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者比较了团头鲂、草鱼、鲤鱼血清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854)的中和效价,发现团头鲂的血清中和效价高达6300,并测得其春夏秋冬的中和效价无明显差异。用提纯的病毒蛋白偶联上Sepharose4B作为亲和层析柱,成功地从团头鲂血清分离到了抗GCRV-854的蛋白质因子。  相似文献   

2.
何介华 《水产学报》2003,27(5):474-479
将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的结构蛋白与Sepherose-4B偶联制备亲和柱,经亲和层析从团头鲂血清中分离到一种蛋白,能凝集兔红细胞,其血凝性依赖于β巯基乙醇的存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证实该蛋白与D半乳糖有最高的亲和力,其次为甘露糖。梯度PAGE测得其分子量约为240000,SDS梯度PAGE证实该蛋白由分子量为15000的单个亚基组成,亚基之间没有共价连接。以上特性与半乳糖凝集素相符,故称其为团头鲂抗病毒半乳糖凝集素样蛋白。抗体阻断试验证实,此种凝集素样蛋白是团头鲂血清抗病毒及红细胞凝集活性的主要成分。N末段的氨基酸序列为Lys-Val-Asn-Leu-Asp-Glu-Lys-Cys-Pro-Phe,检索GenBank,未发现与这一段序列同源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8月,微山县某鱼种培育养殖基地一口二龄团头鲂鱼种培育池暴发出血病,通过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在走了一段弯路后,最终治愈。诊疗期间曾采取多种药物,并使用转塘等方法,因种种原因未能发挥其疗效,致使鱼种在治疗过程中,病程拖延时间过长,出现大批鱼种死亡现象,造成大的损失。现将鱼病诊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团头鲂出血病是养殖户对鳊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俗称。宜兴地区是全国主要的商品鳊鱼养殖供应基地,多年来鳊鱼出血病成为影响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拦路虎,造成巨大损失。针对养殖户反应的鳊鱼出血病发病迅速,预防困难,和久治不愈等问题,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实现了部分鱼塘全年不发生出血病,死亡率小于0.5%和大部分发病鱼塘能迅速控制死亡的效果。现将调查情况和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8年进行网箱养殖草鱼、团头鲂的初步试验后 ,我们于 1999年作了进一步试验 ,目的是探讨网箱养殖草鱼、团头鲂经济效益 ,进而考察网箱养殖可行性的技术路线。1. 材料方法1.1 自然条件试验自然环境条件与 1998年试验相同。1.2 网箱草鱼试验网箱 6只共 2 4m3 ,规格 2× 2×1 1m ,网目 3cm ,团头鲂试验网箱 4只共6 4m3 ,其中规格 4× 4× 2m ,网目 1 5cm ,2只 ;规格 2× 2× 1 1m ,网目 3cm ,2只。大网箱未设饵料台 ,小网箱底衬有密眼网布 ,以减少饲料流失。网箱均为封闭漂浮式单层网箱。1.3 鱼种入箱草鱼、团头鲂鱼种均为在…  相似文献   

6.
7.
<正>团头鲂﹙M.amblyce phata Yih﹚为长江中下游附属湖泊的常见鱼类,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欢迎。武进区是团头鲂养殖生产的主产区,目前全区主养团头鲂面积达50000×667m2以上。该品种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鲫,鲢出血病的药物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淡水养鱼中,团头鲂、鲫、鲢易患暴发性出血病,对生产影响甚大。本课题针对该病的主要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ctata)以多种药物作抑菌试验,筛选出高度敏感的数种药物组合成复方内服药,取名为“鱼乐”。经二年时间该药在几百公顷养鱼水面中作治疗及预防试验,塘口治愈率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商品饲料和配合饲料在我市鱼类养殖中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市水产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也使养殖鱼类患营养性疾病的情况逐渐增多,而且随着配合饲料养鱼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有加速蔓延的趋势。2004年以来,在笔者接诊的草鱼、团头鲂的病例中,就有12例营养性疾病。因此,为了更好地诊治此类疾病,笔者把诊治12例草鱼、团头鲂患营养性疾病的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基本情况一般山塘水库、池塘、库区网箱养殖草鱼、团头鲂只要是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的都患过营养性疾病。最初时,草鱼、团头鲂等外表无症状,仅眼睛…  相似文献   

10.
应用~(32)P作示踪原子标记水蕹菜,对其消化吸收率,草鱼平均为(5)天61.39%,团头鲂为(8)天62.30%。在比放射性强度为680×10~4贝可/升的标记液中,标记24小时水蕹菜对~(32)P的吸收率达99%。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用8个高质量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选育世代F1、F2、F3、F4和团头鲂"浦江1号"的357个子代进行了亲子鉴定,主要方法是通过Cervus 3.0.7计算机模拟软件依次进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模拟分析和亲子分析,根据LOD值大小判定亲子关系。结果表明在团头鲂混养家系中,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6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935,最终所有子代准确地找出对应的父母本,亲子鉴定准确率为100%,证实微卫星标记在团头鲂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常规养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鲂肥满度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去内脏比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比肝与肠脂比两指标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三角鲂肌肉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团头鲂(P<0.05);三角鲂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团头鲂肌肉中含量,但两者之间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三角鲂肌肉含高不饱和脂肪酸量较多,其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比值明显高于团头鲂;三角鲂肌肉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与团头鲂肌肉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从饵料选择、饲养密度和池塘水面3个方面对北疆地区池塘主养团头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选A和B两种饲料都能很好地促进团头鲂的生长,团头鲂的平均相对增长率分别为195.70%和187.70%;团头鲂在饲养密度为325.6~597.0 kg/hm2时生长较快;在水面较大的池塘中,团头鲂呈现出较好的生长势头。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双向选育效应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0,24(3):201-205
报道1986 ̄1999年团头鲂正向选育和逆向选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正向选育采用混合选育法,每代从鱼苗到亲鱼的总选择率约为万分之四,选留健壮的较大个体,第五代成鱼阶段的平均日增重率比对照系(原种)提高29.1%,即选育效应每代平均为+5.8%。逆向选育为全兄妹近交,后代随机留养,近交系第三代成鱼阶段的平均日增重率比对照系(原种)降低16.6%,即选育效应每代平均为-5.5%;近交系每第四代当年苗种阶段畸形率高达2.8%,越冬成活率比对照系低28.4%,比选育系低48.3%;选育系的越冬成活率比对照系提高38.4%。本研究证明,科学的良性选育可大大提高养殖性能;近亲交配可导致养殖性能的迅速降低,必须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常规鱼类养殖的效益一直在低位徘徊,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养殖户却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效养殖之路,值得学习和借鉴。此地的养殖户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依托武汉市白沙洲水产批发市场的流通渠道,发展了以大规格青鱼和团头鲂混养、一次  相似文献   

16.
池塘主养团头鲂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龙  艾涛 《淡水渔业》2002,32(1):23-24
完全用颗粒饲料主养团头鲂鱼种、商品鱼在新疆是近几年的事 ,新疆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连续三年对团头鲂鱼种及商品鱼的养殖进行了研究 ,累计试养面积近三百亩。 2 0 0 0年的一个高产鱼池 ,面积 6 5亩 ,养殖 137天 ,共净产团头鲂 4 10 4公斤 ,亩净产团头鲂 6 31 4公斤 ,鲫、鲤鱼 80 0公斤 ,亩平均单产 12 3 1公斤 ,鲢鱼 30 0公斤 ,平均亩产 4 6 2公斤 ,各种鱼亩总净产 80 0 7公斤。该年秋季以上几种鱼的平均批发价格为 :团头鲂 2 0元 /kg ,鲤、鲫鱼5 0元 /kg ,鲢鱼 2 0元 /kg ,合亩净增值 :13336 0元 ,现将该池的养殖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人工繁殖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团头鲂亲体的选育、催产、产卵方式、孵化设施、孵化用水、水霉控制等几项重要环节工艺进行新技术研究和改进,使团头鲂亲鱼催产率稳定在96%以上,年平均kg产卵、kg产苗分别达21.7万粒、18.1万尾.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的清蒸武昌鱼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杀菌后鱼体瘫软问题 ,采用 1%的海藻酸钠溶液和0 4 %的氯化钙溶液 ,分别进行 2次抽真空处理 ,使其渗入鱼体肌肉组织中 ,形成不可逆胶体 ,从而提高杀菌后的鱼体凝胶强度 ,增强产品的硬度。通过这种方法加工的清蒸武昌鱼软罐头产品 ,高温杀菌后 ,色泽明亮 ,肉质鲜嫩而富有弹性 ,保持了传统清蒸武昌鱼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9.
<正>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 yih)又名武昌鱼,是近几年来从南方引进到东北地区的名贵养殖鱼类。目前仅沈阳地区养殖团头鲂的面积就有六七百公顷,并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团头鲂养殖的迅速发展,病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几年来,我们对沈阳地区养殖团头鲂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团头鲂患病体采用病毒学的方法进行病毒初步分离以及细菌学实验方法分离病原体(Bacterial septicemia),并对该病原体进行了研究和不同的药物对比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