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母牛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过程中,影响母牛正常繁殖的因素很多。母牛发情鉴定不够准确、输精时机把握不准、冷冻精液解冻方法欠妥及人工输精技术操作不当等是影响母牛正常繁殖的重要因素。现就这三个问题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1999年以来,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畜牧业大省,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的号召,加快畜牧产业化的发展,我县全面开展了肉牛冷配工作。由于专职从事冷配工作的技术员较少,各乡站冻配技术员大都是重新培训的新手,技术不规范,冻配受胎率和产犊率不高。为搞好冷配工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努力,肉牛冻配受胎率和产犊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县总结历年牛改工作的经验,对2002年效果  相似文献   

3.
1996年下半年宁化开始引进法国利木赞细管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 ,现已冷配黄母牛 5 10 0余头 ,总受胎率达 92 5 %。但由于宁化地处闽西北山区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 9 2℃ ,气候寒冷 ,直接影响冷配受胎率 ,1996年冬情期受胎率仅 38 3%。因此 ,我们组织技术攻关 ,探索冬季受胎率低的原因和提高措施 ,经过 3年的摸索和实践 ,冬季黄牛冷配情期受胎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1999年冬情期受胎率提高到49 8% ,上升 11 5个百分点 ,现总结如下 ,供同行参考。1 影响冬季黄牛冷配受胎率低的原因(1)冬季是枯草期 ,母牛饲料单一 ,营养不足 ,一般农户饲养…  相似文献   

4.
1996年下半年,宁化县开始引进法国利木赞细管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现已冷配黄母牛5100余头,总受胎率达92.5%,但由于宁化地处闽西北山区,冬季极端最低气温-9.2℃,气候寒冷,直接影响冷配受胎,1996年冬情期受胎率仅38.3%。因此,我们组织技术攻关,探索冬季受胎率低的原因和提高措施,经过3年的摸索和实践,冬季黄牛冷配情期受胎率有了较大的提高,1999年冬情期受胎率提高到49.8%,上升11.5个百分点,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牛冷配改良是发展优质高效养牛业,增加农民养牛收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的主要途径。 我们根据实践经验和实地调查,就黄牛冷配如何提高受胎率谈几点体会: 1 创造条件促进发情 母牛发情不但有季节性,而且和营养状况、使役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我国北方地区的七、八两月份是牛的发情高峰期。因为这一时期气温偏高,光照长,外界温度高,青草旺盛、牛膘情好,有利于促进母牛发情排卵,而且也有利于犊牛次年"吃饱青"。所以要对配种母牛适时断奶,早抓膘早补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以及业务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使我省牛品种改良工作得到迅速发展。2001年底,全省已建牛改冷配站1085个,年冷配母牛约20万头,产犊率有很大提高。但新建的牛改点和老的牛改点比较发展极不平衡,冷配产犊率高低相差46.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母牛冷配空怀率高,产犊率低是当前牛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据笔者数次深入基层牛改冷配站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提高牛改冷配受胎产犊率,生产中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1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基本功训练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7.
1正确判定母牛发情,适时配种掌握母牛的发情规律,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牛情期受胎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母牛发情判定可根据母牛的发情表现,母牛的外阴、阴道黏膜、卵巢、卵泡的大小及排出的粘液来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黄牛的发情表现期为1 ̄2d(20 ̄30h),母牛的排卵在发情表现期结束后6 ̄12h,而精子在母牛生殖道的存活时间为12 ̄20h,卵子排出后能保证受精的时间也仅几小时。所以一般应该在母牛发情的中后期配种受胎率最高(即排卵前0 ̄6h)。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笔者总结为“一观二试三摸四算”的输精适期判定方法。具体来说,一观就是观察母牛的发情表…  相似文献   

8.
9.
<正> 母牛冷配是目前牛的品种改良工作中推广使用最多的一项繁育技术,然而影响冷配受胎率的因素很多,笔者多年从事母牛冷配工作,对冷配的一些技术措施进行了摸索、改进。现介绍如下:1 母牛发情的鉴定 母牛发情鉴定是及时发现母牛发情,正确掌握配种时间,防止误配漏配,提高受胎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绒山羊饲养规模的扩大 ,对优良种公羊需求也随之增加 ,绒山羊冷配已逐步被广大饲养者所认可 ,但冷配受胎率低 ,只有 30 %~ 4 5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实践着重在以下三点下功夫 ,取得明显效果。1 做好发情鉴定掌握绒山羊发情规律 ,才能做到适时输精 ,这是提高冷配受胎率的前提。辽宁绒山羊性成熟为 8~9月龄 ,发情持续期为 2 4~ 4 8h ,个别延长到 6 0h,发情周期为 16~ 2 4d ,平均为 2 0d。具体实践中可分为以下几种鉴定方法 :(1)外部观察法 :母羊发情时咩叫 ,食欲减退 ,精神不安 ,外阴部红肿 ,流出粘液 ,排…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一些农村母牛冷配受胎率仍不理想,精液消耗量大,受胎率低,影响牛群发展和养牛经济效益。为此,掌握关键性技术措施是提高母牛冷冻精液配种受胎率的关键。1提高母牛营养水平,促进母牛正常发情排卵繁殖母牛应给予较高的营养水平,特别是在配种准备期。母牛饲养管理水平低下,膘情很差,影响母牛正常发情排卵。所以,增加母牛营养水平是促进母牛繁殖的基础。1.1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施行科学化管理。目前繁殖母牛的饲养水平尚低下、因此。必须改变母牛的饲养方式一*学的供给充足的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东北地区可采取放牧与补饲…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牛的配种方式已逐渐由冷配取代自然交配。牛的冷配受胎率与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治、精液品质等密切相关。笔者对提高牛冷配受胎率的几点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提高牛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牛的配种方式已逐渐由冷配取代自然交配.牛的冷配受胎率与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治、精液品质等密切相关.笔者对提高牛冷配受胎率的几点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一、寒冷季节黄牛冷配受胎率低的原因 1.由于冬季寒冷,气温较低,牛体散热量大,用于防寒方面的能量消耗加大,影响母牛正常的性机能活动,导致受胎率下降。 2.饲料单一、给量不足,特别是缺乏维生素类饲料,时间一长,不仅发情受到影响,也导致排卵机能失调,母牛  相似文献   

15.
运城地区自1 976年开始引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1 97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受胎率由1 978年的60 %提高到1 984年的80 %。在提高受胎率的同时,还减少了精液的消耗量,每头牛用冻精颗粒由1 978年的6粒减少到1 984年的3.5粒。(每个颗粒剂量为0 .1 m L,含有效精子数80 0~1 0 0 0万)。尽管人工授精技术已普遍掌握,但适龄母牛的受胎率还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上。当然,母牛的正常发情是提高受胎率的基础,凡母牛在中上等膘情,情期受胎率可达到85 % ,下等膘情则情期受胎率为68% ,如果母牛性周期异常,则情期受胎率就会明显下降。笔者从生产实践中发…  相似文献   

16.
17.
做好奶牛冷配工作,对发展奶牛业、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都十分有益。下面谈谈提高奶牛冷配受胎率的措施,供参考。1适时准确的输精时间奶牛有如下表现时,可考虑进行第一次输精:奶牛由乱跑鸣叫变为安静,不躲避人的接触;手抓牛尾有拱背现象,阴门流出的黏液量不再增多,黏液中间混有灰  相似文献   

18.
产后母牛冷配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繁殖率的首要因素,根据多年工作实践,要想提高产后母牛冷配受胎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母牛饲养管理水平母牛放牧应实行小群体放牧为主,采取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使母牛群能放好、吃饱;收牧后要每天补喂适量食盐,饮水充足,每头牛日补精料0.5 ̄1.0kg;为保证母牛体况,哺乳犊牛最好采取6月龄断奶。只有使母牛达到上等膘情,才能保证受胎率的提高,从对比试验,上等膘情母牛受胎率与膘情差的母牛相比,冷配受胎率可提高30% ̄35%。2掌握给母牛冷配输精的适宜时间2.1根据母牛发情的外部表现母牛从开始发情到…  相似文献   

19.
随着黄牛品种改良进程的加快,提高黄牛经济效益在牧业效益中的比例,利用良种牛的冷冻精液与本地黄母牛配种进行杂交改良,为加快品种改良、提高受胎率,技术人员应把握好以下5个环节:1 认真做好发情鉴定对用于配种的母牛,除进行健康检查外,在输精前必须进行发情鉴定:(1)发情母牛外观主要表现为:兴奋不安、哞叫、排尿次数增加,阴门肿胀、内壁潮红、有粘液排出、相互间舔舐、嗅闻、被爬跨和爬跨其他母牛,有公牛、阉牛或其他母牛尾随其后,开始不接受爬跨,进入发情旺期后,被爬跨时站立不动并回头探望,这是发情牛最可靠的标志。(2)母牛发情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黄牛冷配是发展优质高效养牛业 ,增加农民养牛收入 ,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的主要途径。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实地调查 ,就黄牛冷配如何提高受胎率谈几点体会。1 加强母牛饲养管理 ,促进发情母牛常年发情但季节性明显 ,而且和营养状况、使役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我省 7、8、9月是牛的发情高峰期 ,因为这一时期气温高 ,光照长 ,雨水多 ,青草旺盛 ,牛膘情好 ,有利于母牛发情排卵。其它月份应注意母牛的补料 ,确保膘情。2 做好发情鉴定 ,适时输精根据母牛发情的各个阶段的外部表现 ,确定配种。准确发现母牛发情表现是掌握母牛配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