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相关背景的介绍,阐述了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问题和履约工作时所采取的处理技术及其进展,分析了中国对POPs污染的防治对策,提出了我国在未来履约的工作方向上实施“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行为和“自下而上”的民众自发行...  相似文献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目前已知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已经证实有些畜禽粪便等有机肥中存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一些抗生素类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过施肥进入农业土壤,进而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然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有机肥料中的相关污染问题。我国国内尚没有关于农田环境、有机肥料、农作物的抗生素类等有机污染的研究报道,国内外文献也少见报道抗生素类等有机污染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有机肥料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和控制原理研究,是我国环境安全、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应对WTO绿色贸易壁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本文概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内涵、与有机肥料的关系,介绍了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根际修复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根际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对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及生物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微生物降解、植物过程、非生物降解、土壤吸附、挥发、淋溶等方面归纳了有机污染物根际修复的研究进展,并从细胞培养、添加根系分泌物或根系残留物、挥发污染物收集和残留态污染物测定等方面综述了有机污染物根际行为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是污染场地土壤物化修复方法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淋洗法是指运用特定淋洗剂对污染土壤进行深度洗涤,通过分离净化淋洗剂,实现回用集成,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并最终安全化处置污染物和修复土壤的过程。本文根据污染场地土壤处理位置、淋洗剂种类和淋洗剂施用方式的差异,将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总结了为达到高效去除土壤中污染物质,可运用多级淋洗方式、超声方式、电动力方式和化学氧化等方式实现强化修复效率;阐述了污染场地土壤质地、污染物性质、淋洗剂性质、淋洗条件优化以及淋洗剂回用效率等因素对淋洗修复整体效用的显著影响;同时指出了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方向。综合考虑土壤淋洗修复技术适用范围和成本因素,认为淋洗法是一种较符合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实情的修复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广泛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黄河兰州段的多环芳烃污染日渐严重。为研究黄河兰州段水体中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根据黄河兰州段2004年11个采样点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均小于1,其中萘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在10^-3数量级,偏高于其他污染物。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指数值在10^-4数量级以下。从位于西固八盘峡的1号采样点(S1)采集的水样中萘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偏高。在所有采样点中,西固八盘峡的1号采样点(S1)污染较重,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黄河兰州段萘的非致癌风险亦较高。常规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源水中微量PAHs等有机污染物,因此地面水特别是饮用源水PAHs污染具有较大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降解DDT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DDT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的12种禁限POPs之一.它的环境毒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生物降解是一种有效的环境友好型去除DDT污染的手段.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在DDT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降解DDT的微生物、微生物降解DDT的途径以及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降解DDT的因素.并对通过生物强化手段消除土壤中的DDT污染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集六氯苯(HCB)、滴滴涕(DDT)、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工业场地土壤,筛分为六个粒径等级(500~1000μm、250~500μm、125~250μm、106~125μm、75~106μm、75μm),测定土壤各个粒径下比表面积(SSA),以及总有机碳(TOC)、溶解有机碳(DOC)和相应污染物的含量。HCB、DDT、PAHs土样SSA和TOC含量随粒径大小而变化,各土样中的SSA变化范围分别为31.1~49.1 m2g-1、43.2~52.1 m2g-1、29.7~43.3 m2g-1,TOC含量分别为5.7~10.7 g kg-1、3.5~11.4 g kg-1、7.4~9.2 g kg-1,DOC与TOC间有显著的一致性(R2=1,P0.05),DOC约占TOC 13%。HCB含量随粒径减小先降低后升高,在粗颗粒(500~1000μm)中分布最多,其含量为3.27 mg kg-1;与HCB分布规律相似,低环和高环PAHs的最大值也分布在500~1000μm粒径中,ΣPAHS最大值为650.03 mg kg-1。与HCB和PAHS相反,ΣDDT及其同系物(ppDDE(dichlorodiphenyl-dichloroethylene)、DDDs(dichloro-diphenyl-dichloroethane)、DDTs(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含量均随粒径减小先升高后降低,ppDDE和DDDs在125~250μm粒径下含量最高,DDTs和∑DDT在250~500μm粒径下含量最高,∑DDT的最大含量为215.81 mg kg-1。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SA仅与HCB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与污染物总量之间未显示出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实际污染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通常以复合污染状态存在,有机复合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作用机制显得更为复杂。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具有丰富的功能多样性。而有机复合污染物的降解通常由微生物组操控,通过微生物群落代谢网络完成污染物的去除。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关注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适应机制-微生物组转化过程-合成微生物组设计-原位微生物组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对认知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具有代谢协同性及功能互补性的微生物组为切入点,系统阐述土壤中有机复合污染物的微生物组转化机制与调控原理等,探讨微生物组在复合污染土壤绿色可持续原位生物修复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