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牙鲆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测由3个牙鲆基础群体组合交配建立的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本研究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其遗传结构信息。计算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3~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5.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1.3571~4.597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9832,各个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0.2083~1.0000,平均期望杂合度0.2081~0.7956,多态信息含量0.1671~0.7501,其中中度多态位点两个,高度多态位点7个,各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日本亲鱼与抗病亲鱼杂交后代群体、抗病亲鱼自繁后代群体、抗病亲鱼与黄海野生亲鱼繁殖后代群体、日本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遗传多态水平均较高,对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值进行X。检验表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日本亲鱼自繁后代群体与中国海域亲鱼繁育后代群体(抗病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和抗病亲鱼与黄海野生亲鱼繁殖后代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别为0.2724和0.3310。根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NJ法构建系统树,抗病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和抗病亲鱼与黄海野生亲鱼繁殖后代群体聚为一支,日本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和日本亲鱼与抗病亲鱼杂交后代群体聚为一支,对遗传偏离指数的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平衡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香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属于年鱼,即寿命仅1年,在交配产卵后即相继死亡,只有极少数能越年存活。香鱼肉味香美、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外贸可出口日本及台湾地区,是近年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香鱼苗的来源有天然苗和人工苗。 二、香鱼的人工繁育 1.亲鱼(又称种鱼)的选择和培育:选择个体较大、健壮的香鱼作为亲鱼,置亲鱼池中集中培育,可通过遮光的方法来缩短光照时间,促进亲鱼生殖腺的成熟,即可通过运用光照来调节人工繁育时机。亲鱼培育的水温以18-20℃为佳。 2.人工授精:待亲鱼生殖腺充分成熟,即可进行…  相似文献   

3.
以往红鳍东方鲀河豚的孵化用卵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孵化季节从海区捕捞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孵化。二是从日本进口受精卵进行孵化,这里介绍一下河豚鱼亲鱼的人工培育及人工授精过程。一、亲鱼培育一亲鱼的选择选择满2龄,最好是3龄的,要求个体较大,肥满度好,体表无损,体质健壮纯种的亲鱼若干尾。二亲鱼的培育方法亲鱼培育包括室内与室外培育两个阶段,其中室外培育阶段即商品鱼的培育阶段,这里就不做详细论述,现只介绍一下亲鱼的室内培育。1.培育池的选择可选用育苗室的水泥池进行亲鱼的培育。10月份亲鱼入室前后…  相似文献   

4.
从1994年陆续引人几十尾乌鳢亲鱼后,乌鲁木齐市五一渔场一直用专池培育亲鱼,由于缺乏资金购买动物下脚料和小鱼喂养,只好把清塘后的野杂做乌鳢亲鱼饵料,不再投喂其他饵料。几年来乌鳢亲鱼长势极慢,性腺发育不良,无法进行人工繁殖,而且占用一口大池,造成水面严重浪费,影响企业收益,1997年我站接管所剩25条乌鳢亲鱼,经认真研究确定了用鲫鱼培育乌鳢亲鱼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盐碱池,面积2.67亩,水深1.6米,水源为井水,池塘排水需用潜水泵抽排。2.亲鱼…  相似文献   

5.
鬼(Inimicusjaponicus)又称日本鬼,俗称虎鱼,属综形目毒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沿海,喜栖息于石砾底质的浅海中,不作远距离徊游。作者于1996年进行鬼人工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培育出平均全长1.7厘米的幼鱼7万尾,成活率为65%。现将育苗工作介绍如下。1亲鱼选择与催产1.1亲鱼选择广西、广东南部沿海于1~5月,福建沿海于3~5月为鬼的繁殖季节。鬼属多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怀卵量一般可达40万~50万粒。选择性腺成熟,体健无伤、无寄生虫者为亲鱼。一般要求雌鱼250克以上,腹部膨大柔软;推鱼150克以上,…  相似文献   

6.
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07,29(4):360-364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人工繁殖是至今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2001~2003年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在实施政府资助研究专项“生态保护型增养殖体系建设一种苗生产、放流技术开发”期间,对已有40余年研究历史的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涉及的亲鱼选育、催熟、催产、优质卵判别、仔鱼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经过270d培育,于2003年首次成功获得日本鳗鲡白仔鳗苗(体长52.6mm)。本文在主要介绍这一研究成果的同时,概要介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我国的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鳟—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鳟(Oncorhynchus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黄体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分别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进行试验养殖,初步确立了全人工养殖技术,经两年的试验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为促进金鳟的推广普及,现将金鳟人工繁殖技术综述如下:一、亲鱼培育1.培育池水泥池或沙泥底质土池,每口培育池面积以150~300米2为宜,水深70~90厘米。2.培育水温适宜水温4~16℃,产卵前3个月不超过13℃,产卵期4~13℃。3.亲鱼的选择从1龄鱼开始进行亲鱼…  相似文献   

8.
王爱敏 《内陆水产》2001,26(6):39-41
锦鲤的原始品种是红色鲤鱼,早在近200年前,日本人发现了这种鲤鱼的色彩变异种,经过人为地培育改良,逐步形成极富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锦鲤因其体色鲜艳,斑纹灿烂,游姿高雅,体态优美,躯干雄健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养鱼爱好者非常希望能繁育出优良珍贵品种,因此了解和掌握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是很重要的。1 亲鱼选择1.1 锦鲤的雌雄鉴别锦鲤在繁殖季节易于鉴别,在非繁殖季节,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从其形态、游姿等方面鉴别雌雄,见表1。1.2 亲鱼的选择时间及条件在华北地区,上一年留作亲鱼的锦鲤在室内越冬后,于当年3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鲤鱼是主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长期来都是在池塘中进行亲鱼培育,供次年产卵。我站培育鲤亲鱼占用了20.5亩鱼池,而全站鱼池面积仅62亩,人平鱼池不足0.8亩。实属人多池少的站,为了较好地挖掘苗种生产潜力:开辟一条培育鲤亲鱼的新路子,1988年我们进行了网箱培育鲤亲鱼的试验(仅养殖三班的鲤亲鱼)同时利用空出的亲鱼培育池培育一季草鱼苗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985年3月在日本黄姑鱼人工繁殖初获成功.以前均靠捞天然鱼苗进行养殖,鱼苗难以保证,这次试验是将4尾亲鱼注射激素后,产卵成功的.共孵出18万尾鱼苗。投喂浮游生物,配合饵料、切碎的活饵料。同年6月体长达4.5厘米,5万尾幼鱼生长状况良好.1986年对饲养方法进行了改进一提前投活饵料,使营养条件尽量接近天然鱼.  相似文献   

11.
大口鲶又名南方大口鲶、河鲶等.属鲶科.是大型经济鱼类。笔者1995年在广东省潮阳市中顺苗种场工作期间.观察到蓄养的大口鲶亲鱼及后备亲鱼发生了打印病。而大口绍亲鱼打印病及防治尚未见报道。故将发病、防治情况报道如下:一、鱼池基本情况中顺苗种场所租用的亲鱼池位于潮阳市河溪镇养鳗场.共三口,原为养鳗场旧成鳗池。面积均为650m2,水源为蓄水池水.平均水深1.1m,PH值6.2-6.7.透明度25─30cm,沙土底质,池壁表面粗糙。二、发病情况病鱼是在1995年5月3日拉网检查亲鱼成熟情况时发现的,三地均有发病现象。1号池共捕亲鱼34尾…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草亲鱼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于1986~1988年和1989~1996年分两个阶段对同一批草亲鱼进行了青饲料与精饲料相结合喂养和单纯投喂青饲料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单纯投喂青饲料培育草亲鱼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草亲鱼成活率和催产“四率”。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鱼池条件。草亲鱼池一口,面积2.5亩,池水深1.8~2.0米,水源可靠,进出方便。(二)亲鱼放养。1985年冬季从水库中收集草鱼36尾(雌19尾、雄17尾),总重302公斤,平均个体重8.4公斤。到1996年尚剩草亲鱼25尾(雌14尾、…  相似文献   

13.
暗纹东方■自1991年人工繁殖成功以来,2000年全国已有生产近百万尾仔鱼的能力,这将为推动暗纹东方■的养殖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滥捕亲鱼和水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中暗纹东方■资源趋向枯竭,因此,人工培育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是当务之急。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亲鱼选择应选择体格强健、淡化较充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作为后备亲鱼。雌鱼体重在500g以上,雄鱼400g以上,雌雄比例以1.5:1为佳。二、亲鱼培育利用人工配合海水培育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一般池水深0.8m,亲…  相似文献   

14.
陈太华 《科学养鱼》2002,(11):11-11
1.亲鱼选择关。大口鲶亲鱼应从江河的不同水域中采捕选择,以避免近亲繁殖。体重一般2.5~5千克,不能过大过小,过大饵料解决困难,培育不易,也并非越大怀卵量越高;过小性成熟年龄不一定达到,在池塘中培育时间长。亲鱼雌雄配比为1∶1。2.亲鱼驯化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刚从江河中采捕上来的性成熟亲鱼,人工催产很难成功,还往往引起亲鱼死亡。这主要是因为生态条件的骤然改变,抑制了亲鱼性腺的发育,而外源性激素的注入引起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但是经过池塘一年的适应性培育,亲鱼适应了池塘的生态环境,性腺能提早发育,人工…  相似文献   

15.
斑鳢(Ophicephalusmaculatus)俗称草鲡、生鱼,是一种淡水名优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斑鳢的生产过去主要以天然捕捞为主,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大,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因此人工育苗及养殖将成为斑鳢生产的主要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卵孵化、鱼种培育摸索一套实用的斑鳢养殖技术,为今后斑鳢的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一、人工繁育1.亲鱼来源2000年从闽江流域收集体质健壮、2~3龄、体重700g~1300g的斑鳢作亲鱼。2.亲鱼培育培育亲鱼所使用的水泥池,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长江大鳍鳠亲鱼的池塘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1994年期间,采用池塘混养技术,将长江野生大鳍鳠引入池塘进行驯化和培育,连续2年获得成熟亲鱼并进行人工繁殖。在池塘环境中,大鳍鳠雌亲鱼成熟率分别为81.8%和70.6%,雄亲鱼分别为100%和93.5%。采  相似文献   

17.
对于红鳍东方鱼屯(Takifugurubripes)的苗种生产以往都是依靠捕获的天然成熟亲鱼由人工采卵而获得。近年来,日本长崎县和鹿儿岛附近的产卵场亲鱼捕获量剧减,要从刚捕获的亲鱼中采卵已十分困难。最近试验了对即将成熟的亲鱼注射白鲑脑垂体和促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18.
乌鳢人工繁育技术一、亲鱼选择和培育1.亲鱼选择亲鱼来自冬季干塘捕获,选择生命力强、体肥无伤的成熟乌鳢作亲鱼。为了便于催产操作,体重要求在0.5—1.0kg,雌雄比例大致为1:1。2.亲鱼培育选择好的亲鱼要专池培育,培育池面积以2—3亩最为适宜,水深1...  相似文献   

19.
大鳍鳠亲鱼池塘驯养和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亲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分别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20.
对于红鳍东方鱼屯(Takifugurubripes)的苗种生产以往都是依靠捕获的天然成熟亲鱼由人工采卵而获得。近年来,日本长崎县和鹿儿岛附近的产卵场亲鱼捕获量剧减,要从刚捕获的亲鱼中采卵已十分困难。最近试验了对即将成熟的亲鱼注射白鲑脑垂体和促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