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经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明确,豆野螟在浙南地区一年发生7~8代,第8代为不完全代。一年中在6月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中旬、10月上中旬均有明显的发生高峰,呈现波浪多峰型的发生特点,世代重叠严重,2、3、4、5各主害代之间危害程度相差不大。豆野螟在自然变温条件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84℃和53.17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84℃和214.90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48℃和124.41日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5~2010年应用塑料黄板涂抹机油系统诱集烟粉虱成虫以及烟粉虱的饲养观察结果表明,烟粉虱在临海地区年可发生11代;其越冬的临界温度为旬平均气温8.5℃。随着寄主植物的生长,成虫逐渐向上部叶片转移,并形成植株自上而下为成虫(初产卵)、若虫和蛹壳(伪蛹)的虫态垂直分布状态。其全年种群数量消长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其中夏峰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9月上旬;秋峰期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影响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因素有种群基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洪涝淹没等。其中关键在于气温条件,即烟粉虱虫口密度(M)随气温(T℃)的变化而变化,其线性关系模型为M=0.607T-4.064 5,n=36;r=0.682 6**;其曲线关系模型为M=0.007 1T2+0.351 3T-2.218 8,n=36;r=0.684 6**。当旬平均气温在8~10℃时种群处存活临界状态;当旬平均气温在10~20℃时种群数量处低密度状态,并呈低位运行;当旬平均气温处20℃以上种群数量增速较快,并随气温升高而升高;当旬平均气温处30℃以上时种群数量有所回落,并出现相对低谷期。随后种群数量又回升成峰,并对秋季蔬菜产生较重为害。 相似文献
3.
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消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在甘肃张掖地区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粗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主干分枝及主枝分叉处的缝隙中结茧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中下旬1代幼虫蛀果为害,7月中下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不完整第3代幼虫。在甘肃张掖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有一段明显的间断期,说明第1代苹果蠹蛾发生的趋势相对较为独立,世代重叠现象发生不重。 相似文献
4.
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消长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在甘肃张掖地区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粗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主干分枝及主枝分叉处的缝隙中结茧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中下旬1代幼虫蛀果为害,7月中下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不完整第3代幼虫。在甘肃张掖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有一段明显的间断期,说明第1代苹果蠹蛾发生的趋势相对较为独立,世代重叠现象发生不重。 相似文献
5.
6.
将棉铃虫卵和蛹在(9±0.5)℃低温下处理不同时间 ,结果表明 ,卵处理1~6d的幼虫孵化率为88.4%~66.2% ,处理7~9d的为55.9%~22.0% ;蛹处理1~5d的成虫羽化率显著高于处理6~7d的 ;蛹的历期以处理 5d以内的成虫羽化高峰期较为接近。试验结果对棉铃虫的抗药性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齿唇姬蜂生物学特性及田间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齿唇姬蜂在河南新乡棉区年发生约8代,以6个世代发生在棉田,其中4个世代与棉铃虫低龄幼虫发生期吻合。田间出现4个寄生高峰,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中下旬,7月底至8月初,8月底至9月初,寄生率平均在19.2~42.9%,以一、二代棉铃虫期的寄生率较高,齿唇姬蜂对3龄前棉铃虫幼虫的总寄生率平均为23.7%,最高达40.0%,占整个世代总寄生数的71.3%。该蜂是豫北棉铃虫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成蜂对菊酯类农药敏感。 相似文献
8.
稻田耳叶水苋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上海地区稻田新优势杂草耳叶水苋的发生规律,对上海地区稻田中耳叶水苋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定点观察,并在室内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耳叶水苋发生周期长,有两个明显的发生高峰,分别为水稻播种后第1周和第3周。水稻播种后45 d,耳叶水苋种群数量达到最大,随后,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耳叶水苋的种子在23~27 ℃条件下发芽最好。作为一种水生杂草,其种子在土壤含水量40%~60%的湿润或饱和状态下,发芽率较高,且耳叶水苋的种子对水层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即使处于10 cm水层下也可以正常萌发。耳叶水苋种子极小,其顶土能力较差,覆盖0.5 cm土层能有效抑制其出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河西地区重度发生,严重阻碍了玉米生产。为有效防治棉铃虫,保障玉米生产安全,本研究调查了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介绍了两种高效施药器械的应用,并测定了两种生物农药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棉铃虫在河西地区1年可发生3代。越冬蛹主要分布在0~5cm土层中,占总越冬蛹量的55.56%,2016年玉米连作田平均蛹量200.10头/667m2。越冬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为5月中下旬,1代棉铃虫羽化高峰为7月下旬,2代棉铃虫羽化高峰为8月中旬。棉铃虫成虫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产卵习性不同,玉米雌穗吐丝后87.86%的卵着落在花丝上。29℃下,棉铃虫卵期4.53d,幼虫平均历期24.60d,蛹期9.93d,成虫寿命为10.07d,完成一个世代需49.13d。田间防治效果显示,高架喷雾防治效果优于无人机喷雾。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效果较Bt高,且速效性好。综上所述,河西地区棉铃虫越冬基数大,以2代棉铃虫为害最重,玉米吐丝期为防治的关键时期,喷雾防治时可优先选用高架喷雾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探寻棉叶蝉种群数量田间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于不同年份调查了不用药棉田的棉叶蝉数量及其消长规律, 对比了常规用药棉田与不用药棉田的棉叶蝉种群动态差异, 初步探索了抗虫棉和邻作作物对棉叶蝉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 南昌和九江地区12月仍观测到棉株上有棉叶蝉的活动;2022年棉叶蝉虫口峰值明显高于2021年和2020年, 且高峰期时间跨度较大, 可能与当年7月–10月的旱情相关;不用药棉田年度间棉叶蝉种群变化趋势并无明显区别;常规用药棉田较不用药棉田棉叶蝉高峰期的时间推迟, 但种群数量峰值无明显差异;抗虫棉与非抗虫棉上棉叶蝉个体数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 但抗虫棉上棉叶蝉的虫口峰值明显大于非抗虫棉;与玉米邻种的棉田棉叶蝉虫口峰值与对照处理无明显差异, 但其峰值出现时间较其他栽培模式推迟;与玲珑菊和贡菊邻种的棉田棉叶蝉虫口峰值数量明显大于其他处理;与甜瓜和番茄邻种的棉田棉叶蝉虫口峰值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 棉叶蝉在赣北有越冬的可能;棉叶蝉的大发生可能与旱情相关;棉田用药可能仅推迟高峰期;抗虫棉有加重棉叶蝉发生的趋势;玲珑菊和贡菊与棉花邻作会加大棉叶蝉对棉田的为害;甜瓜和番茄与棉花邻作可能具有生态控虫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采用ELISA检测和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测定6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系)不同生育期叶片中的Bt毒蛋白含量及其对各世代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转Bt基因棉花叶片中的Bt毒蛋白含量总体上随着棉花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6个品种(系)叶片的Bt毒蛋白含量子叶期最高,达1 210.03~1 733.15 ng/g,与子叶期相比,三叶期、七叶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Bt毒蛋白含量减少幅度为2.5%~96.0%。6个品种(系)对第4代棉铃虫幼虫抗虫性较低,毒杀效果仅为19.0%~41.3%。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逐代下降,各棉花品种对第4代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仅为12.0%~36.2%。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和发生动态,以期为转基因棉田自然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有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和星豹蛛.群落的均匀度、集中度、多样性均表现为8月份之前较高,8月份较低,8月份后又表现为较高.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分别在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出现3个高峰期.草间钻头蛛种群数量在6月下旬出现高峰,9月上旬之前数量逐渐降低,9月中旬以后数量又逐渐上升,出现一个小高峰.八斑鞘腹蛛、星豹蛛种群数量在6月中旬出现高峰后,数量逐渐下降,7月份以后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并持续到棉花收获.鲁西麦套棉区,在小麦收获后,大量捕食性天敌转移到棉田,其中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的种群数量在棉花的生长期均保持了较高水平,对棉田的害虫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诱集带对棉田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棉田中种植玉米诱集带不仅可以增加棉田捕食性天敌的数量,而且还有诱集天敌的作用。在棉花生长期间,瓢虫、蜘蛛和草蛉三者的总数均为玉米诱集带>处理棉田>对照棉田。其中瓢虫占捕食性天敌的89.89%,草蛉占2.24%,蜘蛛占7.86%。棉田天敌优势种群是十一星瓢虫,它占瓢虫总数的82.66%,而且处理棉田十一星瓢虫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棉田,是对照棉田的1.8倍。 相似文献
17.
黔中地区小家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小家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预测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逐月捕获率,以捕获率为预测指标,建立预测预报模型,对1987~2005年贵州省息烽县小家鼠种群数量动态及种群数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小家鼠多年平均捕获率为3.26%±0.86%,在4月、7月、10月出现3次数量高峰期。根据历年小家鼠种群数量变动幅度及发生危害情况,制定了小家鼠种群数量分级标准。分析各月种群数量与数量高峰期4月、7月、10月种群密度的关系,建立了应用3月、6月、9月种群数量提前1个月预测数量高峰期4月、7月、10月种群密度的3个短期预测预报模型:Y1=1.5542X1-0.4258,Y2=1.3799X2+0.3213,Y3=1.1523X3+0.6890,以及应用4月种群数量预测当年平均种群密度的中期预测预报模型:Y4=0.4945X4+0.8187。经回测验证,数值和数量级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数值预测平均吻合率为84.83%~93.94%,数量级预测平均吻合率为77.78%~100%。预测模型在2005年进行应用,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