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了中药细辛的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室内抑菌作用和对番茄灰霉病的温室防治效果。在室内抑菌作用试验中,分别测试了细辛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细辛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与浓度呈正相关。细辛提取物稀释100~600倍均对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与浓度没有正相关关系。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细辛提取物50倍的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防治效果达到77.62%,与化学药剂处理达到同一显著水平,其治疗防治效果也达到了52.18%。  相似文献   

2.
在吉林省10个北细辛人工栽培地,采集了2年生和3年生北细辛种苗样本各10份,共计5900株,分别对毎株样本的须根长、须根粗、须根数、单根重等4个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对测定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采用次数分布频率法,将2年生和3年生北细辛种苗分别分为3个等级,并初步制定了北细辛种苗分级标准,为北细辛种苗质量评价及该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细辛可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生产中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繁殖又分为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生产中常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细辛育苗出苗及保苗率的高低、种苗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移栽以后细辛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龙胆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属辽东山区特产药材。自1985年以来,辽东山区成功地将龙胆草从山上野生状态引种归圃栽培。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病原菌的逐年积累,龙胆草斑枯病逐年加重,现已流行成灾并造成毁灭性损失,成为龙胆草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1症状识别病菌主要危害龙胆草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周围出现蓝黑色的晕圈,以后病斑不断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两面均生有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常相互汇合,导致龙胆草整个叶片枯死。2病原菌龙胆草斑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所致。分生孢子器聚生于病斑两面,球型或梨型,褐色,喙突出于叶片表面,内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透明,稍弯曲,具隔膜。3发病规律龙胆草斑枯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5月龙胆草出土展叶后,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进行传播发病。越冬病残体和带病种苗是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病害田间传播主要靠雨水飞溅,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菌种苗。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害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传染。高温、高湿、全光栽培有利病害流行。水生龙胆草品种较粗糙...  相似文献   

5.
用对比法观察记载不同基质对灯盏细辛的生长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并用DPS进行方差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探索灯盏细辛漂浮育苗较好的育苗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对灯盏细辛漂浮苗生长和农艺性状影响差异较大;自制基质作为育苗基质种苗综合素质最好,茎叶生长健康、根系发达、粗壮,出苗率达到83.3%,成苗率提高36.1%,且无根腐病发生;12个数量性状与种苗的成苗率相关度较大的是种苗地下部分。因此可以看出用猪粪、玉米秸秆和珍珠岩按比例制成的基质作为灯盏细辛漂浮育苗基质最佳,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12种农业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双叶细辛发展为新型植物杀菌剂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双叶细辛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1 mg/mL质量浓度下,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12种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并且测定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抑菌率在70%以上的病原菌的EC50,根据结果测定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率以及离体实验.[结果]双叶细辛甲醇粗提物对火龙果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100%,EC50为0.188 mg/mL.双叶细辛石油醚相对香蕉炭疽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99.51%,EC50为0.202 mg/mL.双叶细辛乙酸乙酯相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99.95%,EC50为0.099 mg/mL.质量浓度在2,4,8 mg/mL时,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相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均在60%以上,双叶细辛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在90%以上.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双叶细辛石油醚相以及乙酸乙酯相对香蕉果实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防治效果优于0.2 mg/mL的多菌灵.[结论]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具有抑菌广谱性,可以开发成为植物源抑菌剂.其中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相均对香蕉炭疽病菌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推测双叶细辛中存在对香蕉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物质,这一发现可对将来双叶细辛开发成为防治香蕉炭疽病的有效杀菌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源稻瘟病的病源为稻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病谷和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极小。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8.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植株病残体、种子及土壤中越冬 ,成为初侵染源 ,在常温 2 5℃饱和湿度条件下 ,48h左右病菌就能通过气孔侵入植株叶片组织 ,在一个生长季节可多次侵染 ,并可借助雨水、风传播蔓延 ,一般病害于 6~ 8月为发病期。防治技术主要是培育壮苗、种苗消毒、土壤消毒和药剂喷药等。  相似文献   

9.
<正>西瓜蔓枯病又叫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或瓜蔓,以叶片受害最重.1.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和土壤中及架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随风吹、雨溅或借流水传播,以伤口、气孔、水孔侵入西瓜植株内部引发病害.种子也能带  相似文献   

10.
梨果近成熟期,果面如有大小不同的褐色圆形病斑,这是典型的梨黑斑病,贮藏期间常以果柄基部撕裂的伤口或其他伤口为中心发生黑褐至黑色病斑,严重时深达果心,果实腐烂,很大程度影响果品的营养和销售.因此,梨黑斑病的及早防治尤为重要. 梨黑斑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叶、病枝、病果等病残体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来源很广.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萌发后经气孔、皮孔侵入,也能直接侵入.侵染成熟的果实主要通过各种伤口.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我国黑龙江省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人工林中发生了一种新传染性枯梢病,分布普遍,为害严重,该病是由松色二孢菌[Diplodia Pinea(Desm.)Kickx]引起的。通过调查和接种试验证明该菌还能侵染红松[P.koraiensis Sieb.et Zucc.]、长白赤松[P.sylvestris var.sylvestrif?rmis(Takenouchi)Cheng et C.D.chu]、黑皮油松[P.tabulaeformis var.muk-densis Uyeki]、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通过伤口侵入寄主,潜育期8—14天,繁殖期24—27天。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越冬,翌年5月下旬开始,病菌从前一年的病树上飞散出分生孢子,借雨水淋洗、飞溅和风传播。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5℃,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在马铃薯萄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在散光和常温条件下很容易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病害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2.
细辛核盘菌 Sclerotinia asari Wu et C.R.Wang.在罹病细辛的地上部及整个根部可以形成大量茵核;这些菌核能否直接萌发侵染或形成有性世代借空气传播。这是病害侵染循环中的中心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细辛核盘菌的菌核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直接萌生菌丝体而发生侵染;而它的主要萌发形式是产生子囊盘,由于子囊盘的产生对湿度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其萌发机率较低,而且其子囊孢子因受树叶阻隔,也不易放射传播。菌核可在春秋两季萌发,但秋后因天气寒冷,只能形成子囊盘柄,不能出土,春季子囊盘出土起始于4月15~20日,终止于5月20日左右。子囊孢子放射起始于4月26日,终止于5月19日。子囊孢子的寿命为48小时至33天,子囊孢子以在细辛汁液中最易萌发,并只能从叶部伤口侵入,致病力较弱,构成初侵来源的可能性极小。如果排除有性世代的空气传播,细辛菌核疫病则应确定为捡疫性病害。根据 Adams 和 Ayers(1979)报道,有许多 Sclerotinia SPP 的子囊孢子可以藉风力传播而产生侵染,杨新美(1961)、H.J.Willetts et J.A.—L Wong(1980)等也报道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的主要侵染来源是子囊孢子;而 S.minor的菌核可直接萌发侵染致病。细辛核盘菌能够在病田中产生大量菌核,但它究竟能否萌发产生侵染或产生子囊孢子借空气传播,这是病害侵染循环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为弄清这个问题,作者从1979~1984年对细辛核盘菌菌核的萌发、有性世代的产生及其侵染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报道这方面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稻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稻瘟病的病菌孢子具有随空气飘散的特性,带病稻草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用带有潜伏菌丝的种子播种,其秧苗可能发病,而表面带菌(分生孢子)的种子,则在催芽播种后,分生孢子萌芽从幼苗基部侵入,因而秧苗发病。1.传播途径稻瘟病的病菌主要靠空气气流传播,在当年发病的稻草上越冬,次年7月上旬,温度适宜时,病稻草上的病菌借  相似文献   

14.
番茄灰霉病以菌丝或菌核分生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空气、雨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组织浸入。蘸花是重要的人为传病途径。1发病症状叶?..  相似文献   

15.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侵染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树、榆树、刺槐树、桃树、苹果、梨树上越冬。5月下旬—9月中旬分生孢子器形成并散发分生孢子,8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同时散发。囊孢壳菌孢子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6月上旬囊孢壳菌开始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囊孢壳菌对枣果的侵染高峰期。囊孢壳菌在当年发病枣果上只形成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器,8月下旬—9月散发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6.
果桑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菌核病是果桑最主要的病害,主要为害桑葚.桑树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菌核随桑葚落地,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盘内子实体上生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雌花上,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7.
细辛(Asarum heterotro Poides Fr.)是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细辛叶枯病为细辛地上部病害,发病率较高,传播面积广,危害严重,是细辛主要病害,一般年间因该病害减产15%-20%,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可能全部枯死。所以,加强叶枯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细辛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黄连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分离观察、病害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及叶片上越冬,从伤口侵入寄主,以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管理粗放、荫蔽度大、内质叶品种发病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施保功WP 1 500倍液、多菌灵WP 800倍液、甲基硫菌灵WP 8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细辛菌核病是细辛的主要病害,病原菌为细辛核盘菌。传播途径主要是苗传、土传和杂草传染,不能靠空气传染。侵染蔓延迅速,是一种全株腐烂型的真菌病害,严重时可使细辛大面积烂死,仅剩根皮。  相似文献   

20.
正一、玉米小斑病1.发病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小斑病呈圆状不规则斑块,发病区边缘呈紫红色,向内逐渐成鲜红色中心则锈状枯干。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2.传播途径:玉米小斑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