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原因。采用LMT法对包头地区土右旗、九原区、固阳县、达茂旗等地区1 438头奶牛进行了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并从奶牛自身性状、环境、管理等方面分析可能导致致病菌对机体感染的原因,以期为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炎症,主要为乳腺组织感染病原微生物所致,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约为一百五十多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整个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利用疫苗来控制传染性疾病是一种经典的预防手段。利用疫苗防治奶牛乳房炎有很多优点:首先,没有乳汁残留问题;其次,疫苗有助于降低乳腺感染的严重程度,控制亚临床型乳房炎;最后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1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在乳房炎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最为广泛,在乳腺组织防御系统中,中性粒细胞对金黄色…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是影响奶牛生产和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其次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它可以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是影响奶牛生产和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其次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它可以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当今世界上引起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可造成产乳量的减少和质量低下,其主要原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其中临床型乳房炎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真菌,其次是肠杆菌和链球菌,说明细菌在奶牛乳房炎的患病过程中致病力较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一直是困扰养牛业的顽疾。诱发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通常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致病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环境致病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等机会性致病菌。噬菌体是一类细菌依赖性的病毒,可通过内溶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或利用穿孔素-内溶素系统水解肽聚糖。在体外试验中,噬菌体及其内溶素可溶解、抑制细菌生物膜,裂解乳房炎致病菌;在体内试验中,可清除感染动物体内的乳房炎致病菌,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治疗效果。因此,噬菌体及其内溶素在奶牛乳房炎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生产中的发病率高达40%,是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此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防治此病尤为重要。 1发病原因 在乳房炎隐性感染阶段,奶牛乳房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其腺体组织上皮轻度水肿、充血,白细胞从微血管内游离到乳腺腔内吞噬致病菌,使乳汁中含大量的白细胞。奶牛营养状况良好时,机体可通过自身的抵抗力和泌乳功能净化乳房内的病原微生物。奶牛抵抗力下降时,乳房受感染的机会增多,感染的程度加重,潜在的炎症会转化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李青瑞 《北方牧业》2009,(18):24-24
<正>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原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其次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的,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笔者认为,做好预防工作是杜绝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房炎(Mastitis)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刺激,尤其是微生物侵袭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等约140多种,当外界病原菌进入乳房,突破奶牛的免疫防御体系,定植,感染,就会形成乳房炎。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严重影响奶牛机体健康状态及乳品质量的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外源致病菌入侵乳房并引发感染被认为是奶牛乳房炎发病的主要因素。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同样能够影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并对炎症进行调控。其主要机制可能涉及"肠道-乳腺"内源途径,即来自胃肠道的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涉及单核免疫细胞(主要是吞噬细胞)机制进行转移,通过内源性细胞途径(细菌性肠-乳途径)迁移到乳腺。本文就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及其影响、胃肠道菌群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性及其对乳房炎的调控(包括饮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益生菌及共生菌等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及缓解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