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畜禽业》2016,(8)
正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或野禽的感染疾病综合征[1,2],由于该病毒会传染给人类,也正在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禽流感对养禽业和人类的巨大影响,对禽流感防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防控存在问题1.1禽流感病毒本身存在问题一是病毒发生变异。禽流感病毒正在发生变异,并且是不止一个基因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2,(6):77
<正>新加坡两家机构5月29日宣布,其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一种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能测出由H5N1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改变而生成的50多种变异毒株。据悉,目前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只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部分变异毒株有效,而这种新试剂只需从人的口腔和鼻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4)
<正>很多人把禽流感免疫失败归咎为毒株变异,但业内专家对此并不认同。禽流感病毒虽然存在着变异,但近年来养殖场禽流感爆发大都是免疫不到位造成的,真正变异引起的发病所占比例还是很低。如果是变异株导致的(先不说毒力差异原因)会传播很迅速,事实是一个鸡场有的鸡舍发病有的正常,说明还是原有病毒导致的。疫情在于免疫或管理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了。专家认为只要H5抗体超过6,H9抗体超过8,免疫保护率都应该在90%以上,即使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1,(10)
<正>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官员前不久警告说,今年秋冬季节全球有可能再度出现大规模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并称禽流感病毒在中国和越南出现变异。9月初,就禽流感防控有关问题,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接受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10)
禽流感病是危胁着养鸡业的主要疾病,特别是冬季和冬春交替的季节易发,且禽流感病毒株存在变异,对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严重影响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文章综述了禽流感流行特点,毒株情况、症状与病理变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禽流感病毒变异、毒力增强、候鸟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禽流感病毒传播地域越来越大,从亚洲到了欧洲,目前已经进军到了非洲。禽流感病毒传播势态并未如一些专家所预料的那样,在消停一段时间以后,也就是在禽流感病毒经过一段时间准备以后,再开始新的进攻。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禽流感病毒变异、毒力增强、候鸟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禽流感病毒传播地域越来越大,从亚洲到了欧洲,目前已经进军到了非洲.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2,(10):5
<正>当前禽流感的发生多由病毒发生变异引起。病毒发生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而频繁免疫致使免疫压力过大是造成病毒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疫苗研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从而出现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佳、针对性差。今年以来,根据国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2,(6):83
<正>迄今为止,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染源为禽类,人与人则不会传播,危害相对较少。但据韩国《朝鲜日报》5月4日报道,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有关变异禽流感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死亡率高达60%的高致病性禽流感(AI,H5N1)基因只要加  相似文献   

10.
李洪彬 《畜禽业》2005,(6):43-45
鹅流感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鹅的病毒性烈性传染病,以往普遍认为鹅作为水禽的一种,为禽流感病毒携带者,随着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鹅不仅为带毒者,而且引起鹅发病并致死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许多研究人员已从鹅体分离到多株禽流感病毒,并且多数为高致病性的毒株,这些禽流感病毒并有可能成为人类流感病毒的基因库而具有公共卫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谈禽流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禽流感又称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侵害禽类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发热和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野鸟、水禽、外来禽种都可携带该病毒,禽流感病毒具有变异能力,特别在侵袭高度商业化饲养家禽的地区时尤其容易转化为高致病性的病毒型,严重威胁着养禽业,造成十分严重经济损失。此外1997年香港爆发的禽流感对人也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12)
正据英国路透社12月21日报道,禽流感疫情近期在东北亚地区肆虐。日本先是在该国北部地区用毒气扑杀了几十万家禽,接着又在其南部岛屿发起了新一轮杀鸡行动。今年12月16日,中国、日本、韩国的代表齐聚北京,召开了东亚口蹄疫、禽流感防控研讨会,共同商讨应对之策。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流感病毒时常会变异,所以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5,(6)
<正>今年以来,禽流感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一般3~5天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最高可达100%,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禽流感病毒经过变异之后,一些病毒能够传染给人,人感染禽流感后,一周左右发病,病死率高达50%,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据悉,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6月10日通报,上海市报告1例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专家提醒:在年前年后没有发病的鸡群进入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的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禽流感可感染人类,公共卫生意义重大。由于其病毒(AIV)亚型众多,抗原性变异极快,毒株的致病性也相差很大,早期快速诊断和血清学监测就成了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前提条件。禽流感的传统诊断方法是分离病毒和检测抗体,近年来,AIRC相继建立了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P)、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玻片血凝抑制试验等血清学诊断技术及分子诊断技术(RT-PCR)。目前,我国专家研制成功了“禽流感H5,H7,H9亚型多重实进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可在4h之内同时检测3个AI亚型,满足了对AI疑似病例的快速确诊需要。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2,(12):71
<正>2012年1月至今,发生H5N1的国家有越南、印度、印尼、尼泊尔、香港、中国、韩国、柬埔寨、澳大利亚、日本、台湾、孟加拉国、以色列、荷兰等。根据资料显示"禽流感H5N1病毒已出现变异,目前正在亚洲等地扩散,有可能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国际畜牧网中的资料指出,越南及中国的部分地区已出现该变异毒株,目前认定为H5N1-2.3.2.1毒株。  相似文献   

16.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仅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套能够同时检测禽流感病毒H7N9经典毒株和新型变异毒株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以禽流感病毒H7N9亚型HA保守基因、HA裂解位点和NA基因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结果参考GenBank收录毒株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分别选用ROX、FAM、VIC为荧光基团;阈值设定原则以阈值线刚好超过阴性对照检测荧光曲线的最高点;试剂盒特异性好不受其他亚型流感病毒以及常见禽类病毒的干扰;灵敏度可以达到100~101个EID5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荧光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能够用于禽流感病毒H7N9毒株检测。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分为低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种。目前,禽流感病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众多国家的关注。预防和控制禽流感,降低禽流感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迫在眉睫。介绍影响禽流感病害产生的因素,并就其控制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时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位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1,(6)
<正>目前,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区干旱严重。由于气候干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对细菌、病毒的繁殖不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大量病毒和细菌存留,还可能大量繁殖甚至变异,给畜禽带来诸多的疫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