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畜禽业》2017,(12)
苍溪县为了实现畜牧业百亿产业,大力推广牛羊土鸡水产健康养殖,肉牛养殖在全县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牛病的防治。牛的放线菌病虽然不是急性传染病,但它对牛的生长很有影响,也能感染人,希望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叫大颌病,主要侵害牛。临床症状为下颌出现放线菌肿。该病在建水县临安镇罗卜甸村时有发生,据2005—2012年7月20日资料显示,该村共发本病158头,占总数的15.1%,主要对2~5岁的牛产生危害。文章就笔者多年来参与本疫病防治工作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6,(7)
正牛放线菌病,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发于面颈部及胸腹部,以向周围组织扩展形成瘘管并排出带有硫磺样颗粒的脓液为特征。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牛放线菌引起骨骼的放线菌病,林氏放线菌引起皮肤和软组织器官(如舌、乳腺、肺等)的放线菌病。本病主要侵害牛,2~5岁的牛易感。细菌存在于土壤、饮水和饲料中,并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当皮肤、黏膜损伤时(如被禾本科植物的芒刺刺伤或划破),即可能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8)
牛放线菌病称为"大颌病"、亦称"木舌病",病原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特殊,不易与其他传染病混淆,易诊断。文章介绍了"手术切除+抗生素+碘化钾"的治疗方法,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12)
<正>放线菌病是牛羊和其他家畜以及人的一种非接触传染的慢性增生性传染病病。特征为头、颈、颌下的组织增生,形成特殊的肿瘤样赘生物——放线菌肿。其病原主要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此外还有化脓放线菌(原名化脓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猪常发生乳房、扁桃体和颌骨肿胀。1病例与诊治7月24日,笔者在单位下乡检查工作时,发现我市一家新办的规模养殖场内,有15%以上的羊只在头部、颌  相似文献   

6.
杨靖  李泽宇 《畜禽业》2010,(6):80-81
牛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因此只要粘膜或皮肤上有破损,便可以自行发生。治疗本病主要用碘化钾(碘化钠)及青链霉素合用效果较好,治疗的最佳时期为发病初期。预防本病应尽量避免动物受外伤,受外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本文以病例为基础,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分析奶牛放线菌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靖  李泽宇 《畜禽业》2010,(8):72-73
牛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因此只要粘膜或皮肤上有破损,便可以自行发生。治疗本病主要用碘化钾(碘化钠)及青链霉素合用效果较好,治疗的最佳时期为发病初期。预防本病应尽量避免动物受外伤,受外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以病例为基础,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分析奶牛放线菌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于养牛业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大,使得牛病也越来越复杂,因大多数的养殖户缺乏对牛病防治知识的了解,从而使牛病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春季牛病的预防治疗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牛养殖大国,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疾病,这会影响到牛的饲料转化率,使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需要得到养殖户的高度关注,及时诊断出疫病。对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概述,讨论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分析如何对巴氏杆菌病预防和治疗,希望对牛养殖业具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畜牧行业平稳发展,牛羊养殖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且在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下,牛羊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效益呈现递增趋势。但是养殖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发展难题,如疫病防控难度变大、消毒免疫程序更加复杂、疫病暴发的危害加剧。基于此,以发热黄疸型牛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热黄疸型牛病流行病学、临床鉴别和治疗措施,为相关牛病防控提供可借鉴性经验。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1,(6)
牛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牛生病的情况,在诸多的牛病中,发热黄疸型的影响和危害比较大,而且引发牛患这种病的因素比较多,需进一步加强诊断与治疗。以发热黄疸型牛病为论点,对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做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0,(6)
奶牛酮病对于泌乳牛的生产性能,以及养殖中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奶牛酮病的成因,对泌乳牛产生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7,(4)
在养殖牛的过程中,最影响牛健康的因素就是疾病,特别是高热病。牛高热病的患病率不断地提高,严重阻碍了牛养殖业的发展进程。所以,一定要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使牛高热病的防控水平得到提高。论述了牛高热病诊治原则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盼盼 《畜禽业》2023,(3):87-89
牛口蹄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疫病,该疫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在我国很多养殖地区都有发生。部分地区常因诊断不及时和防控不利而导致疫病大面积暴发,基于此,探究了牛口蹄疫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提出多种诊断与防控措施,以帮助养殖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促进牛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1,(7)
养殖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经济的发展,为肉牛养殖带来了发展契机。但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难免发生病症,犊牛沙门氏杆菌病是常见病之一。对犊牛沙门氏杆菌病进行详细分析,通过科学诊断与防治避免该项病症发生,确保牛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1,(7)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速度较为迅猛,养殖效益不断提高,尤其是我国牛、羊养殖行业,养殖户的利润创收持续增高。但是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流行的人畜共患病,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对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控措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科学的防疫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养殖行业应对布鲁氏菌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9,(1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奶牛养殖中一类常见的疾病,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有效预防以及控制该类疾病。因此,从不同角度入手探讨了奶牛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及其流行病学调查,提高调查结果准确性、全面性的同时优化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防控,确保奶牛正常发育以及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8.
羊放线菌病是一种养羊临床上常见的且多发的疾病,旨在对羊放线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羊放线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务川黑牛寄生虫病比较多,对养牛业的养殖效益影响较大,常见寄生虫病有牛绦虫病、牛球虫病、牛虱、牛肝片形吸虫病、牛螨病等。通常防治措施以加强牛群管理、做好牛舍消毒与环境清洁卫生等方法。发现患病及时用药驱虫,及时治疗,做好隔离,避免感染其他牛只。根据常发寄生虫病,每年做好春秋两季预防性驱虫,可以避免牛群因寄生虫病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介绍了务川黑牛常见5种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瘤胃积食是比较常见的牛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牛进食过多,导致大量粗纤维在瘤胃中积累,影响其正常功能,严重时会导致牛出现毒血症或者造成脱水症状,造成牛死亡。在牛的养殖过程中要认清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这样才能做好防治工作,保障牛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