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紫菜     
《海洋与渔业》2008,(5):31-31
【品系来源】自然野生或养殖性状良好的紫菜。上海水产大学利用自然的野生坛紫菜叶状体,通过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l生生殖等技术,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选育出性状稳定的优良坛紫菜新品系,如“申福1号”、“申福2号”等。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院内的“国家级紫菜种质库”,率先开展紫菜遗传学与育种学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紫菜种质保存与应用技术体系,有效改善了紫菜栽培生产种源混乱、种系品质低下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品系来源]自然野生或养殖性状良好的紫菜.上海水产大学利用自然的野生坛紫菜叶状体,通过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陛生殖等技术,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选育出性状稳定的优良坛紫菜新品系,如"申福1号"、"申福2号"等.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菜叶状体的营养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成叶状体的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如卢澄清等(1979)用微生物分解法,赵焕登等(1981)用研磨法、唐延林(1983)用酶解法分离营养细胞,经培养均获得紫菜幼苗,国外仅见M.Polne Fuller et als;(1983)的报告。紫菜属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藻,进行细胞或原生质体的培养研究,无论从生产上解决苗源的途径或作为选种育种的一种手段来看,  相似文献   

4.
紫菜是国内外养殖较多的经济海藻之一.它的养殖包括果孢子采苗、丝状体培养、壳孢子采苗和叶状体养殖等过程.这种育苗方法周期长,操作管理复杂,不但费工费时,而且很容易感染疾病.目前国内已开始了酶法育苗,并进行养殖试验.青岛海洋大学的戴继勋教授及其研究生在利用生物技术分离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产植株方面有了突破.为了尽快使这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一起进行了生产性中试,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坛紫菜耐高温型品系Z-61 F4代叶状体为实验材料,野生型坛紫菜(WT)叶状体为对照,研究了常温(21℃)静水和高温(30℃)静水培养不同天数(0、2、4、6、8、10 d)后,坛紫菜藻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4种主要呈味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常温静水培养对坛紫菜耐高温型品系的品质没有显著影响,甚至短时间的常温静水培养还有利于提高野生型品系藻体的品质;但高温静水培养会显著降低耐高温型品系和野生型品系的品质,只是耐高温型品系的品质下降速度要慢于野生型。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耐高温型坛紫菜品系还可以通过调节藻体细胞内别藻蓝蛋白(APC)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来增强自身对高温胁迫的抵抗能力。本研究结果为全面认识坛紫菜的抗逆性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也为后续坛紫菜抗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条斑紫菜营养细胞的分离培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焕登  张学成 《水产学报》1984,8(3):197-202
本文介绍了用条斑紫菜的单个营养细胞培养成叶状体的试验。试验表明,单个营养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液中有可能经过20天培养成小紫菜叶状体;其成活率为33%左右。此外,还介绍了冷冻度夏后的叶状体单个营养细胞的培养试验和不同含水量的叶状体营养细胞的培养试验。  相似文献   

7.
紫菜叶状体细胞的分离及酶法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原平 《齐鲁渔业》2001,18(4):29-30
紫菜是国内外养殖较多的经济海藻之一。它的养殖包括果孢子采苗、丝状体培养壳孢子采苗和叶状体养殖等过程。这种育苗方法周期长,操作管理复杂,不但费工费时,而且很容易感染疾病。目前国内已开始了酶法育苗,并进行养殖试验。青岛海洋大学的戴继勋教授及其研究生在利用生物技术分离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方面有了突破。为了尽快使这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一起进行了生产性中试,现总结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的来源和保存 条斑紫菜采集于胶州湾南侧青岛开发区后湾,此品种是中日合作公司青岛荣兴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8.
不同植物激素对条斑紫菜体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激素(IBA和6一BA)的PES培养液对条斑紫菜体细胞进行培养,观察其对条斑紫菜体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的条斑紫菜近基部体细胞离体培养可发育成细胞团和叶状体,低浓度的IBA有利于体细胞向叶状体方向发育,而低浓度的6一BA有利于体细胞发育成细胞团。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情报》1976,(7):14-16
坛紫菜是文化大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海水养殖新品种,它生长快、产量高,颇受社、队养殖场的欢迎。但目前坛紫菜的养殖是一次采苗(秋季壳孢子采苗)一次养成,收剪4~5次后,叶状体即变宽、变厚,质地粗糙,无光泽,鲜味差,产品质量低劣。为了使坛紫菜的养殖达到优质、高产、稳产,我们同普陀县虾峙公社南岙大队紫菜场协作,在舟山水产食品厂的协助下,进行了坛紫菜冷藏网换网生产(见图1)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处理对坛紫菜叶状体生长和藻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杰  丁洪昌  严兴洪 《水产学报》2017,41(4):512-524
设计了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的不同组合处理坛紫菜叶状体,旨在筛选出坛紫菜叶状体藻际微生物的最优去除方法;同时,探究紫菜叶状体生长与微生物群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浓度(10μg/mL)的硫酸庆大霉素或高浓度(800μg/mL)的卡那霉素处理,对坛紫菜叶状体生长均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处理均促进了叶状体生长。500μg/mL的氨苄青霉素、500μg/mL的硫酸庆大霉素与300μg/mL的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混合处理叶状体24 h,不会抑制叶状体的生长;同时,对藻际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性。不同的坛紫菜品系,不同的叶状体日龄和培养密度,以及在不同的海水盐度和不同浓度的营养盐中培养,抗生素处理组圆盘体的生长均比对照组快。通过比较抗生素处理组与对照组分离的菌株后发现,抗生素处理组有两株菌落形态和菌株形态与对照组显著不同的特有菌株。研究表明,在坛紫菜叶状体的生长过程中,某些对叶状体生长起阻碍作用的细菌如果大量繁殖,会抑制对叶状体生长有益的细菌繁殖,当用抗生素抑制了阻碍生长的细菌,就会使益生菌成为优势菌,促进叶状体的生长,益生菌对上述抗生素的处理不太敏感,但由于培养条件的改变,抗生素对阻碍生长的细菌的抑制作用会减弱,使得它们大量繁殖,从而抑制叶状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浆叶式增氧机在虹鳟鱼高产养殖中的应用计算方法。此法可算出增氧机使用条件下的动力和鱼污所用增氧机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上皮样细胞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89年8月起进行了中国对虾上皮细胞的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对取自甲壳,步足等部位的对虾上皮组织培养研究,共培养6批,获得传代细胞11株,其中1株传至25代,传代细胞形态为梭形和下沉上皮细胞形态相似。生长率测定结果,第4天细胞增殖达高峰,倍增时间为48.72h。  相似文献   

13.
刘雄 《水产学杂志》1990,3(1):32-38
作者通过对黑龙江、北京、山东、甘肃、吉林、河北等地的虹鳟渔场实地考查,总结了我国养鳟技术。文章对鱼池结构、养殖环境条件、饲料技术、饲料和营养以及管理方法等方而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厦门港尖额真猛水蚤室内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世杰 《水产学报》1988,12(4):339-345
由厦门港潮间带筛选的小型桡足类——尖额真猛水蚤(Euterpe acutifrons),在鱼、虾育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进行周年室内培养试验,单一雌体生命周期67天,培养两个半月后,个体数达15万个,平均培养密度3689个/升,日增殖率0.149。夏季怀卵10次,间隔3—9天,总怀卵量174个;冬季怀卵3次,间隔12—16天,总怀卵量86个。使用单种饵料——微型黄藻的异胶藻(Heterogroea sp)周年培养该种桡足类是可行的。饵料浓度以100×10~4个/毫升较适,当350×10~4个/毫升时繁殖尚顺利,但在850—1680×10~4个/毫升以上,生长繁殖受抑制,浓度太高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海产底栖硅藻的固定化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底栖硅藻双点舟形藻(Naviculadisipata)固定在藻酸盐胶珠中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底栖硅藻的固定化培养可以增加藻的生长附着面积,提高藻的生长量。固定化培养后贮存30-360天,藻细胞都能较好地复活生长。因此,固定化培养技术可应用于海产底栖硅藻的扩种生产和保种培养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虾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胡珂  王立平  段爱梅 《水产学报》1991,15(4):328-331
目前组织细胞培养研究迅速发展,已被应用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中.在鱼类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已逾三十余载,据Wolf和Mann统计,国外从冷水性鱼和温水性鱼获得细胞株(系)共61个。无脊椎动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进展则较为缓慢,自Grace从鳞翅目昆虫Antheraea eucalypti建立首株细胞后,昆虫组织培养才进一步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7.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 IN SHELLFISH CULTURE AREA AROUND QINGDA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Bacteriumnotonlyplaysimportantroleinmaterialcirculationandenergyflow ,butalsoisoneofthekeybio indicesofwatersanitaryquality .Itisimportanttodeterminethenumbersanddistributionoftheheterotrophicandcoliformbacteriaforassessmentofenvironmental…  相似文献   

18.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文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文介绍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锯缘青蟹工厂化规模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投入育苗用抱卵蟹44只,孵化蚤状幼体(Z_1)6250万只,育成大眼幼体409.76万只,平均成活率达到6.56%,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6180只。稚蟹培育,投入大眼幼体409.76万只,培育出稚蟹(C_2~C_6)244.46万只,平均规格为个体甲壳宽1.17cm、体重0.22g,平均成活率达到56.60%,单位面积出苗量为441.26只/m~2,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我国对虾养殖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对虾养殖生产面临的潜在威胁。从科研,生产和销售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并对我国养虾业发展的前途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