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科研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自然是基本职责,而如何在有限的科研资源和薄弱的科研基础中注入育人内涵,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现代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就业导向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价值取向,另外社会新动态、民生问题也与我们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密切关注以上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行业动态和社会动态,培养适宜社会刚需的优秀大学生,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85-87
以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分析了本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要求,总结了科研教研促进核心能力提升的切入点,包括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实践训练和实验技能竞赛的开展、本科生科研梯队的构建、科教研成果在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等途径。 相似文献
4.
5.
6.
7.
科研育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育人模式。科研育人能够促进高校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新时期做好科研育人工作要在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培养大学生矢志不渝的科研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等方面狠下功夫。科研育人要发挥主管部门、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及学生主体等方面作用,在强化意识、营造氛围、传授方法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等方面构建完整的科研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8.
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实际,着力打造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科研、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5大实践育人平台,完善组织领导、保障运行和考核激励等措施,以确保实践育人对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科研育人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科研育人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阵地,而且有助于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当前科研育人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对科研育人理念的落实有待加强,对科研育人的考核评价有待改进,对科研育人的氛围营造有待提升;从教师层面看,教师对科研育人的思想认识不深,对科研育人的投入动力不足,对科研育人的方式创新不够,对科研育人的目标导向不同;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参与科研育人的意愿不强,参与科研育人的深度不够,参与科研育人的平台有限。对此,要从多个维度加强科研育人工作:高校应主动承担科研育人的主体责任;教师应积极发挥科研育人的主导作用;学生应自觉担起科研育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7):9-12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大多数教研型高校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基于教研型农业高校的农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的实证调研,从学生角度分析目前在教研型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农业高校农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并构建适合教研型高校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育人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对当前农林高校科研育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为例,阐述了农林高校科研育人的实现路径:加强党建引领,建立党建+科研育人的新模式;加强“三创”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科研育人氛围;加强科教产教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工作者的育人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本质上是作为有意识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物质中介手段,对象性地指向客体而使客体重塑的社会性活动,是包含着“主观方面”的“客观的活动”。校园文化中,主体是教师、学生,客体是校园文化形态,而实践是主客体的中介,校园文化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校园是展示学生潜力、实力与能力的实践场所和现实舞台,其弥漫的实践精神,大大促进了学生主体的实践能动性,构成了推动校园文化进程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4.
科研育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路径选择。科研育人的内涵从“人”的视角来审视,彰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全”的视角来审视,体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导向;从“融”的视角来审视,强化科教融合的核心理念,从“新”的视角来审视,构建求实拓新的人生格局。高校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出发构建价值共同体,从弘扬科学家精神出发构建学术共同体,从改善师生关系出发构建情感共同体,从提高综合素质出发构建成长共同体,并从注重精神价值引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突出典型示范带动,强化环境氛围营造四个方面做实科研育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研究生实践育人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亟待深入探索如何提升研究生社会实践精准育人,以有效推进研究生思政工作。【方法】通过总结近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落地乡村情况,既进一步明晰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价值指向,又深入探究高校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育人问题并提供对策参考。【结果】研究生社会实践走进乡村,重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推人才培养教育和实现知行合一发展,发展中存在实施人员上“走马观花”、项目内容上“老调重弹”、组织管理上“平均分配”等问题,根源在于实践育人泛化。【结论】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强调精准原则,因校而动地打造精品化社会实践项目、因时而进地推进多样化社会实践形式、因人而异地组建特色化社会实践团队,切实提升精准育人质量、增强立德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论马克思主文实践观的育人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本质上是作为有意识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物质中介手段,对象性地指向客体而使客体重塑的社会性活动,是包含着“主观方面”的“客观的活动”。校园文化中,主体是教师、学生,客体是校园文化形态,而实践是主客体的中介,校园文化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校园是展示学生潜力、实力与能力的实践场所和现实舞台,其弥漫的实践精神,大大促进了学生主体的实践能动性,构成了推动校园文化进程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7.
18.
从整合实验室,扩大实验场地;利用校企合作,提供资助;加强对实验辅导老师的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骨干学生,协助辅导教师工作等四个方面充分挖掘实验室潜力.从设备管理、学生管理、辅导老师管理及考核管理等方面来完善管理体制.通过效果观察并对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20.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基于对2004~2012年的相关文献的归纳研究,提炼出当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包括项目化运作模式、高校与社区共建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基地化模式等。但是,现有文献对具体实践育人模式的适用条件缺乏探讨,对于不同专业的实践模式之间的异质性缺乏研究,同时对实践育人模式的主体关注也不够,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