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是泽州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46.7万亩,占粮田面积的70%。近年来,泽州县麦田草害日趋严重。据统计,2000年麦田草害发生面积6.2万亩,2006年麦田草害发生面积20万亩,约占麦田总面积的42.8%,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为控制麦田草害,保证小麦优质高产,几年来,泽州县植保部门从调查杂草种类、密度、生长习性入手,开始了麦田化学除草的试验示范,为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2012~2014年临渭区每年麦田杂草发生面积60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麦田杂草草相结构和优势种群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农民麦田化学防除水平较低,区农技中心于2013~2014年建立麦田化学除草示范区,以点带面,促进全区麦田杂草的化除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赵会芳 《河北农业》2013,(10):37-38
行唐县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常年种植冬小麦32.5万亩,麦田一般杂草主要有荠菜、播娘蒿、藜、麦瓶草、田旋花、附地菜、扁蓄、华北唐芥等,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雀麦和节节麦两种,节节麦2003年在我县始见,到2011年发生面积就达到1.5万亩;雀麦2004年在我县发现,到2011年就扩散至全县15个乡镇,面积达6.8万亩,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业》2006,(12):4-4
入秋以来,我省持续干旱少雨,主产麦区基本无有效降水,致使全省1000多万亩抢墒播种的麦田受旱严重,需及时抢浇补墒水;有140多万亩麦田因旱出苗不全,需查苗补苗;部分造墒播种麦田也开始出现旱情。同时,进入10月份以来,我省气温持续偏高,部分麦田出现旺长趋势,对小麦安全越冬和夺取明年丰收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麦长腿蜘蛛是我省丘陵旱地和平原缺水地区危害小麦的重要害螨。近两、三年来由于冬春气候干旱,发生严重,一般单尺行长小麦有螨400—600头,多的达1000余头。被害麦叶呈现苍白失绿有斑点,严重的麦叶黄枯,植株矮小,甚至不能抽穗。1983年荥阳县麦播面积36  相似文献   

6.
麦田杂草的发生及其化学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常年麦类种植面积20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以上,以冬小麦为主,另有少量春小麦、大麦.因四川地域宽广,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差异较大,故麦田杂草种类及分布情况亦有较大差异.四川麦田草害发生面积1600万亩次以上,其中禾本科杂草发生面积1070万亩次左右,阔叶型杂草发生面积1350万亩次左右,近年化学防除面积850万亩次左右(其中300万亩次左右为免耕播前化学防除).现将我省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化学防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小麦田节节麦出土规律调查 调查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进行,隆尧县全县小麦播种面积60万亩,是冀中南小麦主产区,也是节节麦重发区,全县发生面积1.2万亩,已成为当地麦田主要优势杂草之一。调查地点在隆尧县隆尧镇,该地块节节麦近两年发生较重,小麦种植品种为济麦22,栽培管理条件一致,水肥条件较好,播种时间为10月8日,亩播量10k窑。小麦播种7d后,即10月15日开始调查节节麦出土株数。调查面积667m^2,采取5点取样调查方法,每点调查1m^2,每次调查节节麦出土数量并记录,然后将其拔除;每隔5d调查1次(各点调查记录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8.
一、“野杂麦”的危害特点 “野杂麦”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据田间调查,大部分麦田“野杂麦”的比例占整个麦田的3—5%,严重的高达16%。“野杂麦”繁殖速度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一般单株可成穗5—8个,甚至还可成穗10个以上。株高一般在100—130厘米,比栽培小麦品种高20-50厘米,秆细,成熟后易倒伏。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3月2~15日)我们对全县麦田进行普查,播娘蒿发生面积4.2万亩,发生田一般密度10~20株/m2,平均密度13株/m2,最高密度130株/m2;荠菜发生面积1.2万亩,发生田一般密度2~8株/m2,平均密度2.9株/m2,最高密度30株/m2。雀麦发生面积0.7万亩,发生于平山镇、大吾乡、上三汲乡、东回舍镇4个乡(镇)82个村,平均密度6.2株/m2,最高78株/m2。节节麦等麦田恶性杂草主要生长于地埂及渠边,麦田内密度很低。2制定有效化除方案2.1针对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麦田,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河津县正茬花生面积逐年缩小,麦田套种花生面积迅速扩大,产量稳定增长。1987年全县麦田套种花生5万亩,比1985年的2.5万亩翻了一番。1988年扩大到6.2万亩,占全县花生总播面积的82%,套种花生平均亩产220公斤(比1987年增产20公斤),最高亩产350公斤。套种花生比麦收后复播花生亩增产70多公斤,加上前茬小麦,一般亩产值640元以上,比一料田增值9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山西麦田节节麦的发生、防除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节节麦在山西冬麦田的初发时间、分布、为害情况及防除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研究工作的开展,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防除技术对策。调查发现,节节麦在山西冬麦田最早出现为害的时间是2001年,截止目前,全省节节麦的发生面积已超过6000hm2;节节麦在山西主要分布在运城、临汾的平川麦田,晋城城区和泽州一带也有零星发生;节节麦为害小麦,一般造成小麦产量损失5%~8%,个别严重地块甚至毁种绝收。现有的防除技术成本高,效果差;采用播前种子处理、深翻压草、适时拔除及科学化防等技术措施,可有效解决节节麦防除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水稻灰飞虱自1999年在我县局部稻区发生为害.近年来虫量逐年增加,其传毒引发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亦逐年加大,病情逐年加重。2004.年灰飞虱大暴发,虫量超历史。据调查.5月18日麦田灰飞虱亩虫量平均20.94万头;6月1~15日秧田灰飞虱系统田虫量维持在10~20万头,最高峰日达40万头;6月22~30日大田灰飞虱系统田百穴虫量60~380头,虫量是2003年相应同期的20~50倍。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业科技》2005,(5):41-41
2004年四川各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扩大优质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生产规模,全年种植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1845.3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62.4%,比上年增加137.2万亩;优质稻产量950.5万吨比上年增产13.6%。优质小麦面积754.4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39.2%,比上年增加158.0万亩;优质小麦产量194.2万吨,增产33.1%。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随引黄灌溉扩种水稻,稻茬麦田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生态环境和栽培制度的改变,其适生杂草硬草、碱茅、棒头草等伴随灌溉水流传播,发生危害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己成为我省沿黄地区稻茬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这些杂草主要分布在郑州、新乡、原阳、武陟、濮阳、范县等地,发生危害面积约200—300万亩,发生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00—5000株以上,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每年损失小麦2000—2500万公斤,已成为当地制约小麦生  相似文献   

15.
刘光涛 《河北农业》2006,(11):27-28
长期以来,小麦田的除草工作。每年都进行,但近年来由于禾本科杂草的大面积发生,常规小麦的除草剂如:苯磺隆,二甲四氯,2.4-D丁脂等这些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一点也不起作用。而从2000年以来,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发展却势如破竹,以邢台、石家庄二市为例:2004年邢台市发生25.02万亩,2005年扩展到75.66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00%,一般地块发生密度10-60株/平方米,严重地块300-500株/平方米,发生面积由上年的5个县扩展到下一年的12个县。石家庄2004年发生4个县,面积是32万亩,2005年全市各县皆有,面积增至51.5万亩,截至2005年11月底不完全统计,全省发生311.32万亩。其中邯郸市的邯郸、曲州、馆陶、永年、肥乡、磁县、魏县等发生都在10万亩以上,如此迅猛发生之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从田间调查与采集的禾本科杂草标本经鉴定它们是: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网草、稗草、早熟禾、狗尾巴草等,其中优势种群是雀麦、野燕麦、节节麦、日本看麦娘。  相似文献   

16.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安阳市1996年以前小麦纹枯病零星发生,1997~2004年连续多年发病流行,1997年全市发生纹枯病面积188.2万亩,损失小麦56460吨。此后,该病成为安阳市高产麦田的主要病害。12年间,有7年属偏重发生年份,2001年是安阳市历史上纹枯病发生最重的年份,发生面积284.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6.1%,造成当年全市损失小麦85260吨。研究小麦纹枯病测报技术,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控制为害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利用小麦纹枯病系统观测资料,对其长期预测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1招远市麦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特征招远市麦田杂草种类较多,除常见且危害较重的单、双子叶杂草外,近几年发生明显且难于识别、防除的有:野生麦、雀麦、野燕麦3类。据2006年调查,发生范围较广的主要是野生麦,发生面积19.8万亩,燕麦、雀麦多发生在田边、沟边、河溏边,由于种子小,重量轻,可随风、雨、水传入田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今年小麦白粉病在平山总的发生特点:一是发生早,流行时间长。5月3日始见病株,5月中旬达流行盛期,流行时间长达30天;二是发生面积大、范围广。无论山区、丘陵、山前平原,高、中、低(扩浇地、水地)产麦田均发生白粉病,无明显的发生规律:三是发生程度重。全县25万亩冬小麦,其中20万亩发生白粉病,占总面积的80%,一般病株率70%~80%,严重的病株率达100%,个别地块因受白粉病为害,株高不足60厘米,远望一片灰白。植株、叶片、麦芒提前干枯,产量甚微。  相似文献   

19.
《油气储运》2011,(22):2
2011年山东省东亚飞蝗夏蝗中等程度发生,黄河滩区、渤海湾蝗区局部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26.4万公顷(395.95万亩),达标面积23.1万公顷(346.5万亩),一般密度每平方米有虫0.28~5头,平均每平方米0.59头,最高38头。为顺利完成飞机治蝗作业任务,今年山东省租用山东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运五型飞机和海燕型飞机各一架,在黄河口治蝗机场实施超低量灭蝗飞行作业。  相似文献   

20.
孟津县2003年旱地小麦受旱灾影响,除亩穗数和穗粒数有明显下降外,最突出的缺点是穗部干尖严重。据调查,1万公顷旱地麦田不同程度表现出病状,穗粒数平均减少4.5粒,其中3533公顷旱地麦,穗粒数减少8.5粒,减产幅度达到15%左右,仅此一项减少总产607.3万公斤。洛阳市各县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为了摸清和探索小麦穗部干尖的生理机制,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分析,初步认定情况如下:一、干尖的主要原因界定通过对水地、旱地小麦穗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