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吕勇斌  纪倩倩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745-4750
基于农村金融排斥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农村金融排斥的综合评价指标,对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排斥程度进行评价。利用Moran’s I指数和Moran散点图对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空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空间效应显著,邻近地区的排斥程度会对该地区农民的收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金融排斥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金融基础设施状况差的县域更易受到金融排斥。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地区,自建立以来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以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本文立足与现实,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石河子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便于找出导致石河子地区经济差异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苏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24-13225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城乡一体化区域差异进行统计研究,根据区域差异特征进行聚类,并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国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19-15320,15343
基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从金融机构数量及覆盖范围、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额、资金流出农村的情况3个方面考察了农村金融排斥的程度。研究表明,由于"三农"的弱势特征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导致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应从以下3个方面反思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农村金融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并在"三农"与城市良性互动下系统完善;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建设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和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立法问题及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部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问题。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采用安徽省17个地级市2007年的数据,选取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20个指标,对安徽省17个主要区域经济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板块存在落差和城乡差距。与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金融发展也呈现区域差异性。对于农村金融来说,区域差异性尤为明显。本文将从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入手,分析探讨这些差异性给农村乃至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板块存在落差和城乡差距。与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金融发展也呈现区域差异性。对于农村金融来说,区域差异性尤为明显。本文将从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入手,分析探讨这些差异性给农村乃至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一直受到人们与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地区表现出的主要作用不同。本文从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在农村区域经济差异背景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的农村金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还体现在城镇内部、农村内部以及不同区域之间。以居民收入差距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组差距与区域差距。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等级越高,差距越小,反之则相反;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高于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东部与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且东北与其他3个区域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因此,建议秉承边际效应思维,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分析1978~2004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进行了产业和地区分解。结果表明:陕西农村地区的经济差距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历程,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非农产业的空间集中是地区差距变动的主要原因,加快落后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是目前缩小地区差距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道辰  王振健  迟英华  尚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76-2078,2109
以山东聊城为例,采用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欠发达地级市新农村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和mapinfo技术等分析方法,对聊城6县1市1区新农村建设综合能力及各子系统新农村建设能力进行了评价和空间特征分析,探讨了各县市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障碍因子及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聊城市新农村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取1990-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时间序列数据及截面数据的基础上,利STATA 11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就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以此拉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化肥投入现状与地区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汪翔  张锋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169-173
分别从农业化肥投入总量、强度、结构及其粮食增产效应等方面对中国化肥投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详尽阐述了中国化肥投入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高强度的化肥投入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已变得不显著,表明我国化肥投入已过量,单纯靠增加化肥投入以实现粮食增产只能带来农业经营成本增加并加大环境风险;化肥投入结构仍不合理,化肥利用效率偏低;与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一样,我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投入强度也呈现出东、中、西逐级递减的特点,同时,几乎所有省区的化肥投入强度已超过225 kg/hm2的施肥上限,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更是超过了5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杨雪晴 《农学学报》2018,8(5):91-94
为了分析江苏省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竞争力,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来对江苏省30 个县的农村金融业竞争力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建立农村金融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原始数据处理后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农村金融竞争力发展水平为0.316,处于较低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将江苏省30 个县分为4 类地区,各地区农村金融业发展竞争力参差不齐,全省总体农村金融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最后提出了通过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村金融贷款的监管和管理等方法来提升江苏省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周全  何先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5008-5010
根据2009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并使用SA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将我国各地区分为高等、中等和低等收入地区3类,然后对低等收入地区再次进行高等、中等、低等的分类。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分析和评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旨在为国家制定各地区农村的财政投入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文对1992~2009年中国地区差距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指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重点要解决地带内差距问题,同时不能忽略地带间差距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官琳琳  门可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49-15451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介绍了聚类分析的原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划分为4类:第1类为北京、上海,此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因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位于前列;第2类为天津、江苏、浙江,3省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较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稳定;第3类为辽宁、山东、福建、广东,4省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各省(区)归于第4类,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产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