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文章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
龚常智 《农业考古》2005,(6):259-262
我国向以农业立国,虽然农业目前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现状有了明显改善,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对于加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业生态危机在5个方面的突出地表现.并在深入分析这些生态危机的基础之上,同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危机所应采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我国重点关注的内容,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我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提高我国的生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下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希望可以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降低农业污染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徐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94-2995,2997
综述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环境政策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保护对策,以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现状,分析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石,必须得有效的保护。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不断恶化,对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在总结历史经验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石,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问题不断出现,这就对我们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在总结历史经验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加强,通过植物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对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土洞植物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通过资源的再生性及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污染的状况,阐明了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科学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留好 《陕西农业科学》2007,(6):116-120146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盲目的施肥不可避免地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进而危及到人体健康。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主要讨论施肥对土壤生态环境、水体环境及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以便正确认识施肥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及环境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科学合理施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君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13-2715
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保持农业发展后劲的现实选择,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当前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最后提出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谦  刘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2-12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自然资源贫乏、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业资源核算体系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瓜州县属典型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其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较高资源型农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家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亟需改善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完善农业可持续体系的必要性,并从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服务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议,希望可以通过体系的完善与细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At present, the excessive use of the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result in hardening of the soil and decrease of the wild animals and can not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using of land resources. To develop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powerful measure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Jianshan Farm, this paper by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 analyzed the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Jianshan Farm,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develop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and non-genetic soybean crop protected areas, and to establish soybean-corn rotation area and healthy aquaculture zone, as well as develop new energy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张怀山  乔国华  王春梅  张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47-18248,18254
甘肃省瓜州县属典型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其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较高,资源型农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是影响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黑龙江省的生态农业建设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获得了较大的外部性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生态农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还未发挥应有的促动作用.在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中政府部门责任是重大的,不仅体现在宏观调控职能上,在生态农业知识普及、产业化扶持、生态农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方面政府也需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围绕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构建了合肥市大圩生态集约型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农业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农业主导产业,集成创新现代生态农业的典型技术与模式,逐步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打造出一批鲜明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引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烟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角度对烟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诊断,总结了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