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修复技术,受到广泛认可,已成为重要的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植物种类、修复模式,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技术在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绿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土壤是环境污染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威胁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当中,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无二次污染、美化环境等优点。该文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的种类及修复机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措施,总结归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总结了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原理、特点和应用方式,分析了植物修复的局限性,以期为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概念,回顾了国内外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的发展状况,初步探讨了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并提出了植物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杨曼  王玲 《现代农业科技》2023,(3):159-164+169
本文论述了铜污染土壤中铜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铜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累积,介绍了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降解、植物固定、植物吸收、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等,以期为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策略选择以及技术强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一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概括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论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植物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超积累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修复是目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修复技术。概述了超积累植物的特征及其生理机制,并介绍了利用超积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及其生态的修复提出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镍是引起我国土壤污染的八大重金属之一,农田土壤镍超标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壤镍的污染现状和污染来源,镍对农田生态系统(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影响,镍污染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介绍了目前为止发现的镍超富集植物,为镍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研发提供植物种类。最后提出了镍污染土壤修复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一直是全世界面临的一项难题。与其他修复方法相比,植物修复由于对土壤扰动小、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将成为未来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主要方向。综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重点对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为提高植物修复技术所能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修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植物修复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植物修复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作用方式,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机理研究,以及转基因技术与植物修复技术联合治理土壤污染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因素很多,文章重点综述了超积累植物、砷污染物特性、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气候、农业耕作措施等外部环境因素对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超积累植物是植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其对植物修复效率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超积累植物的研究和筛选,强化超积累植物收割后的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只有建立在以植物修复为主的基础上,辅之以化学、微生物及农业生态等措施,才能大大提高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由于其环境扰动小、成本低廉等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复杂的环境而言,单一的植物修复措施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此有必要针对环境中的具体污染状况,开展植物联合修复,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简要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联合修复,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有机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植物修复的类型、多环芳烃、农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探讨了有机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石油在开采、运输和炼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常会有泄露或排放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石油烃在表层土壤中的积累会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使土壤通透性能变差,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比较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机理,综述了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植物以及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应用实例,并对今后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亿吨煤建设基地、已有百年开采历史的淮南矿区为例,介绍了煤矿区铅污染土壤的现状与危害,并介绍了解决煤矿区土壤铅污染问题的最新技术——植物修复的机理、技术特点以及在煤矿区土壤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抗性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溶解、络合等作用,提高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其次,抗性微生物分泌的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扩大生物量,进一步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效率.为此,对抗性微生物在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案例,对固化/稳定化、土壤淋洗、植物修复、电动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5种技术进行阐述和适用性评估。结果表明,固化/稳定化是工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最适宜的修复技术,其他4种技术存在局限性。其中淋洗技术成本高,电动技术对土质要求高,植物修复适合低浓度单一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8.
俞雅君  何琳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37-13339,13377
综述了近年来印度芥菜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作用和机理,介绍了螯合剂、微生物等强化印度芥菜修复效果的技术,并讨论了今后印度芥菜修复技术的一些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4,6-三氯酚(TCP)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毒性,为氯酚植物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玻璃房盆栽试验,研究了苜蓿(Loliummultiflorum L.)对土壤中TCP污染的修复作用,苜蓿的生长情况和TCP对莴苣(Lactucasativa)种子发芽和根生长的毒性影响。[结果]75 d的盆栽试验表明,土壤中TCP的可提取态浓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少,苜蓿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TCP浓度的下降。对于种植苜蓿的污染土壤,在75 d培养中,1、10、100 mg/kg处理(低、中、高)的降解率分别是55.2%、80.2%、90.1%,无植物处理的降解率分别是20.1%、30.2%、49.2%。莴苣根的生长对TCP污染土壤的毒性敏感,可以作为污染土壤毒性的快速评价指标,但发芽率不能反映土壤的毒性变化规律,不宜作为评价TCP污染土壤的毒性指标。[结论]种植苜蓿具有强化TCP污染土壤修复的作用,可通过促进苜蓿生长,增强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苜蓿修复TCP污染土壤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重金属的概念及污染土壤的特点出发,概括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类型、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趋势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