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拔节前施用5%调环酸钙的抗倒增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10 d,用5%调环酸钙375 g/hm2,对水225 kg/hm2,均匀喷雾。施用后15 d与未施用5%调环酸钙空白区有明显高度差异,至抽穗期成熟期都一直表现比空白区株高明显矮,且施用5%调环酸钙区冠层整齐,抗倒伏,秸青籽黄熟相好,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都较高,比对照增产11.58%。  相似文献   

2.
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对小麦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在小麦上的应用潜力,选用小麦品种皖麦68和郑麦9023,分别在拔节前1周左右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结果表明,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1 500~2 100 g/hm2可显著降低小麦株高,增大植株基部节间直径,并能提高光合速率、千粒质量和产量。其中,皖麦68施用2 100 g/hm2和郑麦9023施用1 500 g/hm2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的产量最高,分别达6 678.75、7 666.80 kg/hm2,比各自对照(CK)分别增产9.89%和11.29%。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对小麦控长和增产作用明显,值得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敏 《农技服务》2012,(3):292+294
为了摸清调环酸钙5%泡腾片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五优稻四号为材料进行了田间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茎叶喷施21~24 g/667 m2的调环酸钙5%泡腾片制剂量可显著缩短穗下第4、第3节间长,增加穗实粒数,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具有防止水稻倒伏和增加水稻产量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4.
70%戊唑醇·丙森锌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戊唑醇·丙森锌叶面喷施的处理方式对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较好的剂量为360 g/hm2,其防治效果略好于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225 g/hm2,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的防治效果与其相比较差,具有极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稻曲病为该区域常发病害之一,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为比较不同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防治稻曲病的新型绿色防控药剂,为该病害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我们开展了本项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10d、齐穗期各施药1次,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g/hm2对稻曲病防治效果最好;水稻破口前10~15d、齐穗期各施药1次,防治药剂首选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g/hm2,其次选择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600ml/hm2、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750ml/hm2。  相似文献   

6.
开展混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防效上考虑,防治水稻纹枯病建议用24%腈苯唑225 mL/hm2+5%丙环唑1 125 mL/hm2,对水750 L/hm2;防治水稻稻曲病建议用24%腈苯唑225 mL/hm2+5%丙环唑1 500 mL/hm2,对水750 L/hm2,于水稻孕穗末期和抽穗盛期各喷1次,可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水稻稻曲病的使用量以900 mL/hm2最为有效、经济;应在水稻稻曲病发病初期对水600 kg/hm2喷雾使用,务必喷匀,根据水稻发病情况进行施药2-3次。  相似文献   

8.
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水稻稻曲病的使用量以900 mL/hm2最为有效、经济;应在水稻稻曲病发病初期对水600 kg/hm2喷雾使用,务必喷匀,根据水稻发病情况进行施药2-3次。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种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和破口期前进行2次施药,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g/hm2、12.5%氟环唑悬浮剂750g/hm2、43%戊唑醇悬浮剂300g/hm2和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50g/hm2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这几种药剂可作防治稻曲病时交替使用的药剂,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并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北移栽灵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片具有一定的矮化植株和抗倒伏效果,对增收增粒和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对抗倒性差、生育期短的品种效果好于抗倒性强、生育期长的品种;适宜剂量在315~450 g/hm2之间.  相似文献   

11.
方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83-5783,5788
[目的]筛选适宜霍山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促进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稻谷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法]以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徽两优898、丰两优4号、新两优6号、丰两优9号、皖稻153、Y两优1号、深两优5814)为参试品种,以Ⅱ优838为对照。[结果]徽两优898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抗性上都明显优于对照。徽两优898产量最高为10 938.3 kg/hm2;全生育期与对照最接近,比对照早7 d;株高只有124 cm,穴有效穗较多达到11.5个,结实率最高达到86.7%;对稻瘟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结论]徽两优898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异,可为霍山地区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喝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2.5%氟环唑悬浮剂450 ml/hm2、12.5%氟环唑悬浮剂300 ml/hm2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较好,病蔸率均低于其他处理。[结论]12.5%氟环唑悬浮剂可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50%氟环唑悬浮剂2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用量300 m 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佳,50%氟环唑悬浮剂用量150 g/hm2的防治效果与前者相当。2种药剂都是防治水稻稻曲病较理想的农药,在水稻破口前7 d和齐穗期各用药1次可有效防治稻曲病,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对水稻后期病害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三环唑375 g/hm2和15%丙环唑.井冈600 g/hm2+75%三环唑750 g/hm2对水稻安全,在赣榆地区直播连粳七号上应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300 g/hm2防治水稻后期纹枯病、穗颈瘟等病害效果明显,15%丙环唑.井冈600g/hm2防效次之。增产效果以75%肟菌.戊唑醇225g/hm2好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g/hm2+75%三环唑375 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于2022年采用小区传统喷药方式开展了24%井冈霉素A水剂、12.5%氟环唑悬浮剂、18%噻呋·嘧苷素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这5种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长势一致,发育正常,无药害发生,说明各供试药剂对水稻安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87.5 g/hm2和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375 m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84.1%、80.5%,防效较好,适宜作为防治稻曲病的对口药剂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六安市金安区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安市金安区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450 mL/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60%吡虫啉悬浮剂种衣剂2 mL/kg干种、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5 g/hm2、40%萎锈·福美双悬浮剂4 mL/kg干种组合药剂防效显著,按水稻病虫害全程解决方案防治,能很好地控制水稻病虫危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农药,提高防治效果,于2013年晚季在福建省武平县开展了稻曲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齐穗期各施用30%爱苗乳油225m L/hm2、43%好力克悬浮剂270m L/hm2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6.94%、75.74%,病指防效分别为81.98%、79.95%,与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3 750m L/hm2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以上2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曲病替代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1年郎溪县水稻新品种展示及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郎溪县水稻新品种展示及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广两优4号、两优827、Q优6号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好,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六号、全丰2号、皖稻103、Q优6号抗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较好,产量以全丰2号、皖稻153、Q优6号最高,均达到9 000 kg/hm2以上,较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5.88%~8.59%。  相似文献   

19.
75%肟菌·戊唑醇WG不同施药量防治水稻后主要病害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225g/hm2,于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水稻穗瘟防效高于40%稻瘟灵EC 1500mL/hm2,对稻曲病、纹枯病的防效显著高于40%稻瘟灵EC 1500mL/hm2。75%肟菌.戊唑醇WG防治水稻主要病害对水稻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主要是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空谷率下降。75%肟菌·戊唑醇WG防治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建议用药量为150~225g/hm2;若防治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75%肟菌·戊唑醇WG用药量应为225g/hm2,于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230g/L醚菌·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30g/L醚菌·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2次施药后25d,对稻曲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达87.95%和90.97%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125g/L氟环唑悬浮剂处理防效,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增产效果较明显。推荐在水稻稻曲病发病前,于水稻破口前10d第1次施药,齐穗期第2次施药,建议230g/L醚菌·氟环唑悬浮剂的商品用量为645~810mL/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