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自1975年以来开展了水稻抗白叶枯病的鉴定工作,鉴定和筛选了国内外品种达1万个左右.近年来,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和抗病育种方面取得显著结果,育成了高产、矮秆、株型结构好、中抗白叶枯病的中粳新品系77032和早熟、高产、矮秆、熟相好、中抗白叶枯病的糯稻新品系20285.  相似文献   

2.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水稻区,除新疆、黑龙江以外,各省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影响水稻的增产稳产。实践证明,选育抗病良种是解决白叶枯病为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从品种资源中鉴定  相似文献   

3.
我所自1978年以来配合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连续7年进行了品种(系)、杂交种后代品比、区域试验以及三系等材料进行了抗白叶枯病鉴定,并进行了 F_1代和 F_2代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自1978~1986年共接种鉴定试材6186份,  相似文献   

4.
对于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为了提高选育抗病品种的效率,必须了解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方式。由于抗病性遗传牵涉到水稻抗病性的遗传物质与白叶枯病致病性的遗传物质的相互作用,因而抗性的遗传比其他性状的遗传行为要复杂得多。国外关于抗源的抗性的遗传研究结果,对本地区抗病育种有的是参考价值的,有的则没有用处。因此,必须自己筛选抗源,研究对本地区白叶枯病菌系抗性的遗传规律,以提高抗病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稻白叶枯病最近几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呈现突发和爆发态势。明确当地病原菌毒性和品种抗病情况,是防治白叶枯病的有效措施。选择东北稻区2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进行了IS-PCR扩增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0.83遗传距离水平,23个菌株可划分为5个簇。利用分离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与粳稻品种接种互作,"通禾855"等部分品种表现较强抗谱。用9个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标准菌株对15份北方粳稻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结果显示除品种"通系929"表现中抗外,其他品种的抗性综合表现感病。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较复杂,筛选、引进广谱抗水稻白叶枯病种质资源材料非常必要,而且,利用当地菌株筛选抗源材料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6.
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共测定了20份水稻品种和3套同核异质的12个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以及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16个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20份水稻品种中高抗品种11份,占55%,其中粳稻品种的抗病性较强。12个水稻不育系的抗病性均比其相应的同名保持系差,不育系间抗病性差异明显;T型不育胞质的抗病性较强,D型、G型不育系的抗病性较差。16个近等基因系中含xa-5,Xa-7,xa-13,Xa-17和Xa-21等5个抗性基因的品系对绝大多数白叶枯病菌株表现为广谱抗病。在抗性鉴定的基础上筛选出了适于我国白叶枯病菌小种鉴别的单基因品种。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成株抗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期的研究表明,一些水稻品种的植株在其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对白叶枯病病菌(Xx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的侵染表现出不同的病害反应。国际水稻研究所Mew,T.W.等根据抗性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现,将抗病品种分为全生育期抗病型和成株期抗病型。前者在整个生民期内均表现出抗性,后者则在苗期感病,抽穗开花期  相似文献   

8.
<正> 农作物育种目标的一般提法是:"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但在具体育种工作中,往往只注重产量水平,"优质"问题被认为是将来提高生活水平的问题.在目前说来,是要求过高,"稳产"的重要性,多被列在第二位,甚至有时被忽略.因为向农业部门拿出品种,"高产"是占第一位。实际上,一个过硬的优良品种,"稳产"与"高产"是同等重要的.因为一个品种虽然具有高产特性,但不能抗御当地的主要病、虫、旱、涝等灾害,是没有推广价值的,甚至还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失.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感病品种IR—8在印度大面积推广,由于遭到水稻白叶枯病毁灭性的危害,造成印度粮荒.该所总结了这一严重的教训,从此积极进行抗性育种,于1973—1974年育成能  相似文献   

9.
<正>1977年至1985年,对地方、外引品种、杂交稻组合及三系改选利用材料、南方及省区试品系、株系、辐射育种、花培等材料以及野生稻资源共3982份在成株期进行了白叶枯病人工接种鉴定以及对我省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及分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鉴定,下列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抗性:番早子、晚梆细、崇安早、白种禾、晚矮子白、硬骨粘、大禾谷、大白米、乌谷子、丝毛白、常谷、堆谷大禾(以上为籼型稻);722、乌须糯、虾须糯、圆锤糯、  相似文献   

10.
4个云南稻种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云南水稻品种堆金子、扎昌龙、毫糯扬和干炸谷对白叶枯病菌系Pxo61抗性的遗传模式和等位关系,鉴定了这4个品种所带抗病基因与部分国际上命名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异同。结果表明:4个品种对Pxo61的抗性均受1对相互独立的显性基因支配。干炸谷带有的显性抗病基因与Xa-3等位或相同。堆金子和毫糯扬带有的显性抗病基因分别与Xa-1、Xa-2、Xa-3、Xa-4、Xa-5和Xa-14呈独立遗传。扎昌龙带有  相似文献   

11.
几个主要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7个白叶枯菌群,对山东水稻生产上主要种植的5个品种进行了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对6个菌群表现为抗到高感。H301对6个菌群平均表现中抗,对致病力较弱的CR6表现抗性。CR3因致病力不稳定,5个品种都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40个水稻品种对菲律宾4个菌系的抗性,同时比较了两种接种方法和两种鉴定时间,还观察了成株抗病品种苗期对4个菌系的反应。结果表明,用剪叶接种法和针刺接种法接种4个菌系在40个品种上,两种接种法所引起病害的级别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867、0.886和0.685。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级有所增长,但抗性反应无变化。某些品种接种14天后病级属抗病,21天后则发展成感病。用4个菌系分别接种到40个品种上,按其抗性反应将品种分为4群,初步推知其抗性基因。其中有10个品种可能不属于此4群。10个成株抗病品种在苗期对4个菌系的反应均为感病;不同品种对同一菌系的反应有差别,不同菌系对同一品种的致病性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几个野稻抗源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已知抗性基因的栽培稻品种与普通野生稻抗源EP1,EP2,EP6,EP7,和EP9测交,研究它们对稻白叶枯病菌株GXO133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EP1带有两对未知显性抗病基因;EP2带有一对未知显性基因和一对可能与Xa-4同位点的显性基因。EP6带有一对未知不完全显性基因。这些未知基因均与Xa-1,Xa-2不同,与Xa-5,Xa-7独立遗传。EP7,EP8和EP9各带有一对与Xa-5同位点的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方式、抗病基因的种类和等位关系的研究,国内外都有报道,但各研究者所应用的菌系不同,其致病性的异同尚难以判定。本研究对从国外引进的主要抗源材料,用湖北省江陵菌系C1701接种,藉以研究其抗性表现,抗性的遗传方式,抗病基因的种类及其等位关系,以期为合理利用抗源品种,有效地进行抗病育种提供可资遵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985~2006年,对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的832个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组合2个,中抗组合71个,抗病组合频率分别为0.2%和8.6%.不同时期和不同生态型杂交水稻的抗病组合频率差异显著,"七五"和"八五"期间抗病组合频率和杂交水稻抗病组合频率较高.至2007年,湖南审定了抗白叶枯病的杂交水稻"培两优288"、"金优179"和中抗白叶枯病的"株两优971"等29个,抗或中抗组合占审定组合的17.9%;其中,杂交晚稻16个,占55.2%;杂交早稻8个,占27.6%;杂交中稻5个,占17.2%.讨论了杂交水稻的抗白叶枯病育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本文检测了不同水稻品种(系)对主要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情况。【方法】选择中国流行的9个白叶枯病菌株及菲律宾的强毒性广谱致病菌株PXO99,利用剪叶法对收集的64个水稻品种(系)进行抗性分析。【结果】生理小种YN24、PXO99、YN1致病力最强,致病率分别达到了95.31%、95.31%、92.19%,致病力最弱的生理小种是YN18,致病率只有3.23%;水稻品种(系)武21621、A130、圣稻740对10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C418、K18对10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感病,其它品种(系)对10个生理小种抗性表现不一。同时,PCR分析表明对10个菌株表现抗病的水稻品种圣稻740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是一个潜在的抗病资源。【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对指导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两个水稻种质对白叶枯病及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2个水稻抗病亲本25-289、IR71676-34-1-1与2个感病亲本桂649、测253进行杂交组配,并利用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菌液对亲本及其杂交F1 、F2进行接种鉴定,探讨两个双抗水稻品种的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基因在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25-289对广西稻区白叶枯病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IR71676- 34-1-1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支配;两个抗病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均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两个抗性亲本的白叶枯病基因及稻瘟病基因均是独立遗传的,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选育多抗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九个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江陵69l”菌株的成株抗性遗传,进行了抗病基因的等位性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Bulu Patih、Ketan Gondel、Pulut Kemandi、KetanGondopuro、Ketan Bajong和Rathu Heenati对“江陵691”菌株的成株抗性由一个相同或等位的显性抗病基因控制,该基因与全抗品种IR1545-339和DV_(85)的隐性抗病基因独立遗传,而与全抗品种IR28的显性抗病基因为复等位基因;南梗15、早生爱国3号和辛尼斯的成株抗性各由一个显性抗病基因控制,这三个抗病基因彼此独立遗传。  相似文献   

20.
用白叶枯病3个菌系P1、T1和浙173对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交后代进行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药用野生稻的杂交后代对白叶枯病3个菌系表现较高抗性,尤其是Ac-1、Ac-3抗性表现显著,可为抗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