的度量方法,并依据草原生态系统特性构建了草原区域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探讨了草原区域生态承载力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人工草地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国内不同区域主要人工草地牧草类型,并结合最新科研实验成果,初步拟定了人工草地高效益建植管理模式,论述了模式各阶段生态和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的估算和畜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现实条件下实现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学术界对“承包”式产权和共有产权何者更有利于西藏草场可持续利用所存在争论,指出造成争论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将西藏的生态环境及相应的产权和放牧模式间的关系理清楚.草场环境主要分为平衡生态环境和非平衡生态环境,在非平衡生态环境下应采取“游牧式”的放牧组织模式,其对应的产权为共有产权(或农场主式的私有产权);而在平衡生态环境下应采取定居式的放牧组织模式,对应的产权应是承包产权.西藏属于非平衡生态环境,因此其应采用共有产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