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朝生 《齐鲁渔业》2008,25(2):10-12
近年来,青蛤养殖模式逐步由过去的自然苗种粗放式养殖过渡为移苗增养殖,苗种需求量日趋增加,大规模苗种短缺问题已成为广大养殖户普遍关注的热点。虽然有关青蛤人工育苗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有关青蛤中间培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培育大规格苗种在青蛤产业发展中恰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作者深入青蛤规格苗种的生产一线,吸纳总结养民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2.
海蜇是南通地区传统的海产品,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求量一直较大。随着捕捞量的下降,发展海蜇的人工养殖成为必然趋势。南通地区滩涂资源丰富,为发展海蜇养殖提供了必要条件。南通海区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底质等水文因素,能够满足海蜇生长的要求。本地区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在借鉴外地区成功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开展池塘、港塭、大棚、围网等多种形式的海蜇养殖,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增加海蜇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3.
海蜇原种保存培育技术是使海蜇保持正常遗传性状,以达到物种性状稳定效果。它包括了原种培育技术、产卵孵化技术、螅状体培育保存技术、隔离保护措施及质量管理等。经过保存培育的亲本具有许多优良性状,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学价值,为海蜇的苗种繁育、增养殖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该试验在基地已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海马(Hippocampus SP)又名落龙子(图见彩中插2),为海龙鱼目、海龙鱼科、海马属,全球约有35种,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兼海水观赏鱼类。由于海马独有的身姿和能模拟环境变换多彩的体色及特有的繁殖方式,而成为水族观赏新宠深受人们的喜爱。笔者近年来进行了海马幼苗培育的试验探索,  相似文献   

5.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合侠 《科学养鱼》2004,(12):30-31
笔者依据本地区的生产经验,将池塘养殖海蜇的技术要点作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十几年的海蜇放流增殖中,一般都采用伞径规格为15~20 mm的幼蜇。根据几年来海蜇池塘养殖经验,培养大规格苗种养成,可提高50%~60%的成活率。特别是2007年莱州湾海蜇增殖放流大为减产,除自然因素严  相似文献   

7.
一、池塘选择与清整。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系新开池塘,位于沿海堤外高潮区滩涂,泥沙底质,每个塘口面积2~5亩不等,海水水质达到无公害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全年海水盐度在16‰-25‰之间,pH值7.0-8.5,池塘最大蓄水深度1.2~1.5米。  相似文献   

8.
<正>海蜇是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的腔肠动物,主要摄食桡足类、枝角类、介形类、涟虫类、端足类、纤毛虫类、贝类幼体和其他浮游动物幼体。海蜇的生殖方式包括营浮游生活的有性世代和营固着生活的无性世代水螅型,两种生殖方式互相交替进行,体重3 g的海蜇碟状幼体,经2个月的生长,伞径可达300~500 mm,个体重达10 kg以上,增重300多万倍。主要繁殖季节在8月中旬到9月中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缢蛏人工养殖的不断发展.其苗种需求也不断加大,仅靠采捕自然野生苗己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此,笔者从事了缢蛏苗种中间培育的试验和研究,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刺参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海捕刺参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刺参养殖育苗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刺参的中间培育在大棚已获成功,在土池中间培育未见报道。本试验利用土池培育刺参苗,减少水电费用,且不投放各种药物,提高苗种抗病能力,为今后刺参苗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幼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庆贵 《水产养殖》2010,31(7):30-31
<正>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笔者从2003年开始在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幼苗培育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整个垦区进行幼体培育的面积超过800×  相似文献   

12.
泥蚶俗称“花蚶”,属热带和温带贝类,分布于我国山东半岛以南的沿海海域,是沿海各省重要养殖对象。泥蚶苗种中间培育就是指在高潮区滩涂上筑坝蓄水培育人工繁殖的泥蚶苗,生产成泥蚶蚶豆供应养殖生产。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养殖生产方式,充分解决了因海区污染造成的自然资源量不足的问题。现已成为发展养殖生产、增加资源量的必需途径。目前各地泥蚶苗中间培育面较广,但成活率等技术指标普遍不够高。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归纳出培育过程中各项重点技术措施与广大同仁交流。一、养殖条件1.场址选择:要求选择在海区没有污染、潮流畅通、地…  相似文献   

13.
将体长2.48-3.00cm,平均体长2.64cm;体重2.37~3.16g,平均体重2.68g的鞍带石斑鱼鱼苗在水温17.2~24.6℃、海水盐度31.2条件下进行室外水泥池培育。采取逐渐添加淡水降低盐度至18~19;以鱼体重4%-6%日投喂量投喂用鱼浆或鲜虾浆与幼鳗粉料混合制成的湿性饲料的方式。经过52d的培育,鱼苗体长增至4.7-6.8cm,平均体长增长3.12cm/尾,增长率121.44%;体重增至5.73-8.64g,平均体重增重4.84g/尾,增重率180.60%。培育存活率97.4%。  相似文献   

14.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属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在中国沿海、日本西部、朝鲜半岛西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均有分布[1-4]。海蜇是近岸营浮游生活的暖水性大型水母,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水母之一,食之具有降低血压,消痰散气,预防肿瘤、动脉硬化等功效[5-10],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金仙 《齐鲁渔业》2009,26(4):28-29
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来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笔者自2003年开始在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幼苗培育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海蜇属腔肠动物门,以前主要靠海洋捕捞获得。近年来自然海蜇产量下降,蜇价上扬,群众自发开展海蜇养殖,开始是纳潮纳入自然蜇苗养殖,以后又利用人工育苗进行全人工养殖。2002年,辽宁、山东、江苏都有相当面积池塘养殖海蜇。但海蜇养殖是新生事物,养殖技术尚未发展完备,所以养殖效果高低悬殊,有些养殖池塘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也有些养殖者盲目跟进,养  相似文献   

17.
将体长2.4~3.00锄,平均体长2.64 cm;体重2.37~3.16 g,平均体重2.68 g的鞍带石斑鱼鱼苗在水温17.扣24~6℃、海水盐度31.2条件下进行室外水泥池培育.采取逐渐添加淡水降低盐度至18~19;以鱼体重4%~6%日投喂量投喂用鱼浆或鲜虾浆与幼鳗粉料混合制成的湿性饲料的方式.经过52 d的培育,鱼苗体长增至4.7~6.8 cm,平均体长增长3.12 era/尾,增长率121.44%;体重增至5.73~8.64g,平均体重增重4.84 g/尾,增重率180.6%.培育存活率97.4%.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广东、海南等地区的养殖户经常采用对虾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南美白对虾一般培育时间为20-30天,规格为4-6cm。其利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2011年3月,笔者在江苏省启东茅家港海域选择中低潮海区实施杂色蛤滩涂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应用与研究,苗种中间培育面积14-3hm^2,投养杂色蛤苗种60.2t,经过10~14个月的滩涂养殖,生产出1.0~2.0cm、2000~4000粒/kg的大规格杂色蛤苗种226.9t,平均每667m^2产量1056.3kg,实现产值131.6万元,利润加.8万元。现将杂色蛤滩涂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应用与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青蛤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蛤的中间培育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工厂化育苗和土池育苗相结合的方法,培育效果好,中间培育的关键是控制好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