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以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苏州为例,通过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概括苏州现有农村发展类型及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苏州农村发展类型,生态农村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历经30年的发展,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从当初苏南地区最小、最穷的滩涂村发展为今日苏州的首富村、全国的明星村。村强民富,已成为永联实实在在的写照。回顾永联村极具特色的富裕之路,有四句话耐人寻味,从中可以找到永联富裕起来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白绢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白绢霉属,罗氏白绢病种.本病是苏州茉莉的主要病害之一,俗称“霉树”.在发病严重地区,一般发病率可达30~50%,造成茉莉成批死亡.病原和生活史 苏州茉莉一般10月底进厢,翌年4月上旬出厢.白绢病的危害主要在进厢时期.此时白绢病的菌丝体在茉莉内部组织中吸取营养,当环境条件适合其生长,特别是水分充分满足时,菌丝就大量发育,由植株茎基部向上蔓延,高达七、八寸,甚至布满全株,造成植株死亡.若营养不足或条件不适合其生长,菌丝就紧密交织形成菌核.菌核一般出现在出厢后的5月上旬,初生时表面白色,成熟时褐色,形如一粒粒菜籽,所以花农称作“菜籽  相似文献   

4.
从苏州都市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入手,分析了苏州都市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苏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以便推动苏州都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质量,建立苏州洞庭碧螺春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咖啡因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C18,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分析时间为60 min,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表明,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指纹图谱中共标出11个共有色谱峰,不同等级茶叶共有峰相对峰面积明显不同,利用指纹图谱可区别不同等级的苏州洞庭碧螺春茶.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质量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苏州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特点,分别从农业生产污染源、农村工业污染源和农村生活污染源3个方面可能存在的水污染潜在风险做了相应的总结分析,并结合苏州当地农村水环境特点对各类潜在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对农村地区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应对突发情况造成的污染事故、农村区域性水污染持续治理和水环境的长期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扬园林风格差异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州园林色彩艳,建筑大,有市民化的倾向;苏州园林色彩雅,建筑巧,有文人化的倾向.扬州园林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苏州园林具有传统性和纯正性的特点.究其原因,苏、扬两地园林风格的差异性,是因为两地不同的园主、画风和学风造成的.扬州多盐商巨贾造园,苏州多官宦文人构园.扬州园林受扬州画派和扬学的影响;苏州园林受吴门画派和吴学的影响.参15  相似文献   

8.
针对苏州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特点,分别从农业生产污染源、农村工业污染源和农村生活污染源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的水污染潜在风险做了相应的总结分析,并对各类潜在风险结合苏州当地农村水环境特点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对农村地区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应对突发情况造成的污染事故、农村区域性水污染持续治理和水环境的长期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明确采后流通影响精品包装叶菜品质的温度和关键环节,以苏州青为试验对象,模拟产地处理→贮藏/流通→配送末端→货架的流通程序,研究苏州青在流通过程中呼吸代谢、外观、质地、风味、滋味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温(20.0℃)流通相比,低温(5.0℃)流通抑制了苏州青的总呼吸速率与糖酵解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 EMP)、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途径的呼吸速率,保持了其苦味、涩味,并具有较高的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幅,延缓了其组织剪切力、咸味的上升及叶绿素含量的损失。综合分析可知,EMP途径是苏州青模拟流通条件下的呼吸主路径,各呼吸代谢路径对流通温度存在差异化响应,货架1 d是总呼吸以及EMP、TCA途径呼吸的转折点,流通贮藏是影响苏州青剪切力和整体挥发性气味的重要环节。真空预冷环节可以延缓苏州青质地变化,也会造成叶绿素a损失。研究结果可为精品包装苏州青的流通温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监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州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苏州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且呈稳步提高之势,2003-2004年期间为城乡一体化加速提升期;2005-2008年期间为城乡一体化稳步发展期.目前苏州城乡一体化水平已处于基本统筹迈向整体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苏州口岸截获的有害生物类别、截获方式、截获频率、来源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揭示苏州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的截获规律,提出加强外来有害生物检疫、监测及防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全年定点系统调查,初步掌握了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大叶黄杨白粉病在苏州一带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有发生,其中5月和10月是大叶黄杨白粉病在一年中的发病高峰时期,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抑制白粉病的发生,而暖冬气候则可能造成白粉病提前暴发.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福·腈菌唑可湿性粉剂等对大叶黄杨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清除病源、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改变生态环境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棉蚜的发生与防治 1、棉蚜是棉花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过去以苗期为害为主,现在蕾铃期为害也非常严重.棉蚜以成蚜、若蚜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破坏组织细胞,使叶片萎缩变形,造成卷叶或发黄脱落,甚至死苗.苗期受害造成叶片减少,植株变矮,生育期推迟;伏蚜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油腻满株或使棉株脱落成光秆,严重影响产量,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苏州青"青菜的几个杂交组合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推广"苏州青"青菜几个杂交组合的种植。[方法]对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苏州青杂三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等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苏州青杂三号植株直立,株形紧凑,束腰性好,商品性好,纤维少、口感好,抗病性强,生长迅速,产量高于常规"苏州青"品种,已于2009年通过苏州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鉴定。[结论]"苏州青"青菜3个杂交组合适合江苏省及类似气候地区分别作早中秋、晚秋冬栽培。其中,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适合晚秋冬栽培,苏州青杂三号适合早中秋栽培。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现代化都市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本研究在分析都市农业内涵、都市农业功能的基础上,对苏州都市农业发展的8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苏州都市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查国贤  郝建华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129-130,145
从橘小实蝇的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综合风险值为2.4,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对苏州的水果类经济作物威胁很大.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防止橘小实蝇进一步危害苏州水果类作物.  相似文献   

17.
城镇建设造成的耕地减少、农村居民点闲置现象并存,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出了现实要求.相关研究对"挂钩"的由来、概念,挂钩的各种阻力、挂钩的落实方法及挂钩中的权属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在挂钩的潜力研究方面,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宏观预测数据,很少考虑到乡镇内部条件及居民点分布特征的差异.为此,本文以北碚区为例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居住形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综合测算丘陵地区的"挂钩"潜力.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地区是枇杷露地栽培的北缘地带,冬季植株的叶片、花和幼果极易受到低温的危害。通过设施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或避免露地栽培的冻害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减少果实日灼、栓皮等造成的损失,且可提早成熟期15天左右,显著提高枇杷种植效益。本文介绍了苏州地区枇杷设施栽培关键技术,针对枇杷设施栽培过程中的温湿度管理、树型管理、花果及肥水管理等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苏州及其他产区枇杷设施栽培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芡实、菜用蚕豆是深受苏州人民喜爱的时令食品,进行芡实-菜用蚕豆水旱轮作栽培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兼有生态观赏效益。总结了此两种作物水旱轮作的具体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模式、模式特点,效益、芡实栽培技术、菜用蚕豆栽培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科技》2010,(5):11-11
3月17日 2010年度星火计划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气会在苏州召开。与会代表针对星火计划管理办法、星火计划管理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与2010年申报指南等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