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迷宫漏斗蛛Agelena labyrinthicaClerk在山东日照市沿海地区1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树林杂草、石块下越冬。翌年4月下旬孵化,若蛛经8龄,8月上旬开始交配,10月下旬产卵越冬。卵期179.75d,若蛛期126.4d,成蛛期83.4d。雌雄比为5∶2。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发生与海拔高度、农药、天敌、食料等关系密切。封山育林、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若蛛,扩大繁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宽须蚁蝗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利 《植物保护》2008,34(3):131-132
宽须蚁蝗在巴音布鲁克草原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羽化盛期在7月末至8月上旬,9月下旬尚能见到成虫。卵孵化以北京时间12:00~14:00最多。一生食量平均为1 602.21 mg。若虫历期平均73.8 d,成虫历期平均49.3 d,整个历期平均125.1 d。  相似文献   

3.
对松针牡蛎蚧形态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蚧主要寄生在赤松、黑松针叶的基部,在江苏连云港地区1年发生两代,以受精雌成蚧在秋生针叶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至中旬为孵化盛期.第2代卵的孵化盛期为7月中旬,直到10月上旬孵化结束.第1代雌成蚧平均产卵量为30.5粒,第2代雌成蚧产卵量少于第1代雌成蚧,为20.2粒,当环境气候干燥,越冬雌成蚧产卵提前,产卵量变少.  相似文献   

4.
温室球腹蛛(Theridion tepidariorum Koch)在鲁东南沿海地区1年发生2代,但第2代不完整。翌年4月下旬出蛰,5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10.72d,幼蛛期320.4d,成蛛期76.2d。雌雄比为3:1。成蛛日食麦蛾4.91头,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发生与食料、气温、天敌等关系密切。封山育林,林区内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若蛛、扩大其繁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星天牛在紫薇上的发生为害观察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天牛在江西萍乡地区的紫薇上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3月幼虫开始活动,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不久进行交配产卵.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为孵化高峰,1个月左右幼虫开始蛀食木质部.防治适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即卵孵盛期至幼虫蛀入木质部前.  相似文献   

6.
于2008年和2009年在山西关帝山和河北怀来通过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研究了绵山天幕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性、成虫寿命、羽化的动态节律.结果表明:绵山天幕毛虫在山西关帝山和河北怀来均为一年一代,以卵越冬.4月下旬开始卵孵化进入幼虫期.幼虫共6龄,幼虫期约70 d.7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蛹期为20 d,7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在8月中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进入羽化未期,历期50 d左右,羽化高峰在12:00-15:00,占到总羽化量的76%,与其他时段羽化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雌雄虫均为一生交配一次,雌雄性比约为1∶1.2.雌虫8月上旬开始产卵,9月中旬结束产卵,以卵越冬;雄蛾平均寿命为(3.87±1.30)d,雌蛾平均寿命为(5.27±1.43)d,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天敌主要有抱寄蝇、卵寄生蜂、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丹参旋心异跗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陕西山阳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底开始孵化,6月底开始化蛹。成虫始见于7月中、下旬,发生盛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8月上旬开始产卵越冬。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278.6、48.5、6.4 d及22.9 d。同时,对其产卵行为、交配行为、活动规律及取食为害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黑广肩步甲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卵的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黑广肩步甲Calosoma maximociczi Morawitz各虫态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在山东地区,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5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发生,6月初开始产卵,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66℃,有效积温41.7日度,在25℃下卵期平均为3.69±0.25d;幼虫共3龄,历期分别为3d~5d、4d-5d;平均气温28℃下,预蛹期约为8d-14d,蛹期为10d-15d。成、幼虫以多种鳞翅目幼虫为食。  相似文献   

9.
一、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和生活史: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在黄淮地区一年发生一个世代,以卵在土壤里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上旬孵化末期;蝗蝻有6个龄期, 少数7龄,也有5龄羽化为成虫的。在25~30℃的条件下,每个龄期10~12天,最长14天。最短4天;7月底8月初羽化为成虫,8月中、下旬交尾盛期,9月中、下旬产卵盛期,10月底至11月初为成虫死亡期。蝻期65天左右,成虫期95天左右,卵期(包括越冬期)200天左右。2.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0.
十三种农田蜘蛛卵囊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调查天敌蜘蛛消长时,除了对成、若蛛进行调查外,还须调查各种蜘蛛卵囊的数量。因此识别蜘蛛卵囊的形状和生境对拟订协调防治措施是必要的。兹将采集和观察到的13种主要农田蜘蛛卵囊的情况简述如下。 1.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vall)属微蛛科。卵囊产于稻、棉、旱谷植株中、下部叶片正面或反面,椭圆形、扁平块状,白色,长约6~8毫米。囊外有疏松的丝状复盖物。卵粒球形,初为乳白色,将孵化时呈淡黄色。卵粒间粘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