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可消化氨基酸配方的理论基础蛋白质原料是饲料原料中最贵重的物质之一,蛋白质的开销是饲料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节约蛋白资源,利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理论进行饲料日粮配方的设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配合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平衡程度是影响饲料品质和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地测定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含量及动物可消化氨基酸的需要量是配制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日粮的技术关键。动物可消化氨基酸的需要量是源于理想蛋白质的概念。所谓理想蛋白质就是能够被特定动物完全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对富含蛋白质的饲料的利用率明显低于单胃动物。这是人们认为单胃动物在产肉方面优于反刍动物的理由。然而最近的研究指出,如果正确地平衡各种可消化营养物质,反刍动物可以高效率地利用蛋白质饲料。欲使反刍动物能有效地利用蛋白质和非蛋白氮,就需要了解有关的基本原理。本文重点评述“过瘤胃蛋白质”(by-pass protein)的需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是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对单胃动物而言,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小肽)营养;反刍动物由于具有瘤胃特殊消化生理结构和微生物消化方式,蛋白质营养更加复杂。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是研究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特点,综述了尼龙袋技术、微生物标记技术、同位素法、嘌呤衍生物法和人工瘤胃等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方法,这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理论和日粮平衡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日粮能量蛋白平衡、氨基酸平衡(理想蛋白模式)和钙磷平衡后,日粮离子平衡(dietarycationanionbalance,DCAB)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表明,日粮中离子平衡水平与动物的采食量及氨基酸的代谢等有密切的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是动物生长所必须的重要三种营养物质,由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的生理不同,对三大营养素的消化机理不同。本文就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三大营养素的消化机理及研究热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限制性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刍动物具有独特的消化生理特点 ,其蛋白质或氨基酸营养代谢更复杂 ,单胃动物氨基酸模式研究方法 ,并不完全适用于反刍动物 ,因此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研究与应用 ,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代谢的研究热点。1 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特点反刍动物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 (细菌、原虫、真菌 ) ,饲料进入瘤胃后 ,部分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小肽、氨基酸和氨 ,微生物再利用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架 ,利用发酵产生的能量 ,将部分小肽、氨基酸、氨合成微生物蛋白 ;饲料中未降解蛋白和微生物蛋白 ,随食糜进入真胃和小肠 ,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瘤胃中的微生物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代谢机制和对各种营养的适宜需要量及需要形态上,其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发挥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利用能力及对饲料蛋白质尤其是非蛋白氮的利用效率,以向体组织提供足量且比例适宜的挥发性脂肪酸及增加流入小肠的微生物物质,特别是含可消化氨基酸丰富而平衡的微生物蛋白质。随着人类对家畜生产性能的追求,在人类的选育下,家畜的生产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高产动物的营养需要和供给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营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其在能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反刍动物的营养研究逐渐向肠道营养代谢扩展,如研究小肠可消化蛋白营养需要量、不同条件下过瘤胃氨基酸、淀粉和脂肪对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有关奶牛过瘤胃营养的研究,并已开发了许多过瘤胃产品在生产中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二、影响单胃动物氨基酸需要的主要因素 1.氨基酸能量比 从科学饲养的角度分析,为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浪费,日粮能量与蛋白质、能量与氨基酸水平应当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关系.一般用"氨基酸能量比"和"蛋白质能量比"来表示,即用每兆焦消化能或代谢能所含的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克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饲料前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可以消化利用单胃动物不能或不易消化的饲料。这是因为反刍动物与定居在其前胃中的微生物处于共生状态 ,可以分解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合成动物易吸收利用的挥发性脂肪酸(VFA) ,也能合成微生物蛋白 ,消除许多抗营养因子 ,同时生成B族维生素。但也存在饲料中蛋白质和易消化糖也被降解 ,一些能量以甲烷 (CH4)和发酵热形式丢失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对饲料在反刍动物前胃和小肠的消化情况及调控手段越来越重视。研究者多集中于研究解决两个不平衡问题 :1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和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不平衡 ,导致氨从瘤胃中丢失 ;2…  相似文献   

10.
在单胃动物生产上,为了尽可能少的投入(饲料等)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畜产品),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就必须平衡地供给畜禽以适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研究表明,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制定的营养需要和设计的日粮配方,不仅可使日粮氨基酸更加趋向平衡,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而且能充分利用廉价的非常规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效  相似文献   

11.
1主要应用对象1)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猪、鸡、牛等动物饲料需要高质量蛋白质,尤其是幼龄动物日粮。因为幼龄动物处于生长旺盛期,对蛋白需求和氨基酸平衡要求较高,而且鱼粉中氨基酸比例与动物所需的比较接近。2)水产动物。鱼、蟹、虾等水产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原料就是鱼粉,鱼粉与水产动物所需的氨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蛋白质评定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沿用粗蛋白质体系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来研究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种理论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是这种理论忽视了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在消化生理上的差别。反刍动物由于特殊的消化生理结构 ,在瘤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等微生物 ,使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经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后 ,到达小肠中的蛋白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 (MCP)、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质 (UDP)以及很少量的内源性蛋白质 (ECP) ,这三…  相似文献   

13.
1饲料的营养 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如饲料氨基酸搭配平衡,蛋白与能量搭配平衡,钙、磷搭配平衡。水产动物使用以后,要求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并能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发病率低,运输途中不发红、不发毛、耐运输。  相似文献   

14.
单胃动物的蛋白质营养研究与应用已经历了粗蛋白质(CP)、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可利用粗蛋白质(ACP)、氨基酸(AA)、氨基酸的化学比分(CS)、必需氨基酸(EAA)等阶段,目前正在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的包括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IAAP)、理想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模式(DIAAP)及小肽营养,这一发展过程揭示了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为准确衡量猪禽的氨基酸需要及高效利用饲料氨基酸奠定了基础。1家禽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与日粮配方设计1.1日粮粗蛋白质与能量关系国内(尤其是西北地区)家禽日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量水平偏低,而粗蛋白质含量相对…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研究向数量化、模型化方向发展,以小肠氨基酸为基础的新蛋白质体系逐步代替了传统的粗蛋白或可消化蛋白等营养体系。新的体系更能反映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实质。目前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调节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的配比及平衡,满足动物的需求和效益的最大化。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供应量及其  相似文献   

16.
1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 单胃动物包括猪、马属动物及家禽。以猪为例,猪对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在胃和小肠,在各种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把饲料蛋白质降解为小肽和氨基酸后被吸收、利用。其消化过程为猪食入的饲料蛋白质在胃内,少部分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降解为结构简单的蛋白胨,分解的蛋白胨随同未被消化的蛋白质一起进入小肠,在小肠中再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及氨基肽酶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寡肽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由传统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转向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体系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迄今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小肠氨基酸来源、数量、组成及蛋白质周转方面。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的基础,是通过对饲料以及消化系统的调控,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包括3个来源蛋白质的降解:①瘤胃微生物蛋白;②饲料非降解蛋白;③内源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微生物蛋白质是小肠氨基酸的主要来源,空肠回肠是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氨基酸组成,对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前言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更取决于蛋白质的生长利用率(1)。以味精废液为原料,用热带假丝酵母(Caudida tvopicalis)生产的饲料酵母平均含水分7.49%±1.67,粗蛋白质62.58%±3.29灰分4.90%±0.47。钙0.06%、磷1.26%,氨基酸总量为51.38%,其中对单胃家畜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含量较高(2)。是一种新的蛋白质饲料源,探讨这种新型蛋白质饲料对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研究混合动物蛋白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替代饲料中低温干燥鱼粉后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混合动物蛋白由鸡肉粉、牛肉骨粉、喷雾血球干燥粉、水解羽毛粉以40:35:20:5的比例组成,分别在高蛋白质水平和低蛋白质水平下替代0、50%、75%和100%的低温蒸汽干燥鱼粉.选取初始均重为(13.3±0.1)g的花鲈72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花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及能量沉积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蛋白质水平下,用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可显著降低花鲈的末均重、成活率、增重率、摄食率、蛋白质沉积率、能量沉积率、脏体比及全鱼粗蛋白质、总能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升高花鲈的饲料系数和全鱼水分、灰分含量(P<0.05).蛋白质水平和替代水平对花鲈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各指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此得出,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但对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影响.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水平显著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指标,混合动物蛋白对鱼粉的替代水平应低于50%.  相似文献   

20.
在动物营养中NSP‘s酶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物的消化道中,酶的产生能促进饲料的消化作用,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在动物的消化系统中是能够很容易被消化的。然而很多其它的一类物质如植物细胞壁的多糖类物质,单胃动物(如猪和鸡)只能消化其中一部分;反刍动物则不同,可以在瘤胃中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使植物细胞壁的多糖类物质受到降解,而单胃动物只能在其大肠部分对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