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淮北潮土钾素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淮北潮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6年麦玉轮作后,长期不施钾肥的NP处理土壤速效钾及缓效钾含量均明显下降,但其速效钾含量基本稳定在32mg/kg左右,O、NPK、MNP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略有降低;在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可维持土壤钾库的基本稳定;有机肥、无机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稳定提高土壤的供钾容量;速效钾及缓效钾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差别较大。总体来看,表层土壤积累的钾素越多,向下迁移的量也越多,但淮北潮土地区土壤钾素向下迁移能力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定位施肥的土壤钾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非石灰性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定位施肥的土壤钾素变化。结果表明, 单施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无机氮肥, 都能明显提高土壤缓效钾的含量; 无机钾肥与氮肥配施能显著提高水溶态钾的含量。土壤速效钾与全钾呈显著正相关, 与土壤缓效钾、交换态钾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施氮肥的土壤, 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均降低, 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钾肥(硫酸钾)对茶园土壤钾素形态及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琼  袁玲  黄建国  王守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22-5923,5990
在砂岩黄壤上生长了25年的茶园连续5年研究了硫酸钾对茶园土壤钾库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土壤钾库中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但对土壤全钾含量影响不大;连续4年不施钾肥的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全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主要农业土壤有机肥料对土壤钾素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处主要农业区四个类型土壤上,采集了常年施有机肥和常年不施有机肥地块的0-20cm和20-40cm两层土壤样本,分析测定了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78个样本平均测试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明显增加了两层土壤中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耕层土壤速效钾增加量为40.7mg/kg,缓效钾为247.4mg/kg。20-40cm土层中速效钾增加量为14.7mg/kg,缓效钾为179.9mg/kg。两层土壤共只累钾素4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枸溶性钾复混肥和氯化钾复混肥的施用对盆栽油菜产量、叶绿素、硝酸盐、还原糖及土壤水溶性钾、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钾、全钾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钾复混肥施用后,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无显著差异;对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大,尤其是油菜生长后期;但是两种肥料的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且在同一施肥水平处,枸溶性钾肥处理的4个水平土壤缓效钾含量略高于氯化钾肥的处理,枸溶性钾肥处理的4个水平土壤有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氯化钾肥的处理,分别高出26.4mg·kg~(-1)、34.3mg·kg~(-1)、44.9mg·kg~(-1)、71.3mg·kg~(-1),提高了11.9%、15.4%、22.9%、32.5%;枸溶性钾复混肥的施用对土壤全钾无显著影响,氯化钾复混肥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全钾含量。枸溶性钾作为配合肥料使用能完全替代氯化钾。  相似文献   

6.
黄潮土的钾素状况与钾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黄潮土18年肥料定位试验的系统资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钾素平衡、速效钾的变化以及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①长期不施钾肥或仅施化学钾肥,土壤钾素始终亏缺,有机厩肥-无机化肥配合施用,土壤钾素可达到平衡有余;②不施钾肥地NP处理,第1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即达到“最低值”,连续施用钾肥的NPK处理,10年后土壤速效钾含量趋于稳定;③土壤钾素呈亏缺状况下,土壤缓效钾含量与作物产量显著相关,且缓效钾是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对土壤培肥作用长期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揭示有机肥的施用在长期土壤培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设置无肥对照(CK)、减量化肥(N'P)、常量化肥(NP)、有机肥(M)、减量化肥有机肥配施(NPM)和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NPM)等6个处理,在新疆博乐市进行连续24a的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结果]24a连续施用有机肥处理M、NPM和NPM供试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较1987年(速效钾1989年)提高34.7;、11.6;、21.6;、153;、14.5;,相反CK、NP和NP处理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010年施用有机肥处理M、NPM和NPM与其对照处理CK、NP和 NP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提高64.8;、60.9;、60.9;、680;、74.1;.[结论]有机肥无论是单独施用还是与化肥配合施用都能够持续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含量;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水平,在新疆石灰性土壤上对速效磷的提高作用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条件下秸秆向土壤释放钾的情况,以及施用不同用量钾肥对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以及烟叶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阶段,秸秆持续向土壤中释放钾,呈前期、后期慢,中期快的特点。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烤烟的生长而逐渐减少。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烟叶中钾含量上升。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有助于提高烤烟青烟叶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连续20 a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褐土耕层土壤钾素平衡、各形态钾素含量及其在全钾中的比例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化肥或与有机肥配施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地上部对土壤钾素的吸收;土壤钾素除单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有所盈余外,其余处理都表现为亏缺,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钾素的亏缺量减少;只施用氮磷化肥处理,随着氮磷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钾素形态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水溶性钾、非交换性钾和矿物钾在全钾中的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钾素各种形态含量以及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和特殊吸附钾比例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矿物钾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非交换性钾变化规律不明显。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可以减缓土壤全钾含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10.
长期地膜覆盖与施肥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期地膜覆盖(18年)后土壤钾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8年的耕作,无论是施有机肥还是化肥土壤全钾都有下降的趋势,而且覆膜下降的幅度较大;对于缓效钾只有单施氮肥处理含量降低,其他处理都有所升高,起着桥梁作用的缓效钾并不能表现出覆膜与裸地对缓效钾的影响;就速效钾而言,空白、单施氮肥速效钾含量有所降低,而有机肥、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增加缓效钾的含量,有利于钾素的保持,空白与有机肥氮肥磷肥配施裸地速效钾含量高于覆膜,而单施氮肥和单施有机肥则相反.总之,土壤培肥和地膜覆盖必然会改变土壤的一些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土壤钾素的转化及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查采样、分析测定、GIS等方法,研究了桑植县耕地土壤的供钾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桑植县耕地土壤供钾强度较弱,供钾容量较大.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11.0 mg/kg,属低含量水平,低含量水平分布面积为14 333.4 hm2,且空间变异性较大.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为305.4 mg/kg,属高含量水平,高与极高含量水平分布面积为13 313.4 hm2.农业生产中,除合理施用速效钾肥外,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土壤缓效钾向速效钾转化,以维持土壤供钾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钾肥施用量对烟叶及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K肥施用量对烟叶K和土壤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烟叶、烤后下部烟叶和中部烟叶K含量、土壤速效K、缓效K、全K含量随着K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烟株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土壤速效K含量一直在降低;土壤缓效K除CK外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又增加的趋势;土壤全K含量变化幅度较小.青烟叶和烤后烟叶K含量与土壤中3种K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大部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施用K肥有助于提高青烟叶和烤后烟叶K含量.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耕地棕壤供钾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辽宁省七种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耕地棕壤一些供钾潜力指标:土壤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缓效钾含量和易释放非交换性钾含量分别为0.69%-2.18%、85.0-247.5ppm、177.5-1227.5ppm和237.5-1752.5ppm;土壤钾缓冲容量77.65-214.68me/(mol/L)#+(1/2)·100克土。土壤对钾肥的反应不仅受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易释放非交换性钾的制约,还受土壤钾缓冲容量的影响。生物耗竭试验结果与土壤供钾指标相关密切,可以反映土壤的供钾状况。除泥灰岩和花岗岩残积母质棕壤供钾潜力较大外,其它母质发育的棕壤不同程度地出现供钾不足,玄武岩残积母质棕壤问题尤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肥料田间试验和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期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间,不施肥处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6%、106.6%、24.3%、18.2%、32.2%,而施肥处理其分别为22.7%、82.7%、41.4%、23.8%、19.5%,施肥可使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钾的变异性降低。平均来看,土壤硝态氮的变异性最大,而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性较小。在不施肥条件下,铵态氮和速效钾均出现2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硝态氮仅在分蘖期较高,速效氮和有效磷没有明显的高峰和低峰期。在施肥条件下,铵态氮出现3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硝态氮出现2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速效氮和有效磷在分蘖期较高,速效钾在整个生育期变化幅度较小。但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保护性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于2010年对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下的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及作物产量进行了采样测定.试验共设6个处理(T:传统耕作;NT:免耕无覆盖;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NTS:免耕秸秆覆盖;TP:传统耕作+地膜覆盖;NTP:免耕地膜覆盖),采用春小麦和豌豆双序列轮作.结果表明:在0~50cm土层中,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都可以提高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其中,免耕秸秆覆盖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在双序列0~50cm土壤中,免耕秸秆覆盖措施下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达388.2mg/kg,传统耕作措施下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351.68mg/kg.地膜覆盖处理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与免耕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覆盖措施下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相比含量较低;在0~50cm土层中,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覆膜处理和秸秆覆盖均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免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与传统耕作相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NY/T 889—2004标准中前处理方法的改进,建立了批量、快速、准确测定的土壤中缓效钾的方法。以石墨消解代替油浴消煮测定标准土中的有效钾,以验证改进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一次可以测定36个样品,且3 min内沸腾时间对结果无显著影响。因此,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易控制、准确快速,能实现对土壤中缓效钾的批量、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内蒙古敖汉旗选择3种防护林,比较4个深度(0~10、10~20、20~40 cm和40~60 cm)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杨树×樟子松林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柠条和沙棘2种灌木林次之。杨树×樟子松林的碱解氮含量最高,沙棘林次之。杨树×樟子松林的速效磷含量最高,沙棘林次之。杨树×樟子松林的速效钾含量最高,柠条林和沙棘林次之。因此,杨树×樟子松林的土壤养分条件较好,沙棘林次之。这2种防护林可以作为科尔沁沙地的优化防护林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攀枝花烟区土壤磷、钾含量以及比对其变化趋势,对该烟区17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结合2009—2010年土壤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烟区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43.8±28.7 mg/kg,变异系数为65.5%。与5年前相比,提高幅度达到94.2%,年均提高18.8%。其中米易、盐边、仁和烟区分别提高204.9%、98.5%和110.5%。变异系数与5年前相比降低,可能原因是近年来注重磷肥施用,提高了土壤磷累积,使土壤之间的差异变小。攀枝花烟区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02.6±137.4mg/kg,与5年前相比提高15.6%,年均提高3.1%。其中米易烟区提高67.8%,仁和烟区提高33.5%,而盐边烟区则降低3.7%。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土壤钾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西藏 16个土类 138个土壤剖面 4 6 5层土样的分析资料 ,讨论土壤的全钾和速效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西藏土壤全钾较丰富 ,主要由于成土母质中钾含量较高 ,其主要原因是母质钾的风化淋溶程度低。由于土壤有机质对矿物钾的“稀释效应” ,致使一般土壤 (表层 )全钾低于母质全钾 ;同时在富含钙质的碱性土中 ,CaCO3的聚积对全钾也有一定的“稀释效应”。西藏绝大部分土壤的速效钾处于高供钾水平 ,其含量主要决定于土壤CEC ,进而又主要决定于有机质含量 ,在少部分土壤中也与粘粒含量有关。此外在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中 ,速效钾含量还受盐基饱和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