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传统的蔬菜育苗,一般是将苗床整好后播种盖土,随后插好竹弓、覆盖拱膜。有的还在播种盖土后先平铺1层地膜,再盖拱膜,待蔬菜出苗时将平铺的地膜抽出,只盖1层拱膜。笔者在指导菜农育苗时,将该技术改进为先铺地膜,然后打孔、播  相似文献   

2.
降解膜在干旱区棉田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塔里木垦区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已推广数十年。地膜覆盖在保墒、增温,实现棉花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同时,也给土地造成严重污染。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残膜越来越多,据统计,新疆棉花地废旧地膜残留量已达5.73kg/667m^2,埋在土壤中的聚乙烯地膜200年不降解,并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使土壤通透性降低,地力下降,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造成作物播种后烂种、烂芽,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因此,治理残膜污染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在定植垄上先覆盖一层厚0.005mm的地膜,再在上面用竹片或枝条搭成宽1.3m左右,高0.6m左右的小棚架,然后覆盖0.014mm的棚膜,即成双膜覆盖.棚上夜晚可加盖草苫。双膜覆盖的西瓜上市时间比一般露地西瓜早40多天.比普通地膜直播西瓜提前15~20天。由于投资少.拆建方便,栽培效益高,深受各地瓜农双迎。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4.
烟地除草对烤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除草均采用人工操作,一般在烟苗移栽后15d左右进行第1次松土除草,30d左右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和培土上厢,地膜烟烟移栽后50~60d揭膜后除草、培土、上厢,这样做不仅费工费时,还易损坏烟株和叶片。因此我们就烤烟田间化学除草方法进行了探讨。1试验设计烤烟品种为K326。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1、不施药不盖地膜(Ck);2、施用都尔除草剂100ml兑水50~60kg;3、施用都尔后盖银灰色透明单色膜;4、施用都尔后盖中间黑色两侧为银灰色的双色膜。每个处理栽烟180株,分为3个小区,即3…  相似文献   

5.
超宽膜植棉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植棉技术,它是在宽膜植棉优势的基础上,将1.45m宽的地膜加宽到2.15m以上,由原来1膜种植4行,变为1膜种植6~7行,从而更充分地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杀草效应,使棉花早播种、早出苗、发育快、成熟好,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6.
烤烟地膜覆盖栽培不同揭膜时间对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商洁  喻会平 《种子》2003,(1):64-65
自2000年以来我们在大方中烟与英美合作基地内开展了一系列试验,2000-2001年我们开展了不同品种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对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效果显著。尤其以盖膜40天或全生育期盖膜(50天后撕破地膜)获得了理想的产量及收入。盖膜还可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根系对氮肥吸收,增加烟碱合成,提高烟叶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7.
蓝膜育秧效果好李劲松,李勋远(湖北省长阳县农技推广中心443500)1994年我县在水稻育秧上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微膜覆盖技术试验,以摸索不同颜色地膜的透光性、升温性和保温性,从而筛选出适合我地水稻育秧生产最佳地膜类型,达到保温育秧、培育壮秧的目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膜下播前滴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膜下播前滴水灌溉技术,是在采用地膜种植和实施加压滴灌灌溉技术的基础上不经过播前灌溉直接进行播前土地处理,并且在处理好的土地上将地膜和毛管铺设好后在播种前实施土壤滴水灌溉的一项播前灌溉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塑料薄膜,主要成分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这种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可在土壤中残存二十年以上;长期使用农膜覆盖的农田,土壤中的残膜逐年增加(据调查,土壤中地膜残留量一般占投入量的1/3),土壤中残膜过多有很多弊端:一  相似文献   

10.
玉米单株等距离破膜播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自1987年引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以来,主要是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办法。着随推广面积的扩大,这一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不易掌握播种深浅,播得过深,地温低,幼苗生长细弱,出土困难,容易造成出苗晚而不齐,三类苗多,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播种过浅,易造成炕种炕芽而缺苗。(2)在播种期间遇到干旱不能及时覆膜。(3)水分过多易闷种闷芽。(4)土块过大易压伤种苗。(5)破膜接苗工作量较大,地块较宽的农户难以接受,若破膜接苗不及时易产生烧苗现象,破膜洞口过大影响地膜的保水保肥和增温保温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进行了地膜覆盖栽  相似文献   

11.
瓜棉套作三膜覆盖一膜两用效应张少芸,李秀奎(山东省泰安市棉花办公室271000)栗庚平,王贵刚(山东省东平县棉花办公室)自1989年开始对瓜棉套作三膜(地膜加盖小拱棚膜,再加盖中拱棚摸,简称三腹)覆盖,一膜两用(地膜为西瓜、棉花共用)试验。1993~...  相似文献   

12.
双膜瓜甜套种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甜瓜栽培双膜甜瓜种植也叫双膜覆盖栽培,是在甜瓜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小拱棚种植甜瓜的栽培技术。此项技术可使甜瓜的成熟期比露地直播栽培提早35~40d,比单层覆盖提早15~20d。由于上市早、品质好,价格高,经济效益是单层覆膜的1.5~3.0倍。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地膜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地膜已由窄膜(指膜宽60cm)向宽膜(膜宽145cm)和超宽膜(膜宽215cm)发展,宽膜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水稻增产幅度大,节水效益显著,目前发展很快。本文简要介绍了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的开发背景,并根据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要求,提出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的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大面积的试验示范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作业,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出苗整齐。其主要技术指标:空穴率≤3%;穴粒数6~12粒/穴;穴粒数合格率≥85%;膜孔覆土率≥95%;播种穴数31 000~33 0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15.
降解膜与滴灌技术对番茄水肥利用效率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表明,利用生物降解膜、滴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减轻农膜污染;常规地膜配合使用滴灌技术也可以起到增产、节水等效果。关于生物降解膜与滴灌技术配合使用对加工番茄水、肥利用效率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在新疆石河子垦区研究生物降解膜与滴灌技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稻机插秧在江苏省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2OO2年全省机插面积超过2万hm~2,本县机插面积达753.5hm~2。水稻机插秧有几种育秧方式,其中之一为双膜育秧(双膜指底铺有孔地膜、上覆增温保湿地膜),实践表明,双膜育秧可大幅降低育秧成本,是替代硬盘育秧的有效手段,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双膜育秧尚有一些关键技术不够明确,今年本县进行了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区不同农田管理模式的残膜污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更科学地应用地膜技术减少残膜污染,研究不同农田管理模式对农田残膜污染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农田残膜人工采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兵团和地方2种不同农田管理模式下农田地膜残留量、地膜回收现状和残膜处理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膜残留量方面,北疆兵团和地方的农田地膜残留量没有显著差异;南疆地方的农田地膜残留量显著高于兵团,高38.93 kg/hm2(P<0.05);东疆兵团的农田地膜残留量显著高于地方,高162.60 kg/hm2(P<0.05)。在地膜回收方式方面,兵团和地方都是主要采用了地表全部清理干净后在翻耕时再捡拾一遍和只进行地表清理的方式。在残膜处理方式方面,兵团主要采用收集后填埋和焚烧的方式,而不同地方残膜收集后填埋、焚烧、放置在路边和卖掉的方式都有使用。不同的农田管理措施导致农田地膜残留量出现差异,本研究为新疆农田残膜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具体化和高效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大旱之年,如何确保玉米不减产,是云南省各级农业行政、技术部门当今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节水效果明显,省工省力,是最有推广潜力的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就是把90厘米地膜覆盖在两行(宽窄行)玉米之间的垄背上,玉米以40厘米的行距、35厘米的塘距播种,每塘保留两粒玉米播在地膜两侧垄沟里。由于该项栽培技术具有膜内栽培相似的增温保墒、抗旱抗倒、改善田间通风通光等优点,所以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达到抗旱节水、增产增收的目的,同时节省了其他地膜覆盖技术要求的破膜、揭苗、压土等工时投入,也方便后期的追肥操作。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典型地区农用地膜利用现状及残膜污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山西省目前的地膜利用和残膜污染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和样方检测方法,对山西省各市县进行地膜问题的相关统计分析,同时对寿阳大田中的铺膜情况进行实时观测。结果表明:目前全省使用的地膜厚度大多在0.008 mm以下;全省90%以上都使用普通地膜,可降解类地膜很少;地膜覆盖面积居前三位作物分别是:蔬菜、玉米、马铃薯,南部盆地内有部分覆盖冬小麦;地膜使用量最多的市级单位是大同、忻州、临汾;地膜回收率极低,且大都是搁置路头、填埋、焚烧或者直接翻入土壤,残膜在土壤里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若一直沿用目前的地膜覆盖方式,不重视对残膜的回收,很快就会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制标准,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和质量。本次调研统计分析可为山西省残膜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低拱盖膜对双牌虎爪姜鲜姜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生姜生长后期10月底—11月初,日最低气温下降到15℃时开始采取低拱盖膜,可提高双牌虎爪姜鲜姜产量,生育期延长25 d,产量增加1 010 kg/667 m2。盖膜与不盖膜在株高、分枝数、一级、二级姜球数和单株产量都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