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排入水体和全球变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引发的蓝藻水华污染日益严重[1],发生地点遍布全球[2].蓝藻水华污染主要危害之一是向水体中释放微囊藻毒素(MCs).微囊藻毒素与有机磷农药毒性相当,长期低剂量接触可诱发肝癌、肠癌[1].目前已有近70种微囊藻毒素异构体被检出,其中MC-LR毒性最强、危害最大,在水中含量可达mg·L-1数量级[3].在蓝藻水华频发的太湖、滇池等水域通常还存在重金属污染[4].目前关于微囊藻毒素对植物的毒性效应报道较少,其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更是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以白菜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国家环保局用于评价化合物生态毒性效应的种子发芽实验规程[5],研究了MC-LR及其与重金属铬(Cr)复合污染对白菜种子发芽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  相似文献   

3.
苎溪河微生物调查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多点取样方法对苎溪河水体中的总菌数和总大肠菌群数测定,对其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7个水样中5个水样的总菌数都达到105 CFU/L,总大肠菌群都达到2万CFU/L,说明苎溪河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水污染严重;苎溪河受到了粪便的污染,水中存在大量的肠道病原菌.针对苎溪河水污染十分严峻的情况,提出了减少排污量,优化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加强生态建设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微污染水源水质现状.指出常规处理工艺的局限性,综述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鱼塘淤泥的作用和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份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重新合成复杂的和比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植物修复的对象是重金属、有机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及水体的一项绿色技术,论述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淡水养殖池塘及其外河水中TOC·COD及PV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规范》(SC/T9102.3-2007),于2014年6~8月对湖州市43家水产养殖场的池塘水及其周边水体中TOC、COD及PV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外河水及池塘水中PV与TOC、COD与TOC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池塘水中TOC、COD和PV的含量均高于其外河水,说明水产养殖自身存在较高的有机物污染。相关性分析表明,外河水中PV与TOC、COD与TOC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和0.848(P0.01);池塘水中PV与TOC、COD与TOC相关性良好,但较外河水有所下降,相关系数分别为0.635和0.775(P0.01)。水产养殖水体中较高浓度的悬浮物、亚硝酸盐和氯离子等共存离子对不同有机物指标间的相关性影响较大,仅用单一测定参数预测水体中有机物污染情况局限性较大。因此,在分析养殖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状况时,应根据不同水体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适用于该水体有机物测定的参数或者将多种参数结合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8.
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杂食性鱼类分布广、食性杂,对水生态系统影响深远,可能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对象,于室外构建了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中型水生态系统,设置鲫鱼组与无鱼的对照组,通过测定水中氮、磷营养盐、浮游植物、透明度、溶解氧、pH等指标以研究杂食性鱼类对以苦草为主要初级生产者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鲫虽未显著改变水中的总氮、氨氮含量,但显著增加了总磷含量,提高了浮游植物生物量,降低了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浓度,从而恶化水质;因此,在以沉水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水体中,减少或去除鲫等杂食性鱼类,有利于降低水中总磷含量,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从而保护或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于是该文综述了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方面发挥的重要生态功能。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分析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即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藻类的爆发等。针对这些现状,预测金鱼藻和黑藻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抑制藻类生长,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不仅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贡献很大,而且在水体中可以发挥了强大的环境生态功能,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成分来源各不同来自植物来自植物的药物很多,它占药物的大部分,并且治病的历史很久。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十分重视植物的防病治病作用。据记载,早在公元前234年至223年,就有用草药治病的文字记述。植物药的成分复杂,含有效成分十分丰富,如称为生物碱的含氮的碱性有机物、各种有机酸、可被稀酸或酶类水解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重新合成复杂的和比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呈黑色或黑褐色,是一种胶体物质,有巨大的表面能,所含羧酸、羟基,在分离时带  相似文献   

12.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是指水或者和污水中溶解性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所消耗溶解氧的量。它是一种表征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广泛应用于水体监测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笔者重点介绍了利用生物传感器测定生活污水中BOD,研究方法过程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集约化种植区地下水水质劣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种植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及大型机械,导致多种农药化合物污染和重金属累积。淋溶或地下水径流过程可将这些有害物质携带至地下水中,长此以往地下水水质恶化。以山东某村集约化种植区为例,采集地下水、土壤样品,分析集约化种植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给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水和废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决定于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活性,在水污染控制和废水处理工艺控制中,溶解氧分析是一项关键检测项目,从而溶解氧项目可作为掌握水体受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准确的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尤为重要。结合实际检测工作,对测定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被排进河流及湖泊之中,造成河流湖泊水平的严重污染。因此针对底泥污染物及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找出水质污染的根本所在,水体污染源其实就是底泥污染物过多而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同时也提出相关技术合理应用的建议和修复有机物污染底泥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重新合成复杂的和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一、注意养殖对象一般精养鱼池,鱼类摄食生长旺盛,经常泼洒生石灰效果较好;新挖鱼池因无底淤,缓冲能力弱,有机物不足,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有限的有机物加剧分解,肥力进一步下降,更难培肥水质.对于水体pH值较低的池塘,要泼洒生石灰加以调节;水体pH值较高,钙离子过量的池塘,则不宜再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水中有效磷浓度降低,造成水体缺磷,影响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以超滤为核心的一体化工艺处理长江水。试验结果表明,MIEX—UF工艺对耗氧量和UV254的去除率为39.41%和48.78%,PAC-UF工艺的去除率为30.59%和31.71%。MIEX与PAC对水中亲水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45.74%和67.76%。同时,MIEX可去除56.49%强疏水性有机物,降低了这部分有机物造成的膜污染,而PAC对疏水性物质的去除率很低。两种一体化工艺都能有效去除消毒副产物,出水浊度为0.08NTU,色度为5度,未检出细菌。MIEX和PAC的预处理都可降低天然有机物引起的膜污染,MIEX缓解膜污染的效果优于PAC。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测除氮型改性凹凸棒土(Al@TCAP-N)和火山石的内部及周围水体有关氮、磷、有机物分解的酶活性和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材料和水体中的细菌和真菌进行分析,以研究尾水处理系统初沉区中水质净化材料处理尾水营养盐的机制。结果表明,Al@TCAP-N和火山石能增加其周围水体微生物碱性磷酸酶(AKP)、硝酸盐还原酶(Nar)活性;火山石能在早期(0~6 h)提高其内部有机磷水解酶(OPH)、氨单加氧酶(AMO)的活性;Al@TCAP-N能在后期(36~48 h)增加其内部脱氢酶(DHO)的活性;净化材料相互对比发现,火山石内部的酶活性整体高于Al@TCAP-N内部的酶活性;本试验表明水质处理最佳时间为36 h,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2.61%、9.52%和22.1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通过Al@TCAP-N的吸附和火山石负载的微生物的双重作用降低水中营养盐的含量。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p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分别是材料表面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中的主要门类。火山石能在净化初期促进有机磷化合物分解和硝态氮(NO3--N)转化为亚硝态氮(NO2--N),Al@TCAP-N在净化后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Al@TCAP-N和火山石能促进水体中含磷化合物的分解和氮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垃圾渗滤液对周边水环境的有机污染影响,对武汉市金口垃圾填埋场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样进行分析,探讨垃圾渗滤液对其周边水环境的有机污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检测出137种有机物,相对含量0.31~10.71,平均相对含量2.22;主要包括酚类、胺类、含氮杂环类、杂环芳烃类等难降解有机物,其中醇类有机物含量最高;垃圾渗滤液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了明显污染,填埋场附近地表水、上层滞水、潜水以及承压水中均发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值得注意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普遍存在于各种水样中。此外,随着填埋场地下水流向的迁移,其中有机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这是垃圾渗滤液成为地下水污染源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