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药物诱发排卵卵泡发育情况、卵泡大小与妊娠率、妊娠结局的关系,旨在探索促排卵正常成熟卵泡大小范围值及最易妊娠卵泡径线范围值。方法2005.03-2006.09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对因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妇女190例进行药物诱发排卵治疗共476个促排卵周期,采用超声监测排卵,并按卵泡大小分组对照观察其周期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促排卵正常成熟卵泡直径范围为20~30 mm,平均直径(25.12±3.26)mm;正常排卵周期共373个,周期排卵率78.36%;妊娠172例,周期妊娠率46.11%;卵泡直径24~28 mm组、20~23 mm组2、9~30 mm组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65.52%、23.28%、20.37%,自然流产率分别为6.02%、40.74%、45.45%,周期妊娠率前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1);周期自然流产率前组显著低于后两组(P<0.01)。结论超声对促排卵正常成熟卵泡大小范围值及最易妊娠卵泡径线范围值的探索与研究,将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用药剂量,提高促排卵周期妊娠率及妊娠成功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炔诺酮阴道栓-FSH法对黄淮羊和奶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和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在同期发情有效并形成功能黄体的受体羊中,黄淮羊的未排卵卵泡发生率为28.2%,显著高于奶山羊19.1%。未排卵卵泡的存在对胚移受体妊娠率有显著影响,单个小卵泡、单个大卵泡、多卵泡受体妊娠率分别为45.5%、30.0%、25.0%,均显著低于无卵泡胚移受体72.6%。对有卵泡胚移受体肌注hCG,肌注组妊娠率为40.4%,显著高于未处理组31.3%,结果表明hCG可以显著提高有未排卵卵泡的胚移受体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王玲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61-162
我国育龄妇女不孕症的发生率为10%,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占不孕症的15%~25%。超声实时显像可直接动态观察卵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及排卵情况,或用促排卵药物后的卵泡状态。超声检查方便、无创且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不失为监测排卵的好方法。本组观察41例(51个周期)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旨在探讨超声监测对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c-myc基因在鸡卵泡上的表达及卵泡刺激素(FSH)对其的诱导作用,为明确c-myc在鸡卵泡发育过程中的相关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分离鸡小白卵泡(SWF)、大白卵泡(LWF)、小黄卵泡(SYF)、F4和F1卵泡颗粒层和膜层,检测c-myc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50 ng·mL-1FSH处理小黄卵泡36 h,测量卵泡颗粒层的厚度和密度,检测颗粒层和膜层c-myc、标记基因和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体外分离、培养小黄卵泡颗粒细胞,预培养16 h,用siRNA干扰c-myc 24 h后,加入50 ng·mL-1 FSH处理24 h,检测c-myc mRNA的表达。[结果]c-myc mRNA在等级前卵泡的颗粒层和膜层的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排卵前卵泡,卵泡的颗粒层和膜层上都有c-Myc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FSH处理后,小黄卵泡颗粒层厚度增加约25.5%(P<0.05),密度增加约27.8%(P<0.01)。在小黄卵泡颗粒层上,FSH降低了c-myc和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用"GnRH+PGc+GnRH"法同期化处理水牛,利用B超对多卵泡发育和排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经同期化处理的母水牛多卵泡发育发生率为6.43%(42/653),排卵率为72.73%(24/33)。母水牛多卵泡发育的发生与品种、年龄、季节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二花脸、姜曲海、大约克三个品种共9头小母猪发情期的卵巢发育、排卵数以及卵泡发育。发现排卵数与头胎产仔数呈强的正相关(r=0.9947);正常卵泡数占总卵泡数比例的高低与排卵数、产仔数的多少有一致的趋势;正常卵泡与闭锁卵泡的比例与排卵、产仔亦有密切关系,比值越低,繁殖力越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弄清东北梅花鹿卵泡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用透射电镜、目镜测微尺和显微照相技术对各期卵泡中卵泡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按卵泡大小、颗粒细胞层数、透明带状况及卵泡腔是否出现,把卵泡分成4个阶段。结果表明:原始卵泡-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已开始建立结构上的联系,卵泡细胞的形态变化也是适应卵泡发育的需要;初级卵泡-细胞器数量增加,结构变得清晰,卵泡细胞中出现厚壁小泡,可能是一种早期的脂滴;次级卵泡-卵泡突起穿过透明带,并出现有营养作用的脂滴和支持作用的微丝;三级卵泡-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多与粗面内质网相贴,核糖体丰富,成簇分布,接近排卵的卵泡中卵泡细胞发生扩展等一系列结构上的变化将利于受精。  相似文献   

8.
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发育和体外排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发育及体外排卵的特征和规律性 ,为利用卵巢资源奠定基础 ,采用机械方法分离未成熟小鼠腔前卵泡进行体外培养 .以 α- MEM加亚硒酸钠、维生素 C,L-谷氨酰胺、丙酮酸钠为基础培养液 ,分组添加 10 %的 2种不同来源的血清和 1μg/ m L FSH.在多卵泡培养体系中 ,培养 9~ 10 d,每天观察其体外发育情况 ,测定卵泡和卵母细胞大小 .培养结束时 ,用 h CG进行体外诱导排卵 .结果表明 :体外培养过程中 ,腔前卵泡贴附培养皿底 ,相互聚集粘附形成团状结构 ,在细胞铺层微滴培养中 ,卵泡呈单个生长 ,并发育形成卵泡腔或腔样结构 ;经9d体外培养 ,小鼠腔前卵泡达到排卵前大小 (>40 0 μm) ,卵母细胞从开始时的 5 3.2 μm生长到 6 8.0~ 70 .8μm,总存活率为 6 1.0 % ;卵母细胞的大小及存活率在不同的血清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 ;用 h CG可诱导体外排卵 ,发生卵泡破裂 ,卵母细胞排出 ,卵丘细胞扩展 ,卵母细胞生化泡破裂 ,放出第一极体 .总排卵率达 5 9.5 % .因此 ,采用多卵泡培养体系 ,小鼠腔前卵泡能够发育至成熟排卵 .  相似文献   

9.
牦牛妊娠期卵巢、卵泡及黄体的形态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7头妊娠母牦牛卵巢及其表面的卵泡、黄体的形态学观测发现,牦牛妊娠后孕侧卵巢大小、质量显著增加(P<0.05),而对侧卵巢则无明显变化(P>0.05).妊娠4个月以后,卵巢逐渐变扁长,以孕侧更为明显.牦牛在妊娠期,卵巢上仍然有规律地出现非排卵卵泡波,但卵泡数比未孕状态下少.在卵巢表面,主要以Ⅰ类卵泡(直径≤5 mm)为主,为3~6个.在孕侧随妊娠的进行Ⅰ类卵泡数呈递增趋势,妊娠1个月为(2.3±1.8)个,妊娠6个月达到(6.6±5.2)个,而空侧数量变化不明显(P>0.05),整个妊娠期其卵泡数保持在5~7个之间.Ⅱ类(5 mm<直径≤10 mm)和Ⅲ类(直径>10 mm)卵泡数很少,妊娠2个月平均数分别为(0.7±0.5)个和(0.3±0.1)个.牦牛妊娠黄体一半以上不突出于卵巢表面,且黄体直径在整个妊娠期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卵泡生长发育的动态模式,即卵泡经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窦腔卵泡发育至排卵卵泡的过程,着重阐述了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排卵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