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白参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系统地对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营养成分、食药用价值、人工驯化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我省热区白参菌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肥料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酵素菌就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而发展起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菌。称酵素菌BYM-F00D,具有改良土壤,缓解重茬,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等优点。可采用堆肥、追肥、叶喷及土壤消毒等多种方法施...  相似文献   

3.
适合马铃薯晚疫病菌生长的培养基改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全球第一大作物病害,对马铃薯生产危害非常严重。在对该病菌的研究中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是比较关键的一环。本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晚疫病菌接种到黑麦与胡萝卜不同混合比例的5种培养基上,通过隔日调查的方法,比较其菌落生长直径的大小和产孢量的多少,以此作为衡量5种培养基培养效果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黑麦与胡萝卜的比例为1:1时,晚疫病菌的菌落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多,培养效果最好。因此,可以利用这种培养基来培养马铃薯晚疫病菌,这对开展晚疫病菌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省普洱市茶树菇室内高产栽培技术做简要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不同比例杏鲍菇菌糠作为培养料进行白灵菇栽培试验。[方法]通过观测菌丝体与子实体生长状态,测定单瓶产量、总产量以及生物转化率等指标,综合评价杏鲍菇菌糠在白灵菇栽培试验中的应用前景。[结果]当菌糠添加比例为15%与30%时,单瓶产量、总产量以及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且对白灵菇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为30%以下时,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菌糠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菌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桉树因其生长快、抗逆性强、用途广而被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但随着规模化的种植,桉树人工林结构过于简单,林下植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普洱市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种类的调查,发现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的结构为灌木一草本类型和纯草本类型:灌木层主要以紫金牛科、野牡丹科、锦葵科、蝶形花科等植物占优势;草本层则是以菊科、禾本科、蕨科等植物为主要优势种。这些植物多属当地先锋植物或耐旱种类,而非地带性森林植被下的常见组成种类。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8-2010年对云南普洱市鸡油菌形态特征、生态分布、生态环境、发生季节、发生地植被类型、土壤性质等生态学特性的调查研究,揭示了鸡油菌子实体发生与气候、植被、土壤的关系,旨在为进行鸡油菌的人工促繁、驯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样中“金花”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花"是茯砖的品质特征,部分普洱茶样品也有"金花",但是对普洱茶中"金花"微生物研究较少。本文从1个类似"金花"的普洱茶样品中,分离出4株真菌,经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搜索比对鉴定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伞枝犁头霉(Lichtheimia corymbifera)、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和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在自制的普洱茶砖上接种阿姆斯特丹散囊菌,茶砖表面也长出类似的"金花",表明该普洱茶样品的"金花"是阿姆斯特丹散囊菌的闭囊壳。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概述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以普洱茶及其提取物的柱层析组分、以及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样等为试验对象,研究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含量、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的变化规律以及没食子酸与普洱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洱茶中没食子酸的平均含量为9.01βmg/g,但不同样品间含量差异比较大;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遵循着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没食子酸富集的柱层析组分表现出了比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1.
王艳燕  高峻  张婉清  任海涛 《茶叶》2023,(4):257-261
本文目的是设计普洱茶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使普洱茶文化创意产品更加丰富且有灵魂。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分析,从普洱茶文化内涵中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比如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茶马古道文化元素等,并结合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等,应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创意中。结果设计出茶叶包装、手提袋、抱枕、文化衫、提袋、胸针等系列文创产品。普洱茶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激活旅游产品市场,助力云南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普洱茶是近几年的热销产品,本文系统概述普洱茶的定义、特点、存贮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普洱茶定义之争在各地爆发过不少“口水战”,归纳起来,其分歧主要在于“生茶”与“熟茶”谁是正宗普洱茶和普洱茶到底是否应归属黑茶类这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4.
杨慧  张帆  曹振辉 《茶叶通讯》2010,37(2):11-14
普洱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有关普洱茶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从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综述了普洱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起源于云南省,其独特的滋味口感、保健功效以及"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的文化底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普洱茶品牌价值在2010年到2020年间保持稳步增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普洱茶的相关科研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查阅2018—2020年国内外普洱茶科研文献,从普洱茶茶叶种植、加工、活性成分、保健功效以及普洱茶深加工产品等方面综述普洱茶研究进展,为普洱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茶艺     
王绍梅  宋文明 《福建茶叶》2010,32(12):56-59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之分。冲泡普洱茶,要把握好器皿选择、投茶量、水温、润茶、浸润时间等要素,才能充分展现其品质特点。普洱茶的茶艺设计要充分表现普洱茶自然、古朴的韵味。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云南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的进展,报道了普洱生茶、熟茶、以及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茶树品种原料人工后发酵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8.
知性普洱     
初识普洱茶,始于儿时和父亲在茶楼饮早茶,那时只觉得它耐冲泡,亲眼目睹服务员十几次续水后,茶汤依然红亮甘醇。再识普洱茶,是2002年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一位爱喝茶的朋友小心翼翼地从包里取出一小块普洱茶,自豪地说这“生茶”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价钱不菲。至于什么品牌,我已经不记得,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很多人听完后都围了过来品试,品后,有人说好茶,很醇厚!有人说很香,太好了!我也喝了两杯,细细品味,感觉到有少许霉味,但碍于情面,也跟着点点头。  相似文献   

19.
赵振军  刘勤晋 《茶叶科学》2014,34(3):205-212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参与使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本文对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的种类、真菌对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菌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Pyicularia grisea (Cbode) Sacc.]是水稻一种重要病害,该病菌存在较大的种群变异性,不同的生理小种适宜生长的培养条件有较大的差异。为明确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优势种群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不同生理小种稻瘟病菌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