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坛紫菜体细胞单克隆叶状体途径及海上养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海螺酶酶解坛紫菜叶状体制备游离的营养细胞,在显做镜下挑选出单个细胞放入96孔板,在20℃,1500~2000 lx,12D:12L条件下进行隔离培养。一部分细胞直接发育形成了叶状体:一种途径是单个细胞通过典型的两级分裂发育成叶状体,也有一些单细胞先形成叶片状的细胞团,然后在细胞团一端形成假根;另一种途径是部分单细胞先形成“愈伤组织”,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放散出类似“孢子”的细胞,其中部分“孢子”发育成叶状体。由单细胞克隆培养获得的叶状体经组织培养形成纯合丝状体,这种纯系丝状体扩大培养后转入传统的育苗途径下海养殖。纯系在苗网附着率、叶片质量和性成熟时间等经济性状方面比未经选育的普通种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坛紫菜单个体细胞克隆的丝状体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海螺酶酶解挑选出的具有优良性状的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叶状体制备游离的营养细胞,在显微镜下选取单个细胞放入96孔板中进行隔离培养。一部分细胞通过2种发育途径形成了丝状体:一种途径是单细胞生长一段时间产生突起后发育形成丝状体;另一种途径是单细胞先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解体放散出类似"孢子"的细胞,"孢子"再发育形成丝状体。将获得的丝状体扩大培养作为纯系并下海养殖。同普通品系相比,选育的品系在产量和质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在纯系培育方面,由单倍的叶状体细胞发育形成的二倍丝状体,遗传物质一步纯合,后代叶状体个体遗传性状高度一致,可以保证优良经济性状不丢失。这种紫菜纯系培育方法大幅度缩短了纯系培育周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菜叶状体的营养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成叶状体的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如卢澄清等(1979)用微生物分解法,赵焕登等(1981)用研磨法、唐延林(1983)用酶解法分离营养细胞,经培养均获得紫菜幼苗,国外仅见M.Polne Fuller et als;(1983)的报告。紫菜属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藻,进行细胞或原生质体的培养研究,无论从生产上解决苗源的途径或作为选种育种的一种手段来看,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研究坛紫菜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分子应答机制,应用引物退火控制(ACP)技术对耐高温型纯系(Z-61)叶状体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时,获得了一条核糖体蛋白S7基因的全长序列,命名为Phrps7(GenBank登录号:JF719273).该基因序列全长702 bp,包含一个585 bp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195个氨基酸的核糖体S7蛋白( PhRPS7),蛋白分子式为C984H1604N294O283S2,由5条α螺旋,6个片层及6个环状连接组成,与多个物种的RPS7蛋白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5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hRPS7蛋白与真菌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它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hrps7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高温胁迫密切相关,在高温胁迫刚开始时(0 ~6d),Phrps7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而随着胁迫的继续(>6 d),表达量又有所下调,但仍显著高于胁迫开始前. 相似文献
7.
莆田市坛紫菜的人工养殖具有30多年历史,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渔业环境的恶化、养殖管理的人为失控及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病害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笔者为此进行多次实地调查,初步总结分析了紫菜的主要病害及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有助于坛紫菜人工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一、坛紫菜的主要病害坛紫菜的病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由病原菌的侵袭引起的,如分别由紫菜的腐霉菌、壶状菌及变形菌引起的赤腐病、壶状菌病及绿斑病等;一种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如常见的缺氮绿变病,由网帘受光不足、海… 相似文献
8.
9.
坛紫菜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氢酶(CAT)是植物细胞抗氧化酶的主要成员,在逆境胁迫下的活性氧(ROS)清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ACE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坛紫菜CAT基因的全长,被命名为PhCAT(Genbank收录号:KM655303)。该基因全长1983 bp,可编码包含542个氨基酸的多肽,与条斑紫菜CAT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为83.08%。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确认PhCAT属于CAT基因家族。PhCAT基因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失水胁迫条件下,PhCAT的基因表达水平只在失水率≥60%时才显著上调;不同时间水平的高温胁迫条件均可诱发PhCAT基因的上调表达。而CAT酶活测定结果却显示,各种水平的失水胁迫条件下,坛紫菜细胞内的CAT酶活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条件下的酶活水平;高温胁迫24 h时,CAT酶活水平显著增强,而其余时间点的酶活水平则显著降低。研究表明CAT酶在坛紫菜高温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失水胁迫应答中却没有发挥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通过培养自由丝状达到直接采苗的试验,这项试验的结果表明可以代替目前生产中用贝壳培养丝状体的方法,这就有可能克服当前作为紫菜丝状体培养基质的文蛤壳不足的困难,而且操作简便,有利于单株培养,取得纯种,少受病害。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生产。自由丝状体培养的成败关键,首先在于做好种菜的去污处理工作,杀灭附着于种菜的杂藻。其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将种菜经过晒干1—2小时,再经消毒海水洗刷。为使丝状体有尽可能长的生长时间,由种菜探集果孢子的时间应在三月以前进行。在有充分营养盐的海水中,光照达到1000Lux以上,则每一个800ml的玻瓶,约能培养自由丝状体2—2.5克(湿重),这样,有20个玻瓶,就可以供应秋季采苗一亩网帘所需的丝状体。对丝状体进行夜间流水刺激是使其放散孢子进行直接采苗的有效方法,如能在流水过程中,又逐渐降低水温,(从26℃降至22℃)其效果更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本文报道了温度、盐度与细基江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产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最适温度(25℃)、盐度(26‰)时,净光合作用峰值为13.83微升 O_2/毫克(干重)·小时,最大生产力是 5.07克碳/米~2·日。随着温度、盐度的改变,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产力都发生变化。 测定藻体不同部位的光合作用速度表明,顶端部份为基部的2倍,为中段的1.4倍。呼吸作用也有明显差异。可以认为这是由藻体不同部位新陈代谢的不均衡性所造成。 相似文献
16.
广东遮浪海区真鲷于10月至次年3月繁殖,其盛期为11月中旬至1月中旬。对成熟亲鱼用 LRH—A和 HCG 注射均可达到自然产卵的效果。对仔鱼以轮虫作开口饵料,以后逐步改喂卤虫无节幼体和鱼虾肉浆碎片。其成活率前期高,由仔鱼期向稚鱼期转化后其成活率降低。经205天的培育,真鲷体长平均可达135mm、体重平均可达199g。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前鱼类神经细胞模型极少,物种间的差异性使鳜在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为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鳜脑神经元细胞模型进一步研究鳜神经系统,本实验取3月龄鳜,联合胶原酶消化法和机械吹打法分离出鳜脑细胞,用含20%FBS的L15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在细胞培养瓶内,于28°C无CO2培养箱中培养,3 d后更换培养基,待细胞贴壁长满瓶底后进行传代培养;采用Neu-N和β-tubulin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鉴定鳜脑细胞神经元纯度。结果显示,鳜脑细胞分离培养2 d后贴壁状态较好,随着时间延长,贴壁细胞增多,细胞突起相互连接,培养5 d后神经元胞体丰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突起相互间形成了明显的神经网络。经Neu-N和β-tubulin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鉴定鳜脑神经元细胞纯度可达95%以上。研究表明,该鳜脑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简单易行,且可获得高纯度的鳜脑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