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滇东南河口和文山植胶区2010/2011年冬春低温特点和橡胶树寒害灾情及规律,提出以严格控制植胶海拔上限、调整热带作物种植结构为主的抗寒植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1 生产情况   海南南部于2011年1月20日结束2010年度的割胶。1-2月份云南、广东植胶区都处于停割期,无产量。   2010年冬天至2011年春天,受异常低温天气影响,我国部分植胶区橡胶树出现严重寒害,所有植胶区在2011年均推迟割胶。  相似文献   

3.
2009年对滇东南植胶区2007/2008年冬春橡胶树寒害后的实际损失和恢复状况进行回访调查认为,目前使用的各橡胶品种抗寒力和寒害后的恢复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各植胶单位主要品种的配置仍很单一,以致削弱整体的抗灾减灾能力,灾后各单位的减灾措施各行其是,没有严格按技术规范去做,不能实现胶林应有的恢复效果。建议加强抗寒减灾救灾技术研究和应用,合理配置品种,严格执行和实施规程,才能建立和完善滇东南植胶区长效防御灾害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4.
选取不同环境(海拔、坡向,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橡胶树对寒害状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从降温过程、性质与特点及橡胶物候、品系(种)、割龄等方面对橡胶树寒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以平流为主的混合型降温过程,是多次寒害累加受害的结果。②橡胶树割龄寒害症状从重到轻表现为失管胶林段(前2次寒害达4~6级的割林,受灾后疏于管理,长势弱恢复慢)>老割林段(割龄21~30年)>新割林段(割龄1~20年),橡胶树中幼林基本无寒害。主要查明2013/2014年冬春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寒害情况,总结抗寒植胶经验,提出抗寒植胶建议,为滇东南今后种好橡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模糊数学直接识别来划分植胶区寒害类型区的新方法。这是一种按元素的隶属函数而划分其归属的方法。本文比较了与胶树寒害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的隶属度,从而把我国植胶区划分为无寒害区、轻寒害区和重寒害区三个类型区,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植胶区寒害程度的地域差别。  相似文献   

6.
大坪农场自一九六一年生产性种植橡胶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生产实践证明,本场具备植胶的基本条件,但也存在风、寒、瘠的不利因素,尤其低温霜冻是橡胶生产最大的威胁.为此,如何认识和解决橡胶寒害问题是橡胶生产的主要课题.在与自然界多年的斗争中,我们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对胶树的生长习性和自然环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本文以植胶工作二十年的经验体会,对橡胶寒害常发区的植胶问题提出如下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广东农垦植胶区遭受80年未遇罕见的低温冷雨天气袭击,位于粤西植 胶区三叶农场的橡胶生产遭遇了严重的灾害,是垦区重灾区之一。调查结果表明,1年生橡胶小苗的寒害冻死率达90%以上,3~4年生苗木的冻死率为33.5%。成龄橡胶开割树的寒害亦较严重,受害率达100%,平均寒害级别达到3.52级,冻死率达10%以上。当年开割时间要由原来的4月份推迟至8月份,本年度减产干胶预计1200t,减产率可能达到70%。  相似文献   

8.
橡胶树烂脚病亦称茎基寒害,是近年来我国植胶生产上出现的新问题.华南四省(区)均有发生,福建、云南、广西纬度较高的植胶区尤其严重.1976年在本所调查3980株成令胶树,其中烂脚4—6级树有1193株,占30%.烂脚4级以上的胶树,不但生长滞缓,产胶量下降,还因溃烂面积过大长期难以愈合,引起病、虫入侵,致木质腐烂,严重的整株死亡.为此,研究烂脚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是植胶生产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热带作物学报》2008,(11):23-24
受拉尼娜现象和异常大气环流影响,2008年1~2月中国植胶区出现罕见的强平流降温天气过程,导致各植胶区橡胶树普遍直接受害或引发了病虫害等次生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本年度以及以后一段时间的天然橡胶生产。  相似文献   

10.
2007/2008年冬春寒害中橡胶树新品系湛试327-13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冬春的长时间低温寒害后,笔者对广东及广西植胶区试种的湛试327-13和部分其它品系进行了寒害调查.结果表明:湛试327-13的抗寒性表现良好,开割树与93-114接近;比当前种植的其它橡胶品系抗寒性强,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植株的树龄与抗寒性显著相关;种植小环境对2 a以内的幼龄树有较大影响;建议采取合理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有利于抗寒栽培.  相似文献   

11.
滇东南橡胶树寒害后次期性害虫危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2011年1月云南滇东南橡胶树遭受特大寒害后,引发了以橡胶树小蠹虫类为主的次期性害虫的严重发生和危害,共调查橡胶树6541株,其中受小蠹虫危害株418株,橡胶树虫蛀率6%,共采集成虫标本232头,种类分属小蠹科Scolytidae、长小蠹科Platypodidae、锯谷盗科Siovanidae、露甲科Nitidulidae等4科4属5种,暗翅材小蠹(Xyleborus semiopacus)和对粒材小蠹(Xyleborus perforans)为优势种;调查还对由于频繁的自然灾害和长年的营养失衡导致橡胶树群体衰退是橡胶林次期性害虫大发生的潜在和根本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需要对滇东南植胶环境重新研究和评价,对植胶半个多世纪所依循的技术体系和经营体制进行重新审视,以期实现重大变革,使滇东南植胶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云南河口植胶区继严重寒害后首次发生橡胶树小蠹虫严重为害,经调查证实橡胶树遭严重寒害是诱发小蠹虫大发生的直接原因;通过生产性防治试验,提出新的、有效实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橡胶种植区属于非传统植胶区,橡胶树种植经常性遭受寒害的影响。为了辅助抗寒品种资源选育和推广,本文简述了橡胶树寒害类型和危害、橡胶树抗寒栽培、抗寒品种选育、抗寒生理机制和抗寒分子标记研发等方面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南西双版纳、海南植胶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情况和部分救灾措施,以及灾后的政府救济。研究发现:影响两大植胶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差别不大,风害、白粉病和小蠹虫主要发生在海南植胶区,而云南西双版纳则主要是风害、白粉病和干旱,且后者灾害类型分布相对前者更加均匀;农户应对病虫害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干旱和寒害,海南植胶区农户更加重视台风的灾后处理而忽视灾前防范工作,云南西双版纳植胶区农户病虫害应对措施更为积极合理;政府部门对农户的自然灾害救济力度较弱,还未建立完善的救灾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5.
总结历史经验走适合德宏植胶的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宏地区96年的植胶历史表明,低温寒害造成胶树烂脚是限制德宏地区橡胶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研究经历次寒害选择留存的胶树群落,由于具有优越的边行效应和品种效应而形成很强的适应性,提出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宽行距、用作其它经济作物的橡胶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云南植胶区地处热带北缘,具有优越的植胶自然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天然橡胶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是我国在规模上仅次于海南省的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2007年,在异常天气、物候和开割时间推迟,以及病虫害危害加重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云南的天然橡胶生产总体上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2009年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分析了河口地区气温和降雨对病情的影响,提出降雨促进病情发展,而干旱的气候条件对病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月底的极端低温天气对广西隆安香蕉种植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和检测,从香蕉植株结构及细胞结构等方面分析此次极端低温灾害天气下的香蕉受寒情况;同时进行香蕉幼苗低温模拟试验,分析此次寒害造成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香蕉防寒综合措施,为生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1 天然橡胶产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2010年第2季度,全国天然橡胶主要产区全面进入割胶期,天然橡胶产量逐月增加。初步统计,第2季度海南植胶区的天然橡胶产量为9.2万t,比2009年同期略有增加。云南植胶区前期遭受了干旱影响,但进入雨季后产量恢复较快。第2季度云南植胶区生产天然橡胶9.5万t,已接近去年同期。广东植胶区受春季低温的延续影响而推迟割胶,截止到6月底生产天然橡胶0.17万t,同比减少37%。 初步统计今年第2季度全国生产干胶18.9万t,同比减少约1%。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从南纬6°左右的巴西他帕卓斯河(Tapajos River)附近的巴颜姆(Boim)热带原产地东迁北移到南亚热带地区的我国华南植胶区,因纬度偏北,某些年份冬期气温偏低,给橡胶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解决橡胶树寒害问题虽有多种手段,诸如环境地形的选择与改造,防寒、避寒等栽培措施。但实践证明,选育抗寒高产品系对于减少寒害,建立高产稳产胶园,不断北移——扩大植胶面积,增加产量,满足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是一项经济而有效、积极而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