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指由乡村聘用,承担着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在保证我国动物卫生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村级防疫员存在发展不平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极不适应目前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临近春节,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更加频繁,交易活跃,极易造成病原扩散蔓延。自治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春节期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一、继续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对新补栏畜禽、漏免畜禽和免疫不合格畜禽开展集中补免,确保免疫质量。加强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3.
张敏 《养殖技术顾问》2011,(12):256-256
近几年,随着江宁区畜禽养殖业高速发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数量大、任务重,而村级动物防治员(简称村防员)是防控体系的基础,为确保全区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疫病免疫密度达100%。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免疫耳标在畜禽及畜禽产品追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一些基层兽医站由于宣传过于单调,执行效果不佳,制度不够健全,管理相对混乱.笔者就免疫耳标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提出,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畜禽养殖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现实和潜在威胁,引起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为有效预防、控制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禽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计划强制免疫,建立免疫无疫区,已成为各地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强制免疫作为预防、控制动物疫病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早在1998年《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后已经确立。然而长期以来,这一法律制度在基层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认识因素、客观条件等的影响与制约,组织实施不到位,技术操作不规范,畜禽整…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福建省、宁德市2011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精神,开展免疫质量提升行动,构筑有效防疫屏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福安市畜牧兽医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对全市应免畜禽进行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动物群体抗病力,减少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我国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由于受疫苗质量、免疫时机、免疫操作、畜禽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畜禽在实施免疫后,  相似文献   

8.
畜禽标识是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追踪溯源,由农业部实施动物免疫标识溯源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和传播。在日常执法中畜禽标识是否能够作为执法监督检查的一项具体内容,在此,笔者就一例因未佩戴动物免疫耳标的执法事件与广大同行们进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9.
《兽医导刊》2008,(11):72-72
目前,江西省广昌县畜禽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已经全面结束。为全面了解广昌县畜禽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现状和免疫效果,正确分析和评估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防疫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免疫效果。10月22~23日,广昌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抽调有关成员单位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0.
《吉林畜牧兽医》2014,(6):53-53
<正>汛期各种动物疫病极易滋生蔓延,为扎实做好汛期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延边州动物疫控中心提前部署,做好汛期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一抓汛前免疫达标。结合春季开展的强制免疫抗体保护率情况,对汛期易发的重大动物疫病实施补免,确保应免畜禽免疫率、挂标率、持证率、免疫档案登记率均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动物保健》2010,(3):72-72
为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天津市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天津市发布《关于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从3月15日开始至4月15日,对天津市涉农区县的所有散养家禽进行集中强制免疫,对规模养殖场畜禽和散养家畜继续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动物防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质量已成为当前动物免疫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抗体监测来客观、公正地评价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以有效指导免疫工作,真正做到畜禽免疫“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同时免疫抗体监测结果也是考核兽医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动物免疫注射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技术措施,红塔区洛河乡每年都按计划和要求组织两次猪瘟、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等的防控工作,免疫密度和质量提高了,免疫副反应的也呈上升趋势。文章介绍了畜禽免疫副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为畜禽免疫注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称《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其第二章第十一条第三项“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的规定首次以法律形式将对畜禽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固定下来。为了摸清畜禽强制免疫的真实效果、预测动物疫情的流行态势,提高政府部门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能力和预防功效,自2001年以来,黔南州兽防站采用血凝、琼扩或沉淀试验适时开展了对施行强制免疫后畜禽不同时期血清抗体的监测工作,同时也随机抽测了部分未施行过疫苗接种畜禽的血清。现将监测情况分析报…  相似文献   

15.
动物免疫工作作为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在预防、控制疫病,尤其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其免疫效果直接影响到畜禽生产性能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广大畜禽生产者及畜禽防疫工作人员,须更深了解动物免疫的机理,掌握防疫中应遵循的一些技术要求,以之更有效地提高动物免疫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6.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在保证我国动物卫生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蓐要的作用。但目前村级防疫员存在发展不平衡,队伍不稳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应查找散养畜禽免疫失败原因,制定科学技术方案,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畜禽注射疫苗但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现象,并且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多出现于散养畜禽。查找免疫失败原因,制订科学技术方案,对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一、原因分析1.存在免疫干扰。基础防疫工作中,散养农户畜禽由村级防疫员集中免疫。为了减轻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强度,对散养生猪同时注射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三种疫苗(三针同免);也有防疫员分两次注射,即同时注射猪瘟、口蹄疫疫苗,一周后注  相似文献   

18.
阜阳市农村还普遍存在检疫率低、检疫难度大、检疫不规范、检疫费收缴难等问题,使"放心肉"工程的实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许多困难。1存在的问题1.1以散养为主管理粗放畜禽养殖主要集中在农村,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动物防疫条件差。动物防疫人员在实施动物免疫时存在着工作量大、面广,饲养户对防疫工作认识不足、防疫观念淡薄,免疫密度难以得到  相似文献   

19.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是基层防疫工作的主体,是一支推进现代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承担着动物强制免疫、圈舍环境消毒、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监测、畜禽疫病诊疗等动物防疫工作,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重大动疫病防控质量。但目前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中出现的人员管理不完善、补助标准不高、工作任务重、技术水平低、无保障等问题,造成了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不稳定,给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如何加强村防员队伍建设是当前各部门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在以农村散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免疫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免疫质量低,免疫密度不高。为此,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将基础免疫做好,已成为当前各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1动物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农村畜禽养殖主要是散养户和养殖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其管理粗放,养殖观念陈旧,动物防疫条件差。动物防疫人员在实施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