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浙江是全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据统计,2003年浙江省茶园面积为14.28万hm2,茶叶总产量13.27万t,总产值36.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为4.02万t,占茶叶总产量的30%;名优茶产值29.7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81.3%,全省现已开发出70余只名优茶,主要产茶县市都有自己的名优茶,名优茶数量增加,品质提高,并在品牌上做好文章,使知名度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江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江西茶叶发展现状   江西茶叶种植遍及全省11个地区市90多个县(市、区).全省建有25个国营茶场,乡镇茶场达1 800余个,有初制茶厂2000余座,初精制联合加工厂110余个.生产基地规模较大,良种茶园也初具规模,茶类结构逐步优化,主导产品日趋突出,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名牌战略初见成效,茶叶市场和营销网络也初步建成.2002年江西茶园面积达35 667 hm^2,占全国茶叶总面积的3.2%,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达9 067 hm2;茶叶产量达13 236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8%;茶叶产值达41 00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值18000万元,茶叶出口量达8 200t,出口值达2 460万美元.茶叶是江西传统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人世后,茶叶仍然是江西农业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1 漳州市茶叶发展现状 1.1 茶叶增产,农民增收据调查,2002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22万hm2,占全国的1.06%,产量1.9万吨,占全国的2.76%,产值5.676亿元,每667 m2茶园为茶农创收2000元左右.华安县仙都镇有茶园面积0.15万hm2,人均茶园533 m2,全镇茶叶总收入1.1亿元,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有50%的茶农户收入超过1万元.平和县九峰镇眉山村有茶园面积357 hm2,户均茶园0.8 hm2,人均茶园2000 m2,茶叶总产值800万元,人均茶叶纯收入3000元,茶叶收入万元以上的有380户、5万元以上15户、10万元以上4户.  相似文献   

4.
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3.5%,是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000多hm2,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2600多hm2,2009年茶叶产量2500t,实现产值近亿元。  相似文献   

5.
正国营石山农场茶园于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1 784 200元,自有茶园基地面积800 hm2(1 2万亩),从事茶叶生产活动单位11个生产队600余茶农、2座茶叶加工厂,以茶为生人口有2000余人,年产干毛茶400余t,企业注册的"正道"牌商标被列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和文山州知名商标。  相似文献   

6.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8-2001),无公害茶园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尽可能施用复合微生物肥,生产无公害茶叶,维持茶园可持续发展.本站现有茶园面积100 hm2,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施无公害管理,2003年荣获无公害茶园生产基地认证,2004年荣获中国茶叶协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为寻求新型无公害、适合本地茶树品种生长的优质高效肥料,进行了茶树施用BM复合微生物肥肥效试验.  相似文献   

7.
陈岱卉 《湖南农业》2011,(10):27-27
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是湖南省内销售量最大的名优茶。1999年以来,古丈县不断扩大良种茶基地面积,建设生态型茶园,推广机械化茶叶加工,使全县茶叶单产量和品质迅速提高,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古丈县茶园总面积4333公顷,其中可采摘面积2533公顷,专业茶农3.7万人,有规模加工企业12家,营销企业10家,年产值3.6亿元。  相似文献   

8.
(一)桐柏县茶业发展现状。茶叶是桐柏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到1080公顷,其中无性良种园413.3公顷,投产茶园面积667公顷。2003年全县茶叶总产量400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40吨,占茶叶总产量的60%,茶叶总产值1600万元。预计2004年茶叶总产量420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52吨,总产值1680万元,比上年增加80万元,增长5%,年创税收134.4万元。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国的茶产业将迈入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 国内生产方面在茶园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茶叶产量上升成为一个时期茶叶生产的主要特征。影响茶叶产量主要是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名优茶产量上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茶叶产量的快速上升,但是不断投产的新茶园所具备的产能可能会出乎大家的意料,产量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将会日趋严重,这可能是2004年前三季度茶叶价格涨幅低于其他农产品的主要原因。另外名优茶产量不断提高,对采工需求将会增加,这会加剧目前采工不足矛盾,而且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也会加大名优茶的生产成本。分茶类看:绿…  相似文献   

10.
1试验示范表现苏玉19号玉米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杂交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如东镇引进并连片种植苏玉19号6.7hm2,产量9270kg/hm2,其中2块田产量11340kg/hm2。2004年全镇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400hm2以上,分布于全镇21个村,且村村都有6hm2以上的连片丰产示范方。全镇产量8934kg/hm2,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2.4%。连片示范方产量9360kg/hm2,高产田块产量达11010kg/hm2。2005年全镇种植面积又扩大到600hm2,占全镇玉米种植面积的70%以上。尽管2005年玉米生长后期遇到了十多年不遇的干旱、高温等不利气…  相似文献   

11.
正保靖县作为全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以保靖黄金茶特异优势良种为核心资源,发展茶园面积4880公顷,其中生态有机茶生产面积1333公顷。2016年,保靖县全年名优茶产量400余吨,产值2.8亿元,全县涉茶人员达3.75万人。茶叶产业已成为保靖县惠及面最广、产业化程度最高、稳定性最好的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12.
宜昌萧氏茶叶集团是宜昌第一家茶叶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注册资本61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公司茶叶基地幅射宜昌地区三区两县近十万茶农,提供农民工就业岗位500余个。现拥有自主经营有机茶园533.33hm^2,绿色食品茶叶基地3333.33hm^2,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以及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2004年9月成为湖北首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茶叶生产企业,2006年5月在宜昌茶叶行业中率先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计量免检C标志认证,6月萧氏茗茶荣获“湖北茶叶市场绿色健康第一放心品牌”荣誉称号,2007年企业创新研发“茶叶鲜叶清洗自动化生产线”开创了千年茶叶从不清洗的历史,得到了众多知名专家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并顺利申报了国家专利,萧氏牌“金香品雪”荣获世界绿茶大会金奖,企业再次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连续两届排名湖北省同行业第一。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三江县茶叶冰冻灾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年1月12日至2月18日的冰冻灾害中,三江县受损严重。全县6966.67hm2茶园不同成度受灾,成灾面积6400hm2,占总茶园面积的91.86%.其中开采茶园5066.67hm2,占全县开采茶园面积100%,幼龄茶园1333.33hm2,占全县幼龄茶园面积70.18%,受灾苗圃12.67hm2,直接经济损失1.5亿多元。茶叶灾害使茶农生产生活出现困难,茶园恢复生产快则2个月,慢则1年,使刚刚摆脱贫困的茶农重新返贫。茶叶恢复生产面临受损茶树修剪、施肥和补植补种任务重,劳力、经费缺口大,高山边远地区技术指导及相应保障措施难以到位等问题。需从高层面、深层次深刻认识,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光山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茶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是古时淮南茶和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全县宜茶面积2.13万hm2,现有茶园面积1.43万hm2,采摘面积0.77万hm2,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0.52万hm2,良种化率36.3%,年产干茶613万kg,总产值6.145亿元;全县茶产业从业人员15万人,茶区农民人均茶叶收入3 000余元。茶产业已成为壮大县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安化县有茶园面积1.34万公顷,年茶叶加工量3.83万吨、综合产值达50.5亿元.在第8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荣获"2012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并连续4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五位,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安化县将举全县之力,力争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万公顷、产量6万吨,稳步把茶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把安化打造成为武陵山片区黑茶加工和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黟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大多数茶园效益较差,全县每公顷产值平均不足9000元,但座落在城郊东北角小丘陵地带的深冲村近年建设高效茶园,每公顷产值达到75000元以上,是全县平均水平的八倍多.为茶叶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深冲村共有六个村民组,175户村民,659人,1997年,全村共生产各类名优茶21000公斤,平均每公顷产量达2100公斤,茶叶总产值75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新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根据山多地少的特点,新县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科学发展茶基地。新县现有茶园面积20 000 hm2,开采面积14 667 hm2;有无性系茶园面积1467 hm2。全县茶叶总产量5000 t,总产值10.6亿元,茶叶遍及全县17个乡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缙云县传统的经济作物,过去以生产炒青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茶叶购销体制改革后,各茶厂、茶场之间恶性竞争现象增多,大宗茶效益下滑,导致许多茶场停产,茶园荒芜,县茶厂破产倒闭。九十年代中后期,名优茶生产技术在全县得到推广普及,在名茶高效益的拉动下,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开始恢复,大面积的低产茶园得到改造,名优茶产量逐年增加,大宗茶产量逐年下降,茶叶效益倍增:至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34640亩,茶叶总产量622吨,产值6005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4%。全县有近两万茶农在茶叶产业化中得到实惠,茶叶产业已成为缙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9.
大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山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凉,无污染,自然条件优越,适宜高山优质茶的生产。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把高山名优茶定位为我县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高山名优茶发展迅猛,至2006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2200hm2,产量1100t,产值1.72亿元,是我省名优茶主要产区之一,也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为保障我县茶产业的健康、持续、稳步发展,解决茶叶病虫害防治的突出问题,现就我县茶叶病虫害防治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茶树冬暖式大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照市东港区巨峰镇现有茶园2000hm2.自1993年开始进行茶树保护地栽培,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栽培技术不断改进,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镇大棚茶叶面积已发展到200hm2,666.7m2年产大棚茶24kg,收入1.5万元,大棚茶生产已发展成为该镇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大棚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