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优化石斛兰种苗快繁技术体系,探索一种无激素培养的石斛兰组培方法,将从野生兰中分离得到的6种菌根真菌制成真菌诱导子,分别按40、60、80 ml/L的剂量加入到DE培养基中,培养90 d后,分析6种诱导子对石斛兰“088”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3极显著地促进鲜重的增长,其余处理无显著影响;处理1、5、9、11、13对叶绿素a 和叶绿素a+b的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而叶绿素 b含量仅有处理1、11有极显著的影响。结合对鲜重和叶绿素的影响,以处理13,即添加40 ml/L的 Y05对于石斛兰组培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石斛兰种苗快繁技术体系,探索一种无激素培养的石斛兰组培方法,将从野生兰中分离得到的6种菌根真菌制成真菌诱导子,分别按40、60、80 mL/L的剂量加入到基础培养基中,培养90 d后,分析6种诱导子对石斛兰"088"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3极显著地促进鲜重的增长,其余处理无显著影响;处理1、5、9、11、13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a+b的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而叶绿素b含量仅有处理1、11有极显著的影响。结合对鲜重和叶绿素的影响,以处理13,即添加40 mL/L的Y05对于石斛兰组培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6种真菌诱导子对V3蝴蝶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蝴蝶兰种苗快繁技术体系,探索一种无激素培养的蝴蝶兰组培方法,将从“生兰中分离得到的6 种菌根真菌制成真菌诱导子分别按40、60、80 mL/L 的剂量加入到基础培养基中,研究其对V3 蝴蝶兰组培苗生长的 影响。结果表明院培养90 d后,处理1、2等13 个处理均能极显著地促进鲜重的增长,其中处理6、13、16 和处理18 效 果最佳;处理9、10、13 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K。结合对鲜重和叶绿素的影响,添 加40 mL/L 的Y5、80 mL/L 的Y3 最适合用于对蝴蝶兰组培苗的促生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3 株菌根真菌对海南钻喙兰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菌根真菌对海南钻喙兰(Rhynchostylis gigantea)无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共生培养90 d后3株菌根真菌对组培苗的鲜重、根数、叶数、叶绿素、蛋白质、核酸、光合特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真菌W01和W02对植株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W02显著提高植株的鲜重增长量,W01显著提高了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核酸含量,S01对植株有致病性;海南钻喙兰的光合途径含有CAM途径,为兼性CAM植物,接种W01处理的植株其叶绿素a+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并提升了植株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郭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22-1302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稀土化合物硝酸铈对组培苗的影响,为稀土化合物硝酸铈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南瓜组培苗培养在舍不同浓度硝酸铈的MS培养基上,通过对组培苗的叶片数、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测试,来研究稀土化合物硝酸铈对组培苗的影响。[结果]当硝酸铈浓度不高于10.0μg/ml时,对南瓜组培苗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南瓜组培苗的鲜重和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略有提高,并且在硝酸铈浓度为10.0μg/ml时,叶绿素含量、鲜重、株高均达到最大值;当浓度高于10.0μg/ml时,硝酸铈对南瓜组培苗产生毒害作用并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浓度为200.0μg/ml时,3组组培苗全部死亡。[结论]稀土化合物硝酸铈对组培苗的影响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10.0μg/ml)有助于组培苗的生长发育,而高浓度对组培苗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类音乐对迷迭香植株生长与精油含量及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种音乐(纯音乐、摇滚乐、管弦乐)处理和对照(无音乐)处理对迷迭香生长和精油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音乐处理的迷迭香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植株鲜重均高于对照,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精油含量(0.45~0.85 mL/100g)差异显著;精油共鉴定出25种成分,不同处理的精油成分种类没有差别;在精油成分的相对含量上,纯音乐处理和管弦乐处理与对照整体上差异不大,而摇滚乐处理则差异明显:降低了单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提高了含氧化合物、倍半萜类和脂肪族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7.
段晓宇  汪维双  杨红  唐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22-8423,842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镧和硝酸铈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硝酸镧和硝酸铈添加于细茎石斛培养基中,观察其对组培苗生长、生根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确定培养基中添加稀土硝酸盐的最佳浓度。[结果]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生长,其中0.2 mg/L硝酸镧和0.2~0.4 mg/L硝酸铈的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稀土硝酸盐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表现为负效应,甚至导致死亡。两稀土硝酸盐对叶绿素含量影响差异较大,硝酸镧(除0.2 mg/L)降低了石斛组培苗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且对叶绿素a的促进仅见于0.2 mg/L;低浓度硝酸铈(0.2~1mg/L)均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浓度则抑制。[结论]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的生长;高浓度稀土硝酸盐抑制组培苗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光强处理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光质LED作为人工光源对漳州金线莲进行继代培养。结果显示:红光处理有利于株高生长,其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值均较小,其中70 μmol/(m2·s)红光处理时金线莲高度达到6.26 cm,但此时其叶绿素含量a、叶绿素含量b、叶绿素总量、Fv/Fm和Fv/Fo值仅分别为1.19 mg/g、0.55 mg/g、1.73 mg/g、0.572和1.34;绿光对金线莲各项指标均无促进作用,且不同强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蓝光处理对金线莲组培苗叶片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金线莲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值相对较高,但会抑制株高生长,其中70 μmol/(m2·s)蓝光处理时金线莲鲜重、干重、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a、叶绿素含量b、叶绿素总量、Fv/Fm和Fv/Fo值分别为1.47 g、0.19 g、0.130、1.83 mg/g、0.71 mg/g、2.54 mg/g、0.801和4.02,但其高度仅为4.56 cm。由此得出,红光有利于植物地上部分生长,但是会造成植株徒长,绿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较小,蓝光对组培苗具有一定的矮化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镧、硝酸铈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稀土元素在组培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培技术,以未添加硝酸镧、硝酸铈的石斛组培苗为对照,确定培养基中添加稀土硝酸盐的最佳浓度。【结果】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生长,其中0.2mg/L硝酸镧和0.2~0.4mg/L硝酸铈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稀土硝酸盐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表现为负效应,甚至导致死亡。两稀土硝酸盐对叶绿素含量影响差异较大,硝酸镧(除0.2mg/L)降低了石斛组培苗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且对叶绿素a的促进仅见于0.2mg/L;低浓度硝酸铈(0.2~1mg/L)均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浓度则反之。【结论】稀土硝酸盐对石斛组培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作用,浓度的高低是抑制(促进)生长、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0.
用3种营养液MS,MX和MY对雾化栽培室3种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培养处理.结果表明,营养液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茎长、根系鲜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茎鲜重、茎粗、根系体积影响不显著;根系生长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茎鲜重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对叶绿素含量为负相关;植株全N%、全P%、全K%皆随着生长的进行而逐步减小;最佳营养液配方为MX.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甲醇、甲醛和甲酸3种C1化合物对植物生理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更好地理解这3种C1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分别用5 mmol· L-1甲醇、甲醛、甲酸溶液均匀喷洒于温室条件下盆栽培养的拟南芥叶片上,以喷蒸馏水的植物为对照,每周喷1次,4周后分析施用这3种C1化合物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促进拟南芥生长,而甲醛和甲酸抑制其生长,甲醛的抑制作用特别明显;甲醇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花青素含量但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甲醛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甲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但大幅度降低了叶绿素b含量从而使叶绿素a/b的比值比对照高2倍;3种C1化合物处理都能增加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质含量,甲醇处理尤为明显,只有甲醛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总糖、H2O2及羰基化蛋白质含量,产生氧化胁迫.对基因表达谱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被甲醇诱导,而甲醛抑制它们的表达但诱导很多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甲酸对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这没有显著影响;3种C1化合物对大多数C1代谢相关基因没有显著影响,但都抑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其日常养护管理和扩大在广西的引种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花风铃木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培养基质相对含水量100%、80%、60%和40%处理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分析其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的适应能力。【结果】随着培养基质水分含量的减少,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株高增量、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地径增量、总根长、根尖数、地下部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土壤相对含水量60%处理下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根尖数、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土壤相对含水量100%处理(P0.05,下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株高增量、单株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及地径增量、总根长、根尖数和地下部生物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地上部生物量及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培养基质不同水分含量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时株高增量、地上部生物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最佳,MDA含量最低,最适宜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马斯特’康乃馨组培苗为试材,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LED为光源,研究红光、蓝光和不同红蓝复合光处理下,光质对康乃馨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康乃馨组培苗的株高最高在红光处理下最高,蓝光处理下最低,红蓝1∶3的株高明显高于荧光对照处理;单色光处理下根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2)蓝光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蓝光能增加康乃馨组培苗光合色素的含量;复合光质处理和对照荧光灯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红蓝3∶1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蓝光处理下蔗糖含量最高;红蓝1∶3处理下,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低;红光下可溶性蛋白最高。LED光源的的光质组合可以作为康乃馨组培苗育苗的光质。  相似文献   

14.
以烟用烤房内生产豌豆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蓝光、红光、蓝红混合光)对豌豆苗长、重量积累、色素含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光照条件下,相对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提高豌豆苗长、鲜重和干重、色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其中蓝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a、V_C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红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b、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蓝红混合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V_C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相同喷水频度下,蓝光处理能够显著提升苗长及显著增加豌豆苗茎叶鲜重、总鲜重、总干重。不同光质对豌豆苗叶片中不同色素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蓝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a含量,红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b含量,蓝红混合光照处理显著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红光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质。蓝光照射处理V_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类黄酮含量高于红光照射。豌豆苗中色素总量与V_C含量、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豌豆苗生产过程中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改善豌豆苗生长发育状况和达到提升豌豆苗营养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光源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普通荧光光源为对照,研究LED光源对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色红光(R)处理下株高、叶长、干重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促进生根;(2)2RB处理下总叶绿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且与其他光源处理下差异显著,红蓝白复合光(RBW)照射下,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单色蓝光(B)处理下,叶绿素a/b比值最高;(3)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组培苗可溶性糖合成;LED白光光源(W)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差异显著(p0.05)。说明LED不同光质对组培苗生长影响明显,综合比较各项指标,LED红蓝复合光(2RB)可作为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16.
营养液对雾化栽培不同品种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种营养液MS,MX和MY对雾化栽培室3种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培养处理。结果表明,营养液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茎长、根系鲜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茎鲜重、茎粗、根系体积影响不显著;根系生长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茎鲜重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根显著相关;对叶绿素含量为负相关;植株全N%、全P%、全K%皆随着生长的进行而逐步减小;最佳营养液配方为MX。  相似文献   

17.
以耐铝性较强的桉树无性系巨尾桉9号为试验材料,从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方面探讨酸铝处理对试验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铝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变化较大,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较小,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叶绿素总含量总体上先降低后升高,在12 h时达到最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在6 h时最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先减少后增加,在6 h时最低;在Al 4.44 mmol/L、p H值3.5处理12 h,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a/b均达到最小,而处理24 h,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b含量、净光合速率均最小;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铝处理、处理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不同铝处理对蒸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不同铝处理、处理时间对Fm、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芘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4个浓度(0、0.5、1.0和2.0 mg/L)的芘对2种玉米市祥1号(敏感品种)和广甜3号(耐性品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芘浓度的升高,市祥1号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广甜3号相对生长量、绝对生长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b和根系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市祥1号在0.5~1.0 mg/L芘处理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2.0 mg/L时则显著降低,芘浓度≥1.0 mg/L时根系和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而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广甜3号在芘浓度≥1.0 mg/L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与敏感品种市祥1号的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芘浓度与耐性品种广甜3号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玉米苗期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芘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4个浓度(0、0.5、1.0和2.0mg/L)的芘对2种玉米市祥1号(敏感品种)和广甜3号(耐性品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芘浓度的升高,市祥1号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广甜3号相对生长量、绝对生长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b和根系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市祥1号在0.5~1.0mg/L芘处理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2.0mg/L时则显著降低,芘浓度≥1.0mg/L时根系和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而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广甜3号在芘浓度≥1.0mg/L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与敏感品种市祥1号的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芘浓度与耐性品种广甜3号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玉米苗期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白术幼苗对盐(NaCl)胁迫的适应能力及生理响应机制,本试验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0、5、10、20 mmol/L和40 mmol/L)对白术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白术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40 mmol/L NaCl处理下白术幼苗叶片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显著下降。当NaCl浓度≤10 mmol/L时,白术幼苗形态特征和总鲜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0 mmol/L和40 mmol/L NaCl处理下,白术幼苗总鲜重比对照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9.3%和18.4%,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31.6%、58.7%、397.8%、58.0%、91.2%和44.3%、43.6%、132.6%、99.6%、47.8%。综上表明,当NaCl浓度≤10 mmol/L时,对白术幼苗影响较小;而当NaCl浓度≥20 mmol/L时,白术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因此,20 mmol/L NaCl可作为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