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AHP的湖南省耕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耕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回归树、核密度等地理空间建模方法提取计算参评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因子数据库。基于多指标决策(MCDM)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参评因子的权重,选择加权叠加法进行耕地适宜性综合分析,并将耕地适宜性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四类。在数量上,各适宜等级面积分别占湖南省面积的24.34%,27.70%,32.35%,15.61%;在空间分布上,湖南省耕地适宜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湘北洞庭湖平原以、湘江平原地区和湘中丘陵区盆地;勉强适宜和不适宜地区主要分布在湘西、湘西北、湘东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
猪舍环境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猪舍环境是影响猪健康水平、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对养猪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猪舍环境是由多个环境因子相互耦合而形成的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系统。对各环境因素适宜性的描述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模糊概念。目前,针对猪舍环境优劣评价大多仅限于单一环境因素,缺少基于多个环境因素的猪舍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因此,该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根据猪舍养殖环境标准建立各环境因子的隶属度函数,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猪舍多环境因子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以美国普渡大学 SERB 猪舍环境监测的24组数据为例对该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文建立的猪舍环境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比单一环境因素的评价更加全面,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出猪舍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很好地为猪舍环境调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香榧栽培的生态适宜性将为香榧的引种、扩种和区划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在GIS支持下,以地学数据库为基础,以logistic 回归模型为手段,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土壤、气象和实地调查等资料对研究区香榧生态适宜性开展精确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香榧栽培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累计占总面积的61.7%,其中高度适宜区面积达183 hm2,占总面积的11.4%,说明研究区香榧栽培发展潜力巨大。该评价结果为当地香榧资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皖南山区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台县为例,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石台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该研究通过确定评价单元,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耕地自然要素评价综合指数法对石台县茶叶种植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以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油菜、棉花和甘薯4种作物的生态适宜度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到0.9824,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评价结果水稻、油菜和棉花以1、2级为主,所占面积均达到67%以上,甘薯1、2级地占56.9%;综合评价中水稻的适宜性面积最大,达56.1%,棉花次之;限制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土壤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耕作层厚度。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Current methods that utilize simple data or models to evaluate soil restoration und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re not sufficiently rigorous.Soil restoration und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asures was evaluated in the red soil hilly region of China by applying the catastrophe model.Among 89 soil sites selected,26 (29.21%) were in the middle lobe,10 (11.24%) in the upper lobe,and 53 (70.79%) in the lower lobe of the process surface in the Cusp catastrophe model.The catastrophic direction of the 26 unstable soil sites was to the upper lobe of the process surface according to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and fieldwork.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of the variation in bifurcation set (△ value) with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e,and a higher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e was related to higher unstable probability.The fou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asures were listed in the order:low-quality forest improvement (LQFI) > arbor-bush-herb mixed plantation (ABHMP) > orchard improvement (OI) > closing measures (CM)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s of unstable soil sites,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no restoration measure,while they were in the order:LQFI < ABHMP < OI < CM according to their △ values,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no restoration measure.Farmers' assessment of soil restoration under the fou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asures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rtions of unstable soil sites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 value.Therefore,farmers' assessment can prove the evaluation of soil restoration und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asures based on catastrophe model.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和多目标评价方法的果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漳州地区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水果之乡,地貌复杂,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差异显著。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对该地区进行果树适宜性综合评价,分析其种植现状与利用潜力,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首先建立研究区域内土壤、气候与地形等数据库,并利用地形对气候分布状况进行校正,同时通过LandsatTM遥感影像的分析解译得到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和主要果树种植分布图,在此基础上采用GIS和多目标评价(MCE)方法对漳州地区三种主要果树(香蕉、荔枝和龙眼)进行适宜性评价,最后综合分析这些果树适宜分布现状与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漳州地区大部分区域都非常适宜种植这三种水果,发展水果生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规划的长春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根据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可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划分。以长春市为例,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植物、土地利用等因子,对不同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GIS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将各因子进行加权叠加计算,可得出长春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将其划分为保护区、保育区、缓冲区和适宜建设区;为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长春市生态规划土地类型提供依据。从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居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角度为城市土地利用提出建议,为下一步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提供有益补充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以陕西省的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ArcGIS 9.2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对各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安的经济发展环境最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处于第一级;其次为宝鸡、咸阳;榆林、渭南处于第三级;延安、汉中以及安康处于第四级;商洛、铜川处于第五级。利用GIS的技术优势,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空间决策水平,其结果与实际比较吻合,能为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GIS支持下的锦州葫芦岛沿海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应用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原理,将地形、水域、交通等诸多影响因子进行多因子权重叠加,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土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Ⅰ类适宜区,面积约为161439.3 hm2,适宜城市发展建设用地;Ⅱ类适宜区,面积约为290081.79 hm2,适宜耕地;Ⅲ类适宜区,面积约为52438.68 hm2,适宜恢复牧草地建设;Ⅳ类适宜区,面积约为266589.18 hm2,适宜发展园地和林地;Ⅴ类适宜区,面积约为80731.53 hm2,主要适宜水域及其他用地.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和改进灰色关联模型的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运用在山东省禹城市开展的系统土壤调查采样和室内化验分析获得的土壤肥力各要素数据信息基础上,在GIS技术支持下,综合利用采样点肥力要素和空间信息数据,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方法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实现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定量化、自动化。评价获取了研究区土壤肥力等级面积及其分布信息,与实地调查分析结果相符,表明运用该技术方法对土壤肥力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该法开展的肥力评价对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并可为研究区提升土壤质量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如何立足产业转移、生态环境及用地开发战略高度,科学甄别承接产业类型及其用地空间布局,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重要。以承接产业典型代表池州市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双重视角,构建产业转移判识模型,判识区域承接产业类型;从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开发程度、开发效益4个准则层,构建产业用地空间适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经典域、节域,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物元分析法,借助Matlab7.0、Arc GIS、Excel等数理软件,评价不同产业类型用地适宜程度,科学指导产业用地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表明:池州市产业区位商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10.5421、0.0315,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而比较劳动生产率整体偏低,大于1仅有5个行业类型;结合矿产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三大核心资源,判识未来承接及培育发展矿物采选业、纺织服装业、设备制造业、木材家具业及食品加工业5类产业;市域各类产业用地适宜普遍较低,且区域差异很大,较高集中分布市辖区和涓桥镇、乌沙镇、东流镇、香隅镇等沿江城镇带,以及围绕青阳县城周边的蓉城镇、陵阳镇、新河镇等集中连片区,而其他区域均较低;承接产业及工业发展空间走廊仅限于市辖区及沿江城镇带,其他区域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不适合大规模国土空间开发,只能适当发展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对比   总被引:35,自引:10,他引:25  
以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研究为例,紧扣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构建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库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对集约利用值影响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对比分析法;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对耕地集约利用值影响的顺序差相差不大,并且在集约利用程度分布上吻合较好,主成分分析法中每组主成分贡献率的作用趋势与层次分析法中对应的准则层权重大小基本一致。另外要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重在提高耕地的产出。开展此项研究一方面提高了库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得出了提高库区耕地集约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建设期水土保持效果,为水电站水土保持后续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生产建设项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拉哇水电站为研究评价对象,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和监测技术规程为体系框架,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包含红线范围扰动、水土流失控制、绿化恢复、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和水土流失危害5个方面14个水土保持指标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对拉哇水电站建设中水土保持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7—2021年拉哇水电站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840,0.727,0.571,0.786,0.792,评价等级为优、良、中、良、良,呈现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水土保持效果总体评价结果表现为良好。[结论]在拉哇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包含红线范围扰动、水土流失控制、绿化恢复、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和水土流失危害5个方面的水土保持工作总体表现良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和GIS的广西秋旱灾害风险等级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增强对广西秋季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该文利用气象、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广西省秋旱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度、孕灾环境的脆弱度、干旱承灾体的易损度和抗灾能力等4个方面选取因子,构建秋旱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以此构建评估模型并计算广西秋旱灾害风险指数,再基于GIS绘制广西秋旱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桂中盆地和桂西部分山区;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和桂北的山区,桂南沿海和桂东南部分地区。利用广西干旱灾情数据验证表明,广西秋旱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结果与干旱灾情损失空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该研究为灾害风险管理和灾前防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we have attempted to develop a land suitability model for saffron, an agronomic crop, which is economically viable, environmentally bearable and socially equitable at Khost Province of Afghanistan. The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different land suitability classes for saffron cultivation us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 decision tree was developed encompassing the phys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riteria. We used the secondary data (meteorological, remote sensing) from available sources and also substantial primary data generated from soil survey, interviews and experts’ opinion. A total of 30 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The final land suitability result showed that out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Khost Province, 1.5, 4.5, 8.6 and 85.4% areas were highly suitable, moderately suitable, marginally suitable and not suitable, respectively. This modelling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of land for other crops covering a wider geographical region of Afghanistan.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6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根据多次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结果,逐次求取影响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量化各评价指标,求出综合效益评价值,并以江苏省溧阳市新昌镇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为例。新昌镇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该镇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效果较好,但社会效益和部分生态效益指标增加不明显,在土地整理实践中应重视促进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模糊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评价农业干旱灾害的风险,以河北省承德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为基础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计算方法,包括农业旱灾风险指标的识别、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旱灾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基于地区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等数据,从干旱的危险性、地区的暴露性、环境的脆弱性以及抗旱能力方面选取指标,得到承德市各县农业旱灾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承德市上游各县的农业旱灾风险普遍高于下游各县,并且下游各县的抗旱能力普遍强于上游,各县之间旱灾的主要致灾因素差异很大。通过此方法,可为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相近区域的农业旱灾风险提供比较依据,并且能够识别出导致高旱灾风险的主要致灾因素,为有效地开展抗旱活动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平原煤矿县生态空间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煤矿区塌陷为难点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平原煤矿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本文从自然生态、特征限制、人为干扰3个层面构建平原煤矿地区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体系,以山东省郓城县为研究区域分析生态适宜度,在此基础上引入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分析研究区生态网络,并以乡镇为单元提出优化建议,提升郓城县生态适宜度,稳固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当前研究区生态适宜度5等级分区面积呈现正态分布,但分布极不均匀,最适宜区集中于县域北侧,最不适宜区集中于县域中南部的塌陷水域和塌陷深度较深的地区;生态网络主要集中于西北部区域,南部和中部相对欠缺。并针对现状对各等级分区结果实施不同的建设策略,并对生态网络结构的优化建议,从而为郓城县的生态修复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西藏高寒河谷流动沙地植被恢复潜力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胁迫条件下高寒河谷不同类型沙地植被恢复潜力定量评价,是开展青藏高原退化沙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和决策依据。笔者选择河滩流动沙地、河岸流动沙地和山坡流动沙地3种类型试验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类型沙地的植被演替阶段划分和生境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建立了高寒河谷流动沙地植被恢复潜力综合评价模型。结合2008-2014年的植被恢复试验结果,验证与探讨了该模型的评价精度与适用性。结果表明,山坡流动沙地植被恢复潜力等级为强,河滩流动沙地植被恢复潜力等级为较强,河岸流动沙地植被恢复潜力等级为较弱。气象条件、地形条件和土壤状况决定了生境胁迫条件下植被恢复具备的先天条件,恢复措施则决定了其具备的后天条件。通过强有力的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措施即可直接提高寒河谷流动沙地植被恢复潜力,亦可间接改变土壤状况,从而提升植被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