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物育种信息》2005,(4):11-12
为保持我国水稻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借鉴国际上目前种质研究的新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水稻种质研究必须解决好研究与应用脱节、实用化不够和稻米用途分工不细等问题。主要策略是:种质发掘多途径从改良的品种或品系、国外引进种质、地方稻种资源、野生稻资源或近缘系等多种稻种资源中筛选、发掘新种质。改良创新多手段发挥各学科特长,进行有性杂交和回交,辐射和化学诱变,  相似文献   

2.
种质资源是作物优良基因的载体,切实保护现有保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努力推进改良创新利用是当前乃至长远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概述了贵州稻种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并围绕其保护与利用的主题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收集品的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复杂的自然生态孕育了类型多样的稻种资源,是我国拥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地区之一。现保存贵州本土和国内外引进稻种资源收集品9 000余份。其中包括一批已经完成鉴定评价的抗生物逆境(抗病、抗虫等)、抗非生物逆境(耐冷、抗旱等)和优质等特性的优异种质,成为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种质创新和其他稻作研究的重要基因资源。文章概述了以种质资源库保存与异生境繁育保存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途径开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与保护工作。并围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南部,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又处于东部湿润地区向西部半湿润地区过渡的位置上,自然条件优越且特殊,稻种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有2万份稻种资源保存于广西农业科学院低温干燥种质库内。众所周知,低温种质库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最适途径,但在贮藏过程中物种或品种间的种子生命力下降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低温库贮藏种子的生活力监测研究已成为种质安全保存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贵州山地禾类稻种是山区的人们在山地特定的地理区域和原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与自然选择,在稻作栽培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融于当地特色文化的特殊种质资源.本文主要介绍贵州山地禾类稻种的典型表型特征,其保存现状及可利用前景,进而可为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和种质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理想株型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培育成功与应用,标志着栽培稻种内部资源间遗传信息的交流及配组变得相当容易、栽培种资源的利用已趋饱和。要在亩产800Kg的高平台上取得水稻育种的新突破,种质创新是基础。因此,必须拓宽资源利用范围,转移远缘物种有利性状基因,创新水稻种质。而利用远缘资源创制水稻新种质,必需采用基因工程等分子技术。  相似文献   

7.
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评价、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稻种资泺的引进是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遗传多样性,促进水稻品种改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从各产稻国和地区引进稻种遗传资源近1500余份,经过初步整理和性状评价,筛选出一批适宜于贵州稻作生态,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的矮秆、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境等优异种质。这些稻种资源已繁种、保存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库中,供省内外科研与教学机构进行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研究。概述了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利用现状,并就今后工作重点与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表型水平上检验水稻核心种质的参数比较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本研究以在国家品种资源库中编目的50526份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和采用不同取样方法从中选出的24个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 选用了26个分类、形态及农艺性状, 对检验核心种质的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在所选8个参数中, 多样性指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及变异系数为对比不同核心种质取样方法间优劣的有效参数; 而表型保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中稻种资源的株高、熟期、品质、病虫害以及抗逆性信息的分析,向水稻育种和生物工程研究人员展示我国稻种资源可利用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收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有300个玉米地方种族,但广泛开发利用的只有5~6个。种质资源狭窄也是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突出矛盾,杂交玉米育种中每一次突破性品种的诞生,总是以突破性的基础材料和自交系为前提。为了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作物种质资源档案建设研究进展,根据我国甘薯种质资源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我国甘薯种质资源档案建设的设想:分门别类做好纸质档案的保存;建立基于Web的甘薯种质资源数据库系并简要介绍其开发步骤。  相似文献   

12.
山药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特色蔬菜。我国山药栽培区域广泛,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但我国对山药种质资源和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少,山药品种分类混乱,缺乏合理的种质资源分类标准,很多优质的种质资源亟待开发利用。介绍了山药种质资源的分类标准,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山药种质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前景,为山药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晚疫病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每年在我国马铃薯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在防治晚疫病方面主要采取培育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这两种方法。而培育抗病品种的关键是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鉴定,我国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1,2],但对种质资源的抗病持久性和稳定性尚缺乏试验研究。而种质资源的抗病持久性和稳定性对分析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梨种质资源种类丰富多样,其中不乏一些特殊的类型。如多倍体种质、矮化种质、自交亲和种质、红色种质和观赏类种质等。这些是梨新品种选育、遗传理论研究、生物技术研究、农业生产和环境绿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0,他引:57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地方稻种资源50526份的26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为基本数据, 研究了中国地方稻种资源的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包括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 分组原则为按丁颖分类体系、按中国稻作生态区划、按中国稻作生态区内分籼粳两亚种、按中国行政省或自治区、按中国行政省或自治区内分籼粳两  相似文献   

16.
刘歆  朱容  杨梅  刘章勇 《作物杂志》2020,36(2):28-429
再生稻高产种质资源是选育强再生力水稻品种的物质基础,缺乏具有强再生力的水稻品种是制约再生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进247份早抽穗水稻核心种质在江汉平原作再生稻种植,从中筛选高产再生稻种质资源,并探究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为再生稻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47份核心种质在江汉平原两季稻均能正常抽穗成熟,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0.31%~51.83%,从中筛选出27份高产水稻种质资源。其中,4份双季高产种质两季总单株产量均超过60.00g,可作为亲本用于水稻再生力基因挖掘和再生稻高产育种。再生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分析表明,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其每穗颖花数和有效穗数;再生稻高产种质头季稻产量与再生季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再生稻高产育种方向应从追求单季高产转变为追求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叶雨盛  孙甲  郝楠  李哲 《种子》2008,27(10)
介绍近年来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和创新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的状况提出其相应的种质创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马铃薯资源研究不断深入,档案工作也有新的内容,根据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工作的具体内容,介绍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工作的建设与进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作物种质资源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近年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九五”期间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思路框架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种茶历史有三千多年,茶树育种历史悠久。茶树是经济作物和饮料作物,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良种是满足茶叶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茶树育种学专家们的总体奋斗目标。经过数千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综述如下:1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概况茶树种质资源是发展茶叶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从事茶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育种工作的成败和育种成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存在各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各类资源已达3300多份犤1犦。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