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出紫丁香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蔗糖、酵母膏、硫酸镁;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蔗糖20 g/L、酵母膏2g/L、硫酸镁0.5 g/L,菌丝干重达0.1833 g.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摇床振荡培养有利于姬松茸菌丝体生长,而静止培养有利于其胞外多糖的合成。以胞外多糖为目标的研究中。为排除定粉类多糖(碳源)的干扰,红糖是比较理想的碳源,红糖的浓度以20g/L以内,酵母膏是较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3.
黄伞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 《食用菌》2010,32(5):18-19
通过对多种碳源和氮源的筛选试验,选出适合黄伞深层发酵的碳源为玉米粉和红糖;氮源为麸皮和酵母膏。对碳、氮源的正交试验及无机盐、维生素的正交试验,确定适合黄伞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红糖2%,麸皮2%,酵母膏0.6%,KH2PO4 0.15%,MgSO4.7H2O 0.05%,VB1 0.002%。菌丝生物量干重可达为13.95 g/L。  相似文献   

4.
以香菇菌株808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对培养第9天~第17天香菇发酵液中的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漆酶3种胞外酶、胞外蛋白质活性的变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第15天和第17天多糖以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酶在不添加赤霉素时酶活性达最高,最高达29.26 U;羧甲基纤维素酶在0.2 mg/L赤霉素浓度下酶活性最高,最高达31.50 U;漆酶在3.0 mg/L赤霉素浓度下酶活性最高,最高达30 U;3种胞外酶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第15天左右.蛋白质浓度在2.0 mg/L赤霉素浓度下最高,第11天达高峰0.048 mg/mL; 2.0 mg/L赤霉素浓度下胞外多糖含量最高达23.64 g/L,1.0、2.0 mg/L赤霉素浓度下菌丝干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有的地衣培养方法,在BBM培养基和麦芽汁-酵母膏培养基上,研究不同碳源浓度对酵母膏培养黄属丽石黄衣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浓度对丽石黄衣组织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麦芽汁-酵母膏培养基中,随着麦芽汁浓度增加,子囊盘生长速度加快;得出麦芽汁-酵母膏培养基(麦芽汁浓度30 g/L)是较好的丽石黄衣培养基,比BBM培养基更能促进丽石黄衣生长。  相似文献   

6.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M.conica、Morchella sp.(50647)、Morchella sp.(50648)和M.esculenta]进行液体发酵,筛选出这5株羊肚菌的最佳碳源、氮源以及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实验结果表明:5株羊肚菌最佳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分别为:硫酸铵、蛋白胨、酵母膏、硝酸钠、硝酸钠.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为Morchella angusticeps,其生长到第7天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5.76 g/L;第12天左右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可达2.17 g/L.  相似文献   

7.
研究培养基的成分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玉米粉、豆饼粉、酵母膏、麸皮和蛋白胨有利于桑黄的生长。桑黄适宜生长的葡萄糖浓度15~30g/L,蛋白胨浓度15~25g/L。进一步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桑黄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g/L)为:葡萄糖10,玉米粉20,麸皮10,豆饼粉5,此培养条件下桑黄摇瓶发酵菌体生物量为(21.66±0.5)g/L。  相似文献   

8.
矫天育 《食用菌》2010,32(4):30-31
通过黑木耳菌丝在液体摇瓶培养基内培养,表明液体摇瓶培养时的最佳碳源是红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酵母膏;最适的pH6-8。在碳源培养基中添加2%红糖,氮源培养基中的添加0.3%酵母膏、0.3%蛋白胨,能够较快促进原种培养基满瓶。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产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添加营养液,最终确定以大米为主料的代料栽培蛹虫草的营养液配方:玉米粉200 g/L,酵母膏8g/L,MgSO41.5 g/L,KH2PO4 2.5 g/L.添加此营养液,蛹虫草瓶产量(干)5.26 g,比对照增加了1.83倍.  相似文献   

10.
大球盖菇液体母种制备培养基碳氮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对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中碳氮营养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酵母膏4 g/L,KH2PO42 g/L,MgSO41 g/L;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6.5,25℃培养6 d.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液体菌种的栽培袋的发菌时间平均比接种固体菌种缩短17 d.  相似文献   

11.
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菌株,并进行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试验。试验表明,硫磺菌在复合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为3.2mm/d;在代料栽培中以麦粒或栎木屑培养基培养硫磺菌菌种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从8种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菌丝体产量较高的配方,配方为:葡萄糖30g,豆粉20g,玉米粉10g,酵母提取物5g,KH2PO41g,CaCO32g,MgSO40.5g,水1000mL,菌丝体产量为22g/100mL。  相似文献   

12.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红汁乳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是:蔗糖34g]L,废糖蜜13mL/L,麸皮36g/L,玉米粗粉20g/L,KH2PO43g/L,菌丝体最大生物量达18.087g/L。  相似文献   

13.
以灵芝为试验材料,采用干质量法测定生物量,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产量,研究了单色LED光照处理对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μmol·m-2·s-1 LED光照12h条件下,不同LED光照处理均能促进细胞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其中白光LED最有利于细胞生长,蓝光LED最有利于胞外多糖合成。综合考虑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以100μmol·m-2·s-1蓝光LED光照10h效果最佳,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15.16g·L-1和3.102g·L-1,比黑暗处理提高了45.91%和109.74%。光照对灵芝细胞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具有调控作用,为灵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高效定向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GZCC0287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响应面法,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CMC-Na对六妹羊肚菌丝生物量及菌丝球浓度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液体菌种生产、栽培种、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红糖、酵母粉、KH2PO4、MgCl2·6H2O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糖50.49g·L-1、酵母粉10g·L-1、KH2PO41g·L-1、MgCl2·6H2O 2.37g·L-1、CMC-Na 10.11g·L-1,菌丝生物量达到(5.21±0.45)g,菌丝球浓度达到(2567±127)个·mL-1,以1000个·mL-1浓度接种栽培种,发菌快,长势好,满袋时间10~15d。  相似文献   

15.
考察添加不同浓度的氧化铝(粒径为200~300目)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发酵菌丝体生长及多糖(胞内和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添加范围内,灰树花菌球直径随氧化铝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变小,当添加氧化铝浓度为20 g/L时,游离菌丝体明显增多,且菌球主要表现为S型(D<0.5 cm,D:菌体当量直径,与对象具有相等面积的圆形的直径),其中L(D≥1.5 cm)、M(0.5 cm≤ D<1.5 cm)和 S 型菌丝体的比例分别为4.9%、24.3%和70.8%;添加3 g/L氧化铝时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达到5.81 g/L,比空白组提高了2.7倍;添加20 g/L氧化铝时灰树花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为8.46 g/L,为空白组的1.7倍左右,而菌丝体多糖产量以添加0.1 g/L氧化铝时最高,为65.6 mg/g。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水中不同含量的钙、铁、锰离子对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松杉灵芝(G.tsugae)液体培养下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1200 mg/L时随着Ca浓度增加赤芝生物量逐渐减少,而松杉灵芝在Ca浓度为200 mg/mL时生物量最高,在600~1200 mg/mL低于不添加Ca的处理;在Fe浓度为200~600 mg/L及200~800 mg/L时,赤芝和松杉灵芝的生物量高于不添加的处理,但当浓度超过相应范围时,这两种灵芝的生物量显著降低;Mn浓度为200或400 mg/L时,两种灵芝的生物量较高,当浓度超过800 mg/L时低于不添加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糖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量,也是形态建成的物质基础。但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对葡萄试管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较少,以‘黑比诺’葡萄试管苗为试材,以G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30g/L为对照,分别研究蔗糖浓度0、60g/L对‘黑比诺’葡萄试管苗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30g/L试管苗生长状况最佳,试管苗干鲜重、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蔗糖浓度60 g/L处理试管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在高糖及无糖处理下,试管苗叶片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与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低于正常浓度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量子产量(Fv/Fm)在蔗糖浓度30 g/L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叶片中不同激素受蔗糖浓度的影响各不相同。综上,蔗糖浓度能够影响葡萄试管苗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总糖含量变化,培养基蔗糖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8个不同采集地来源的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株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菌丝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初筛和出菇复筛试验。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在M1琼脂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葡萄糖、2g酵母膏、1g MgSO_4、1g KH_2PO_4、20g琼脂、1000mL水)上菌丝长势均粗壮浓密,在M1液体培养基(M1琼脂培养基不加琼脂)中,除菌株Cy3和Cy6(因菌丝生长缓慢或几乎不继续生长而被淘汰)外其它6个菌株均生长良好;出菇试验中,菌株Cy4表现优良栽培性状:菌丝在培养料中长势强,子实体产量高[单菇重(101.0±5.2)g,成熟率95%],商品性状好(菌盖黑褐色、菌柄黄色粗壮和基部稍膨大)。  相似文献   

19.
引进山东的白皮洋葱新品种"白B2006",采用露地直播、育苗移栽及大田验证试验,对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为3.0~3.5万株/667m2,产量可达2 400~3 500 kg,鳞茎干物质含量21.34%,粗蛋白含量0.88%,可溶性糖含量12.40%,VC含量10.26 mg/100g;干物质含量高于山东产地的同品种4~9个百分点。"白B2006"洋葱表皮洁白,风味纯正,适宜脱水加工,经济效益显著,可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