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ICP7035’为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选育的纯系品种,于1998年引进中国.生育期223 ~236天,2年生植株平均株高(247.1±23.9) cm,地径(2.67-0.35)cm,一级分枝数(22.0±2.5)枝,单株荚数(382.5±65.5)个,种子百粒质量(21.72±0.39)g,单株粒质量(273.23±51.58)g;与对照品种比较,具产量高、豆荚及豆粒大、鲜籽粒口感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四川高含油量牡丹品种“丹凤1号”良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合四川地区发展的高含油量的油用牡丹品种,以紫斑、赵粉、凤丹等6个引种牡丹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单株果荚数、出籽率等丰产指标,牡丹籽含油率和籽油有效成分(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结果表明,凤丹为四川地区表现最好的油用牡丹品种。2014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将该品种认定为良种,并命名为"丹凤1号"。"丹凤1号"平均含油率36.5%,单株产籽量(干)203.16g,每公顷产量可达3 900kg。  相似文献   

3.
‘ICP12746’为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选育的纯系品种,于1998年引进中国.生育期231 ~242天,2年生植株平均株高(206.3±21.1)cm,地径(2.48±0.37)cm,一级分枝数(21.3±2.4)枝,单株荚数(416.8±59.6)个,种子百粒质量(24.91±0.45)g,单株粒质量(270.76±43.80)g;与对照品种比较,具有产量高、豆荚及豆粒大、鲜籽粒口感好且种皮薄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李深 《防护林科技》2016,(10):29-30
通过在丹东凤城凤山区苗圃进行银杏大垄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实行大垄双行播种,银杏有苗株数49株·m-2,平均苗高7.6cm,地径平均为0.49cm,鲜株质量为31.4g,分别比对照提高19.51%、24.59%、53.13%和13.77%;银杏幼苗断根后垂直根长达11.24cm,最大侧根长达13.8cm,侧根数达8.7条,侧根粗度达0.18cm,分别比对照提高34.55%、61.03%、107.14%和50%。大垄双行育苗能明显提高根系,断根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金黄熊猫(Xanthostemon chrysanthus F.Muell.exBenth)在广州市生长结实表现及其果实与种子特征,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龙洞种植的6年生金黄熊猫植株为材料,选取10个单株对金黄熊猫植株生长结实表现、果实及种子特征进行了测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金黄熊猫单株间生长表现差异较大,植株病虫害轻,结实量差异大,果实成熟度不一致,10个单株树高、冠幅、胸径、枝下高、果质量、果序数量范围分别为4~5.3m,2.99~14m2,5.7~9.2cm,0.9~2.1m,3.4~9.7kg,117~404个;同一个单株及单株间果序大小差异极大,单果序质量、单果序分枝数以及单果序蒴果数范围分别为17.99~166.87g,5~59个,16~161个;500个单果横径、纵径、质量、种子粒数、种子质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范围分别为8.18~15.02mm,6.66~14.58 mm,0.51~2.93g,46~127粒,0.06~0.5g,单果萼片3~8裂,子房室数3~4(稀5)室;种子棕褐色,类三角形、肾形,千粒质量3.34±0.07g,种子长、宽变异系数在13%以上。  相似文献   

6.
夏季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产量,通过对不同立地类型油茶进行不同材料覆盖研究,分析油茶落果及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红壤区对油茶覆盖遮阳网、在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白膜,油茶落果较少(落果率依次为8.93%、25.14%、0%);在红壤区和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谷壳,可以提高油茶单果重量(单果重依次为29.23、32.65、26.08 g);在红壤区覆盖木屑、在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白膜,茶果鲜出籽率较高(鲜出籽率依次为50.29%、47.32%、49.85%);在红壤区和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遮阳网,油茶茶籽重量较大(籽重依次为4.26、4.8、3.98 g);在红壤区覆盖黑膜、在未垦区覆盖谷壳、在砂砾区覆盖木屑,油茶茶籽含水量较低(茶籽含水量依次为43.8%、48.13%、43.02%);在红壤区覆盖黑膜茶籽出仁率较高(56.20%),在未垦区和砂砾区覆盖木屑可以提高茶籽出仁率(籽出仁率依次为62.3%、62.89%);在红壤区覆盖白膜、在未垦区覆盖黑膜、在砂砾区覆盖木屑,油茶仁出油率含量较高(出油率依次为48.37%、50.25%、52.42%)。  相似文献   

7.
山槐(Maackia amurensis Rupr.)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通过对不同育苗密度的山槐苗木的茎干、叶形态、叶生物量、根系生长、单株生物量等特性与每米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槐垄播育苗密度以70株/m时为最佳,这时在苗高、地径、株叶面积、茎重、根重、叶重、全重和每米生物量等都高于其它密度,是育苗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8.
采集"常德铁城一号"、寒露籽和霜降籽3种油茶品种的鲜果,对其品种特性与采摘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城一号"具有"两大三高"的优点,鲜果平均重12.88 g,比一般寒露籽大91.6%,最大果达41 g;种子平均重1.23 g,比一般寒露籽大80%;干籽出仁率达71.27%,比寒露籽高0.46%;7年生单株产量平均达10.97 kg,比青林霜降籽高63.5%,单位面积平均产油达99.69 kg/667m2,比青林霜降籽高75.2%。霜降籽鲜果出干籽率为21.53%,比寒露籽低20.5%;鲜果含油率为7.24%,比寒露籽低22.4%;果实成熟迟,霜降籽在10月下旬开始成熟,比寒露籽迟20 d左右;种子中茶子象甲虫口密度为5.08%,比寒露籽高23倍。寒露籽种仁含油率10月10日达48.8%,成熟度为93.2%,开始裂果;霜降籽种仁含油率10月26日为48.77%,成熟度为94.3%,开始裂果。因此,在常德市寒露籽宣在寒露节气开始采摘,霜降籽宣在霜降节气开始采摘。  相似文献   

9.
板栗选优     
我场现有板栗400余亩,起源实生,大部分生长表现为产量低,栗实小,品质变化大,需要改接换种.因此,我场于1978年根据单株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抗逆性强的标准,初选出了11个优良单株,并进行了鉴评及成份分析(表1、2).如宿城3号单株产量35斤;宿城1号出籽率高达57%,且苞刺短而稀,苞皮很薄;连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方栽培木豆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8个地方栽培木豆群体进行调查,对木豆株高、地径、冠幅、单株荚数、虫荚率、单株粒质量及百粒质量等数量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论是群体间还是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丰富变异。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质量与单株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株高、地径呈弱正相关。单株荚数、虫荚百分率、百粒质量对产量构成贡献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8551、-0.2374、0.1799。若将三个性状相结合,选择单株荚数多、粒大、虫荚少的单株,则后代产量可望有明显增加,有可能育成高产高抗虫性品种。  相似文献   

11.
以50个‘凤丹’单株为材料,对其生长及结实性状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间‘凤丹’生长、结实性状间变异丰富,选择潜力大,分枝数、单株产量及荚果数为变异程度较高的指标;单株产量与荚果数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r=0.776~(**)),荚果数可作为‘凤丹’产量的预测指标;以平均单株产量()加2倍标准差(2s)作为高产‘凤丹’的选择标准,入选率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油用牡丹‘凤丹’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改善结实性状。【方法】以‘凤丹’2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3种栽植密度(0.4 m×0.6 m、0.4 m×0.5 m、0.3 m×0.6 m),栽植4 a后,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凤丹’结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使用气质联用色谱法对‘凤丹’籽主要脂肪酸和氨基酸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实性状指标包括单果果角数、单果种籽鲜质量、鲜出籽率、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结果】‘凤丹’产量、单果种籽鲜质量、鲜出籽率、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等指标均随着栽植密度增加而减小。0.4 m×0.6 m栽植密度条件下,单果鲜质量为29.85 g,单果种籽鲜质量为58.330 g,单果种籽数为68.33,与0.4 m×0.5 m和0.3 m×0.6 m栽植密度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4 m×0.6 m栽植密度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达到2 465.25 kg/hm~2,极显著高于0.3 m×0.6 m栽植密度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丹’单位面积产量与单果果角数、鲜出籽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凤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4.48%,其中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分别为52.00%、19.84%、22.64%,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凤丹’籽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结论】‘凤丹’适宜的栽植株行距为0.4 m×0.6 m。‘凤丹’籽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氨基酸,可作为营养保健油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1960年我所从岑溪县引进岑溪软枝油茶,据1974年调查,在现存299株中,有218株保持其原来母树的软枝特性和具有树冠开张呈宽伞形,分枝角度大,枝叶茂密,结果均匀,果大皮薄,多呈圆形或近圆形的红、黄色类型,产量高而稳定的优良经济性状,占油茶林总株数的72.9%;有81株树冠为圆锥形,分枝角度小,枝条多直立向上,枝叶较少,花芽和果实均少,产量较低的硬枝型,占油茶林的总株数的27.1%。从我们对子代的单株试验测定和油份分析的结果来看,不论单株产量,出籽率,出仁率,含油率和油质等均比硬枝型植株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播种日期对辣木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月29日、5月4日、5月9日、5月14日、5月19日5个播种日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之间辣木的株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和地上部产量等差异显著,播期对辣木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影响较大。冀中南地区种植辣木应适当早播。  相似文献   

15.
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产品,林下套种的种植方式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不同套种模式对三叶崖爬藤生长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设计3种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无纺布袋种植的模式Ⅰ和模式Ⅱ均较直接裸地栽植的模式Ⅲ在成活率、分枝数、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产量上有显著的提高(P<0.05)。套袋对三叶崖爬藤生长作用明显,表现为有套袋的模式Ⅰ较无套袋的模式Ⅱ在成活率、株高、分枝数、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产量上分别增加了2.8%、23.3%、35.4%、95.2%和87.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是东北地区三大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通过对垄播不同育苗密度的核桃楸的茎干、根系生长等特性与每米生物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密度达到50株/m2时,是核桃楸的最优育苗密度,这时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等都高于其它密度,有利于优质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油松无性系种子园人工辅助授粉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松无性系种子园初果期,花粉量不能满足自然授粉需要的情况下,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使好果率提高15.9%,出籽率提高0.8%,即在种子园球果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使种子产量提高26.7%,另外辅助授粉还可提高球果的饱粒率,降低败育粒和空粒的比率,使种子的播种品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综合评价黄连木单株产量的影响因素,以太行山区的40株表型优良的黄连木优树为试材,就其13个相关因子对其单株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虫果率、海拔、冠幅、果穗粒数、结果枝率、百果质量这7个因子都与其单株产量显著相关,其中虫果率、土壤肥力、果穗粒数是单株产量的主导影响因子,而树高、胸径、海拔、冠幅等因子对黄连木产量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黄连木果实产量是一个综合数量性状,只有各个影响因子协调作用,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茶夏秋季节果实发育对水分、微量元素与激素的需求问题,开展了保墒、根外追施微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肥综合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保水措施对油茶单果重、果径、果高、鲜出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单果籽数、1 000 g鲜籽数、干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及株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根外追肥,再其次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在保水措施中又以滴灌措施效应最佳;根外追肥中保力素1 500倍液对单果重、株产量、鲜果含油率影响较大,而对果高、单果籽数影响较大的喷施尿素0.10 g/L;钛微肥1 000倍液促进鲜出籽率的提高,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喷施10 mg/L GA利于单果重、果高、单果籽数、鲜出籽率的增加;(3)滴灌追施钛微肥1 000倍液、植物生长调节剂50 mg/L GA为油茶夏秋管理的最佳水肥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的种子品质性状和遗传差异,提升种子园管理要求和技术,从出籽率、千粒重、优良度、涩粒率、空粒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木生长量等方面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心杉各无性系出籽率和种子品质遗传差异极显著(P<0.01)。出籽率为3.0%~9.0%,60%以上的无性系出籽率大于5.0%;优良度为33.3%~83.3%,69%以上的无性系优良度大于50.0%;发芽率13.0%~78.0%之间,无性系平均发芽率为46.8%。总体来看,出籽率及种子发芽情况良好。无性系平均空粒率为6.7%,而平均涩粒率达37%,且有75%以上的无性系涩粒率大于30%,种子品质受涩粒率的影响较大。根据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降低涩粒和空粒含量,有利于提高红心杉种子园种子的整体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