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塘址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饵源丰富,周边环境安静、无污染源、电力配套、交通便捷并适合鲫鱼养殖的地方。主养鲫鱼的池塘中应具备一定量的浮游生物,水的酸碱度,透明度要适宜鲫鱼生长,池塘水色应符合国家渔业水质的规定。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综合调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相似文献   

2.
<正>1.立体养殖。立体养殖是根据养殖对象栖息水层的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养殖方式,不但提高了池塘的综合效益,对水质改良、减少疾病、延缓池水老化也有很好的作用。2.生态养殖。生态养殖就在于根据养殖品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模仿其自然生存环境而进行的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3.
海参属狭盐性动物,生活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澈、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岩礁底或沙底,其生活区域多富含底栖硅藻。从其生活习性上,海参喜欢透明度较大的水域,因此,海参养殖池塘应尽量保持较大的透明度。但是,从目前海参养殖实际情况来看,池塘的透明度过大一定会造成多种大型藻类泛滥。虽然大型藻类在高温季节对海参可遮阴降低池水温度,有利于海参安全渡夏,也能吸收池中和池底有害物质,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但其数量过多以及集中死亡腐烂产生的有毒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会给海参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这种危害远大于它的益处。这就要求我们在海参池塘养殖生产中,绝对不能让大型藻类大面积过度生长。那到底保持怎样的透明度合适?又应如何控制大型藻类过度生长呢?此类报道目前很少。由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从2011年实施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我们在生产实践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了不同季节适合的透明度及调控透明度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此与大家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4.
2010—2012年宁夏地区养殖池塘水质环境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2012年对宁夏地区养殖池塘水质的监测检测,分析评价了宁夏养殖池塘水质状况及其污染特点。结果表明:池塘水质非离子氨超标,部分池塘个别监测参数结果偏高,综合污染指数超出警戒水平。宁夏养殖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情况严峻。  相似文献   

5.
1.改善养殖环境。养殖池塘包括苗种越冬土池要尽可能提高水位,加固塘基,最好池塘水深保持2米以上,池水透明度应在40厘米左右,条件许可的地方越冬养殖池要搭保温棚。也可按当地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向池塘注入当井水、工厂余热水或温泉。如果一些地区养殖池较浅,无法保持较深水位的,  相似文献   

6.
王春华 《新农村》2020,(3):30-3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养殖方式已达不到人们对水产品种类和品质的需求,从而对池塘养殖水质好坏有着严格要求。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不仅外界因素对池塘养殖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还因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导致了内在污染,可使水产品质量明显降低。为达到人们对水产品质量与数量要求,必须通过科学方法对池塘养殖水质加以调控与改良,以提升水产品的质量与数量。1.池塘养殖的水质要求水体是鱼贝等水产养殖品种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其效益与成败通常是由池塘水质好坏所决定。养殖生产中,通常用"肥、嫩、活、爽"来形容池塘的水质好坏。近年来,随着养殖品种与模式的不断改变,确定池塘养殖水质的好坏,应控制浮游生物量低于20~100毫克/升,蓝藻较少,鞭毛藻较多。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多数养殖户的头脑里"清水养虾"是不变的真理,似乎养虾池塘的水质越清、越瘦、越好,一旦虾池的池水变肥就立即忙于换水,以防不测。然而,池塘的池水保持一定的肥度对龙虾养殖是相当有益的。据初步调查,中等肥度的池水养殖出龙虾的成活率、规格、产量等均比一般清瘦池水养殖龙虾要高,特别是近年流行的龙虾颤抖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殖效益主要取决于养殖管理技术、养殖品种结构和水质三方面因素。本文从这三方面入手,对池塘养殖日常管理进行了概述,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一、养殖特点这种节约型水产养新殖模式是用水产养殖隔布把一个养殖池塘分割成多个小池塘,前期使它们互相独立,只利用其中的一部分,而其它部分则保持"清新"状态,随着中后期养殖对象总量的增加,把水产养殖隔布逐步取出,以适应对水质的需求,通过适当管理,完成养殖过程。这种节约型水产养殖新模式特别适用于池塘精养及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开展水产养殖。二、使用方法1.养殖前期塑料隔布的铺设。  相似文献   

10.
水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生态环境,一般情况下,池水颜色能反映出池塘水质的优劣。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摸索,对几种颜色的池水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开展了大宗淡水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研究。对试验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养殖结果和养殖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通过有效的水质调控技术手段,能保证养殖期间水质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宗淡水鱼类每667 m2平均产量达1 668 kg,产值21 859元,利润5 418元。结果表明,通过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手段,能较好的改善养殖水质,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创造适合的池塘条件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灌排水方便。土质最好为粘土。池塘面积不宜太小.太小水质不宜控制,最好不能小于2000平方米。池中要设有滩面,供河蟹在上面栖息觅食,占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池中还要移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为河蟹藏身避敌、蜕壳提供安静的环境,还可作为河蟹的补充饲料,同时又可改善水质,防止池水过肥。池底淤泥不能过多,淤泥过多耗氧量大,水质易变坏,一般要求淤泥厚度以15厘米为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春连旱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池塘水质是决定养鱼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管理不善,易导致池水缺氧,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所以,干旱时期应进一步做好池塘水质的调控工作。1.保障水源水源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决定着水质条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条件罗氏沼虾对池塘的要求不是太高,一般的养鱼的池塘都可以养虾,包括提水养殖、稻田养殖,但池塘条件是高产高效的基础,从生产实际来看,高产虾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宜排灌方便。因为罗氏沼虾对水体溶解氧要求较高,经常加注新水,不仅能提高池水的溶解氧,同时也补充虾池的营养盐类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罗氏沼虾蜕壳和生长。  相似文献   

15.
<正>为提高草鱼养殖效益,可以采取在池塘中放养大规格草鱼的养殖模式,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养殖草鱼成功的技术经验,总结出以下大规格草鱼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主养草鱼池塘的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塘水深保持在  相似文献   

16.
马从国  赵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97-10498,10502
以池塘水产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了渔业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和实现了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对渔业水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客观、合理,使用简便,提高了水产养殖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水产养殖池塘高温季节管理技术,包括加强水质监测、保持水位、封闭控水、调节水质、科学投喂、防止浮头泛塘、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防止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二、成鱼养殖 池塘选择及清整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保持淤泥20厘米以下,池埂不渗漏,进排水方便且周边无工业污染,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鱼种放养前半月注水10-15厘米,同时亩用生石灰200公斤彻底消毒,对施入的粪肥须经消毒入池,以防病菌等随肥入池,造成池塘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底质,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底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是,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其一是使池水变浅,减少鱼类活动空间;其二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大量溶氧,使池底始终处于缺氧状态,除了易引起“泛塘”外,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引起水质恶化,厌氧菌大量繁殖。对养殖池塘淤泥过厚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20.
水质的优劣是决定池塘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为促进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对池塘养殖的水质要求及用水日常管理技术进行了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